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课件(共19张ppt) 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12.7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课件(共19张ppt) 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5 09: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12.7直角三角形
第二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十二章 三角形
学 习 目 标
1
2
3
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判定方法(HL定理)
能区分HL定理与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区别
会运用HL定理解决几何证明问题
知识回顾
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知识回顾
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殊性质?
3.诊断练习:判断下列各组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
两直角边分别相等 ;
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 。
(√,SAS)
(√,AAS)
①有一个角是 90°,两个锐角互余
②斜边永远是最长边
A
B
C
角必须是夹角
情景导入
工人师傅要安装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测量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准备去玻璃厂定制,能做出与原玻璃全等的玻璃吗?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两直角三角形斜边相等
两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相等
能否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新知探究
1.HL定理发现
实践与探究
已知线段a、c,如图12-60.请画一个Rt△ABC、使它满足:一条直角边BC为a,斜边AB为c.然后把△ABC剪下来,并与同学的三角形互相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
新知探究
1.HL定理发现
实践活动:
作图步骤:
B
C
a
发现:所有同学作出的三角形都能完全重合
1.画直角边BC=a
2.以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
3.过C作垂线交弧于A
新知探究
归纳小结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1.HL定理发现
符号语言:
A
B
C
A ′
B′
C ′
∴Rt△ABC ≌ Rt△ A′B′C′ (HL).
AB=A′B′,
BC=B′C′,
典例解析
例 已知:如图12-62,在△ABC中,BD⊥AC 于点D,CE⊥AB于点E,且BD=CE.求证:AB=AC.
图12-62
证明:在△BDC和△CEB中,
:BD⊥AC于点D,CE⊥AB于点E,
∴ △BDC和三角形CEB都是直角三角形
垂直关系的几何语言表述
在Rt△BDC和Rt△CEB中,
全等后对应角转化
直角三角形
BD=CE
BC=CB
∴ Rt△BDC≌Rt△CEB(HL).
斜边
直角边
∴ ∠BCD=∠CBE.∴ AB=AC.
典例解析
例 如图,AC⊥BC, BD⊥AD, AC﹦BD,求证:BC﹦AD.
证明: ∵ AC⊥BC, BD⊥AD, ∴∠C与∠D都是直角.
AB=BA,
AC=BD .
在 Rt△ABC 和Rt△BAD 中,
∴ Rt△ABC≌Rt△BAD (HL).
∴ BC﹦AD.
A
B
D
C
应用“HL”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这是应用“HL”判定方法的书写格式.
利用全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这是常见的思路.
课堂练习
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A.40°  B.50° C.60°  D.75°
2.如图,∠B=∠D=90°,BC=CD,∠1=40°,则∠2=( )
B
课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若根据“HL”判定,则还需添加的条件是   .?
3.在Rt△ABC和Rt△DEF中,∠ABC=∠DEF=90°,AB=DE,需再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AB=AC 
 AC=DF(答案不唯一) 
课堂练习
5.如图,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BE=BF.求证:Rt△ABE≌Rt△CBF.
证明:在Rt△ABE和Rt△CBF中,????????=????????∠????????????=∠????????????????????=????????,
∴Rt△ABE≌Rt△CBF(SAS).
?
课堂练习
6、如图,∠DCE = 90°,CD = CE,AD⊥AC,BE⊥AC,垂足分别为A、B,试说明AD + AB = BE.
证明:∵AD⊥AC,BE⊥AC,
∴∠A =∠CBE =90°,
∴∠D +∠ACD =90°.
又∵∠DCE = 90°,
∴∠ACD +∠BCE = 90°,
∴∠D =∠BCE.
在△ACD和△BEC中,
∴△ACD≌△BEC(AAS).
∴AD = BC,AC = BE,
∴AD+AB = BC+AB = AC = BE.
课堂练习
A
F
C
E
D
B
7、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求证:BF=DE.
证明: ∵ BF⊥AC,DE⊥AC, ∴∠BFA=∠DEC=90 °.
∵AE=CF, ∴AE+EF=CF+EF.
即AF=CE.
在Rt△ABF和Rt△CDE中,
AB=CD,
AF=CE.
∴ Rt△ABF≌Rt△CDE(HL).
∴BF=DE.
课堂练习
8.如图,C 是路段AB 的中点,两人从C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 两地.DA⊥AB,EB⊥AB.D,E 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A
B
C
D
E
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
证明:∵C是路段AB的中点,
∴AC = BC,
又∵两人同时同速度出发,并同时到达D,E两地.
∴CD = CE,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应用口诀:
"直角三角形,全等判HL
斜边直角边,对应要记清"
易错警示:
错误类型:将HL用于非直角三角形
反例展示:锐角三角形满足SSA
错误类型:边角对应错误
纠正训练:强调斜边必须对应
证明步骤:
1.确认直角
2.标对应边
3.写HL条件
4.得全等结论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