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阅读P73单元导读,找出以下问题(红笔强调出答案):
1、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是?
美国
2、美苏之间的关系形成什么局面?
冷战(冷战对峙)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发展的概况如何?
资本主义:调整政策,经济复苏;
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成就+挫折
4、亚非拉地区的形势?产生什么影响?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COLD WAR)
华约
北约
此图片是什么会议的场景?它召开于什么战争期间?这一时期美苏是什么关系?
雅尔塔会议;二战期间;美苏是战时盟友关系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文中所说“不同的利害关系”指的是?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1945年5月8日,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结束:二战
开始:“冷战”
美国
苏联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双方: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vs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947年—1991年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流行的一种观点
冷战: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
不战不和
一、冷战的含义:
二、冷战的背景
经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
控制操纵联合国
美国还是二战后初期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军事
政治
材料1:
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材料2: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
二、冷战的背景
2、二战后,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材料3: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材料5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二、冷战的背景
三、冷战的进程
事件1: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冷战的序幕
阅读P75材料研读
理解: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用“铁幕”一词来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互不信任的情形。
说明两种制度之间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什切青
里雅斯特
事件2: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体”。美国有领导“自由国家”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正如希腊的情形一样,如果土耳其要得到它所需的援助,就得由美国供给它。我们是能够提供那种援助的唯一国家……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
杜鲁门主义(1947,也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
结合教材分析: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作什么?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遏制共产主义,对抗苏联,称霸世界(也是冷战政策的目的)
实质:
影响:
事件3:
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战争给欧洲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战争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西欧国家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
事件3: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7年,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这幅海报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
思考:美国为什么如此慷慨?你怎么看?
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事件3: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7年,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经济上的表现——补充)
影响:
英国占领区
苏联占领区
法国占领区
美国占领区
哪场会议决定的?
影响:德国的分裂,标志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德国的分裂
1949.9
1949.10
事件4:
雅尔塔会议
柏林墙又称“反法西斯防卫墙” 。作为冷战两大阵营相对抗的有力象征,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1989年柏林墙被拆毁,后来联邦政府在原址重建了一段70米的“柏林墙”作为警示,
柏林墙
事件5: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949年,北约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北约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北约标志
实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
原因: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
事件5: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955年,华约建立
实质:为苏联所控制的军事集团
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华沙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约标志
影响:
拓展(了解)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经:马歇尔计划(1947)
经互会(1949)
军:北约组织(1949)
华约组织(1955)
政:杜鲁门主义(1947年)
争锋相对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
核弹头数量
两极对峙之下的美苏军备竞赛(美苏争霸)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区分两个概念的时间节点
冷战
两极格局
1947年“杜鲁门主义”——1991年苏联解体
1955年“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冷
战
含义
开始
表现
美
国
苏
联
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上:1947实施“马歇尔计划”
政治上:1947出台“杜鲁门主义”
军事上:1949成立“北约”
军事上:1955成立“华约”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基本形成标志:
德国分裂
能力提升
课后习题
1、下列各项,哪些发生在1949年?请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
√
√
×
√
2、冷战有哪些表现形式?(政治、经济、军事)
3、【2019 四川成都中考22】1947年,美国提出了一项经济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援助”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这一计划是( )
A.马歇尔计划 B.“和平演变”计划
C.社会保障计划 D.“公平施政”计划
4、【2019 安徽中考15】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A
D
5、【2019 湖南长沙中考22】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6、【2019 内蒙呼和浩特中考9】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
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C
D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
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
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国对西欧实施的哪一政策?( )
A.罗斯福新政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经济全球化
B
C
世界历史
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中
C
世界历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 )
①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
②都由大国所控制
③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
④都因大战而解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