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
二、全等三角形
12.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三课时(SSS)
第十二章 三角形
学 习 目 标
1
2
3
掌握SSS全等判定定理
能运用SSS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
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几何原理
知识回顾
回顾SAS判定定理
SAS判定需要哪三个条件?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如△ABC≌△DEF
AB=DE ∠A=∠D AC=DF
△ABC≌△DEF
情境导入
思考:
"如果给出三根钢条的长度,能否确定唯一的三角形?"
三角形结构钢架
"为什么这种结构特别稳固?"
新知探究
1.SSS定理探究
实践与操作
1给定三边长度:AB=6cm,BC=5cm,AC=4cm
2.学生分组操作:
用木条或绳子制作三角形
比较各组作品形状
图12-33
新知探究
1.SSS定理探究
作图法:
A
B
C
A ′
B′
C′
作法:
(1)画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圆,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 'C '.
新知探究
1.SSS定理探究
交流发现:
比较各人作品,验证三角形全等
现象: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
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条件:AB=A′B′ AC=A′C′ BC=B′ C′
A
B
C
A′
B′
C′
新知探究
归纳小结
类似的,已知三边所画的三角形也是唯一的,我们还总结出基本事实: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1.SSS定理探究
新知探究
归纳小结
如图:
在△ABC和△A′ B′ C′中,
∴ △ABC≌△ A′B′C′SAS).
AB = A′B′ ,
AC=A′C′ ,
BC=B′ C′ ,
A
B
C
A′
B′
C′
1.SSS定理探究
新知探究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定理说明,只要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也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三角形结构钢架
"为什么这种结构特别稳固?"
典例解析
例1 已知:如图12-34,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
求证:AD平分∠BAC.
BD=BC
SSS
证明:∵D为BC的中点,
∴ BD=CD.
在△ABD和△ACD中,
AB=CB,
BD=CD,
AD=AD,
∴△ABD≌△ACD(SSS).
∴ ∠BAD=∠CAD,
即AD平分∠BAC.
典例解析
例2:解释为什么三角形衣架比四边形衣架稳固?
SSS定理保证了三角形结构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课堂练习
1.如图,AB=CD,AD=CB,判定△ABD≌△CDB的依据是 .?
SSS
2.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根据SSS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AD=CF(或AC=DF)
课堂练习
3.如图,AE=DF,CE=BF,AB=CD,则可由AB=CD得
= ,从而根据 得△ACE≌△DBF.?
SSS
DB
AC
课堂练习
4.如图,AM=AN,BM=BN.
求证:△AMB≌△ANB.
证明:在△AMB和△ANB中,
????????=????????????????=????????????????=????????,
∴△AMB≌△ANB(SSS).
?
课堂练习
5、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 = DE,AC = DF,BE = CF,求证:∠A =∠D.
证明:∵BE = CF,
∴BE+EC = CF+EC,
即BC = 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A =∠D.
课堂练习
6、已知:如图 ,AC=FE,AD=FB,BC=DE.
求证:(1)△ABC≌△FDE; (2) ∠C= ∠E.
证明:(1)∵ AD=FB,
∴AB=FD(等式性质).
在△ABC和△FDE 中,
AC=FE(已知),
BC=DE(已知),
AB=FD(已证),
A
C
E
D
B
F
=
=
?
?
。
。
(2)∵ △ABC≌△FDE(已证).
∴ ∠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C≌△FDE(SSS);
课堂练习
7.如图,已知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BF=DE,AE=CF.求证:△ABF≌△CDE.
证明:∵AE=CF,
∴AE+EF=CF+EF,
∴AF=CE,
在△ABF和△CDE中,????????=????????????????=????????????????=????????,
∴△ABF≌△CDE(SSS).
?
课堂总结
知识框架:
SSS判定定理
应用要点:
三边对应相等
公共边的应用
中点条件的转化
方法归纳:
证明全等的思路:
标记已知相等边
推导隐含相等关系
选择SSS判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