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二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第1课《将进酒》课件+导学案 (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二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第1课《将进酒》课件+导学案 (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1 11:36:20

文档简介

《将进酒》导学案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作者,掌握基础知识;
???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理清诗人情感变化;(重点)
??     3.体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背诵全诗。(难点)
【背景解析】【学习过程】
一、听读识基础:听老师范读后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并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交流翻译。(略)
二、诵读理脉络:
1.全班齐读因声求气,总体感受诗歌的风格。
2.小组自读合作探究:
A.分组诵读第一小节后思考交流,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其他同学质疑并提问。
①我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出了李白对自己生命价值自我实现是如此的自信,这首诗歌强烈地呼唤真实的人生,使得我读来倍受鼓舞,多少被强行压缩的灵魂都到这句诗歌里来享受那足以通经活血的舒畅。
②开头两句“君不见……朝如青丝暮成雪。”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答:站在黄河边上,看到一去不复还的黄河,想到人生也如此一代地不复还,生老病死的轮回就是朝夕之间的事,又想到人生的短暂!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后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B.分组诵读第二小节后思考交流,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其他同学质疑并提问。
①我喜欢“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几句劝酒的话,读来让人感到很惊奇,到别人家里做客,竟然反客为主,频频劝主人要豪饮,而且还发出劝主人要把名贵宝物拿来换酒喝的豪言壮语,如此豪放,如此旷达!让人不得不也想喝酒了呵。
② “古来圣贤皆寂寞……斗酒十千恣欢谑”中“圣贤”的含义并分析用典的作用。
答:“圣贤”不仅指孔孟,还包括那些怀才不遇,他们被排挤,遭冷落的贤士。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用曹植自况:同样才思敏捷, 同样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这是对自己在现实中遭遇不平的激愤控诉。
3. 男生齐读:找出或归纳本文情感变化。
答:时光易逝→自信狂放→志向高洁→古来圣贤→同销万古愁
(悲壮)→(欢乐)→(狂放)→((决绝愤慨)→(狂放)→(悲怆)
三、吟咏品酒情:
1.听音频范读后思考:你如何看待李白这种“嗜酒”行为?
李白嗜酒,我觉得更多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他曾经两次进入京师,与达官贵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为他傲岸的个性,出众的才华,而触犯权贵,遭到谗毁排挤。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处世的常用方法。陶渊明曾经这样谈论酒趣“试酌百情远,重忽忘天”。饮酒可以使人进入忘物忘己的境地。魏晋人喜欢饮酒,认为酒能引人人胜,陶渊明则更独特地领悟到了酒能使人“忘天”的境界,酣饮时,俗念没了,思虑没了,天就是人,人就是天,物我两忘,尽情饮酒,然后借酒排遣,醉后写诗自娱。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 2.吟咏体悟情感变化及主旨,尽量学会背诵:小组里比赛谁读得好,然后派代表范读展示。
四、拓展开视野: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酒”的诗歌或者故事?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悟?请展示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
感悟:本组收集的是古代有关酒的诗歌,感到“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这些诗词比较高雅有情调。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
1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2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 七两八两还在吼。
3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一喝九量,重点培养 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感悟:本组收集的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劝酒词,这些劝酒词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或者反应酒与人际关系紧密相联,或者反应了喝酒的程度表现,第三首讲喝酒与人的前途关系,这些劝酒辞感觉比较真实粗俗,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一些以喝酒作为自己往上爬的手段等不良的生活风气,
?李白捉月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虽然活着回来了,但穷愁潦倒,贫病交加。然而,高傲一世的李白并不屈服命运的摆布,依然保持着洒脱、豪放的性格。当他住在安徽采石矶时,有一天夜里,他兴致勃勃地穿上当年在宫中的锦袍绣服,踏着月光来到江边,登上钓鱼小船,倒了两杯酒,邀请天上的明月来对饮。 明月似玉盘,沉浸江水中。李白痛饮一杯,神思飞扬,再饮一杯,热血奔涌。他朦胧地看到水中圆月对自己含笑点头,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扑通”一声翻进了江中。他乘着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给浩瀚长江,站在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豪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追求。李白的一生,是诗酒一生,大气的一生!(后来宋朝时,有人针对此事作诗道:“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鲁提辖醉打镇关西 弓杯蛇影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大禹王禁酒 刘罗锅酒醉金銮殿 武松十八碗过岗 煮酒论英雄等故事都与酒有关。
课件11张PPT。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酒◆听老师范读后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 将进酒(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 qiāng zūnzhuànzìxuèpēngcén jiāng 一、听读识基础:◆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交流翻译◆全班齐读因声求气,总体感受诗歌的风格二、诵读理脉络:◆小组自读合作探究:???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还有哪些质疑呢?◆男生齐读:找出或归纳本文情感变化。二、诵读理脉络:三、吟咏品酒情:◆听音频范读后思考:你如何看待李白这种“嗜酒”行为?◆吟咏体悟情感变化及主旨,尽量学会背诵:小组里比赛谁读得好,然后派代表范读展示。三、吟咏品酒情:比一比,谁最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 愁。?将进酒
李白比一比,谁最行?◆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酒”的诗歌或者故事?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悟?请展示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拓展开视野:1.继续收集有关“酒”的诗歌或者故事,它们带给你什么感悟?请写在摘抄上。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习题。
作业:衷心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将进酒》导学案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作者,掌握基础知识;
???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理清诗人情感变化;(重点)
??     3.体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背诵全诗。(难点)
【背景解析】《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将,“请”之意。本诗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距“赐金放还”已八年之久),此时的他已步入中年。青年时期的李白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但第一次入长安,四处求谒,最终失意而归,第二次应征到京,未几遭权贵谗毁,无奈“赐金放还”。于是了人生的第二次漫游,对现实、统治阶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所以在诗中李白展现自己个性的同时,也传达了内心的悲愤与对权贵的蔑视。《将进酒》是作者与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庄喝酒,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了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听读识基础:听老师范读后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并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交流翻译。
将进酒(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
二、诵读理脉络:
1.全班齐读因声求气,总体感受诗歌的风格。
2.小组自读合作探究:
A.分组诵读第一小节后思考交流,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其他同学质疑并提问。
B.分组诵读第二小节后思考交流,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其他同学质疑并提问。
3. 男生齐读:找出或归纳本文情感变化。
三、吟咏品酒情:
1.听音频范读后思考:你如何看待李白这种“嗜酒”行为?
2.吟咏体悟情感变化及主旨,尽量学会背诵:小组里比赛谁读得好,然后派代表范读展示。
四、拓展开视野: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酒”的诗歌或者故事?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悟?请展示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