《将进酒》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世界。
2.培养学生通过吟咏,自主领会诗歌意旨和自主鉴赏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因声求气, 学习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三、自学检测
1、知人论世
2、读准字音,理解诗句
将( )进酒 将( ) 出
岑( ) 裘( ) 馔( )
恣( ) 谑( ) 沽( )
诗中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
诗中表达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诗句:
诗中表达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
四、导学探究
再读,读准节拍,吟咏诗韵
朗诵方法提示:
a.全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七言句式的节拍一般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b.朗诵时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ˉ ˊ)可适当延长,遇仄声(ˇ ˋ)宜作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
c.注意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
d.朗诵时还需注意声强的轻重、音量的高低、语速的缓急。
明确各部分节拍、韵脚:
三读,读准情感,品味神气
探讨:诗歌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五、交流展示
1、小组按照自己标识的节拍朗诵诗歌,小组间互相评价。
2、小组展示诗歌的情感变化的探讨结果。
3、小组明确声音高低、语速缓急等声律特点与情感变化的关系。
情感变化:( )→( )→( )→( )
声律节奏:( )→( )→( )→( )
六、导疑拓展
1、“但愿长醉不愿醒”是诗人的终极追求吗?
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举曹植为例?结合教材注释和诗人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3、运用课堂学习的朗诵技巧熟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并比较《将进酒》与《行路难》(其一)的情感异同。
行 路 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课后导练
1、运用课堂学习的朗诵技巧熟背李白的《将进酒》。
2、比较赏析李贺的《将进酒》(详见《步步高自主检测与反馈》第113页)。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释:①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②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
《将进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世界。
2.培养学生通过吟咏,自主领会诗歌意旨和自主鉴赏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将进酒》是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赏析示例,须结合本课的赏析提示,培养学生通过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来领会理解诗人情感变化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它不仅体现出了诗人狂傲不羁、洒脱豪放的人性光芒,而且更多地交织着作者理想与现实强烈冲突后的深沉苦闷。诗歌采用古乐府诗的形式,句式参差错落,韵脚转换自然,长短句相杂,韵律回环往复使得诗词的表现空间更加广阔。诗歌丰富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结合,让作品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学习,逐步掌握积累了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等鉴赏诗歌的方法,但学生仍较忽视通过吟咏的方式去品味诗歌情感的方法,且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较薄弱(乡镇初中毕业的学生尤甚),因此也凸显了本单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朗诵技巧的指导、老师的范读、朗诵的赏析和学生的朗诵训练都是必要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重点、难点
因声求气, 学习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好饮,也善饮,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也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当他仕途失意时,他也会心生愁绪,正所谓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下面就让我们在预习的基础上,按照本单元赏析指导的提示,走入天才诗人李白在这首诗中给我们展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自学检测
1、知人论世(由小组整理)
明确: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与友人酒酣胸袒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2、李白劝谁喝酒?
明确:岑夫子、丹丘生。
3、初读,读准字音,理解字句
字音:
将( )进酒 将( ) 出
岑( ) 裘( ) 馔( )
恣( ) 谑( ) 沽( )
字义:略
(三)合作探究
再读,读准节拍,吟咏诗韵
先指导朗诵方法:
a.全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七言句式的节拍一般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b.朗诵时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ˉˊ)可适当延长,遇仄声(ˇˋ)宜作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
c.注意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
d.朗诵时还需注意声强的轻重、音量的高低、语速的缓急。
再明确各部分节拍、韵脚(由小组讨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
五花马/千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读,读准情感,品味神气
探讨:诗歌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四)交流展示
1、小组派代表按照自己标识的节拍朗诵诗歌,小组间互相评价。
2、欣赏配乐朗诵(濮存昕朗诵)
3、全班齐朗诵
4、小组派代表展示诗歌的情感变化的探讨结果。
明确:诗人的感情发展变化为:悲→欢→愤→狂。
5、学生谈朗诵的体会,明确声音高低、语速缓急等声律特点与情感变化的关系。
明确:悲(缓)→欢(急)→愤(缓)→狂(急)
6、老师范读
(五)质疑拓展
1、“但愿长醉不愿醒”是诗人的终极追求吗?
明确:学生只要能结合诗人生平和性格探究即可,答案不必一致。
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明确: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
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
3、运用课堂学习的朗诵技巧熟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并比较《将进酒》与《行路难》(其一)的情感异同。
行 路 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检测反馈
完成《步步高自主检测与反馈》第113页检测练习。
(七)小结反思
小结: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读诗是一种交流,是与古往今来的自由精神交流一份悲喜情愁。而这一单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鉴赏角度,“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希望我们都能热爱吟咏,享受吟咏,让生命沐浴着古典诗词的情韵蓬勃地生长。
反思:1、提高学生通过吟咏自主领会诗歌意旨和自主鉴赏的能力不是朝夕的功夫,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本课的指导和参与只是入门,长期积极有效的训练才是切实提高能力的不二法门。把传统诗词学习最基本的手段——朗诵贯穿整个课堂,无论是对诗歌节拍的标识,还是对内容的理解,还是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学生出色到位的诵读往往都要比教师“精彩”的讲解更深刻。这就是吟咏的作用和吟咏的魅力
2、切忌面面俱到,全面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如果这样,就会本末倒置,也不能准确理解和体现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作为单元的赏析示例也就起不到示例应有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
运用课堂学习的朗诵技巧熟背李白的《将进酒》,比较赏析李贺的《将进酒》(详见《步步高自主检测与反馈》第113页)。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释:①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②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
课件12张PPT。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酒中八仙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李白《襄阳歌》李白李 白将 进 酒自学检测:读准字音,理解字句将( )进酒 将( ) 出
岑( ) 裘( ) 馔 ( )
恣( ) 谑 ( ) 沽( )
cénzìzhuàn qiúxuèqiāngjiāng
gū
自学检测:读准字音,理解字句诗中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
诗中表达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诗句:
诗中表达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再读,读准节拍,吟咏诗韵全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七言句式的节拍一般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朗诵时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ˉˊ)可适当延长,遇仄声(ˇˋ)宜作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
注意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
朗诵时还需注意声强的轻重、音量的高低、语速的缓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读,读准情感,品味神气知人论世
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诗人对此极为愤懑,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与友人酒酣胸袒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但愿长醉不愿醒”是诗人的终极追求吗?
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举曹植为例?结合教材注释和诗人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歌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悲欢愤狂——缓——急——缓——急行 路 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拓 展 比 较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释:①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②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