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2 21: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 分)
一、基础字词(12 分)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亵渎(xiè dú) 佝偻(gōu lóu) 强聒不舍(guō)
B. 恍若(huǎng) 惊骇(hài) 自吹自擂(lěi)
C. 箴言(jiān) 汲取(jí) 大发雷霆(tíng)
D. 宽宥(yǒu) 襟怀(jīn) 鸠占鹊巢(què)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B.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眼花缭乱
C. 彬彬有礼 矫柔造作 附庸风雅
D. 自惭形秽 间不容发 形销骨立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6 分)
(1)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强调,对待职业要有________的态度,才能领略工作的乐趣。
(2)雨果对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暴行进行了辛辣批判,字里行间饱含________之情。
二、文学常识与单元知识(13 分)
填空(9 分)
(1)《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________,他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精神的三间小屋》是当代作家________的议论性散文,文章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
下列关于议论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论点必须是明确的陈述句,《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 “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教养》中 “无教养” 的事例属于道理论据。
C. 比喻论证能使论述更生动,《精神的三间小屋》以 “小屋” 喻心灵空间,运用了比喻论证。
D. 议论文结构常见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敬业与乐业》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下列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选择复句)
B. 他虽然身材不高,但是做事很麻利。(因果复句)
C.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推论因果复句)
D. 要么努力拼搏,要么安于现状,人生没有中间道路。(并列复句)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40 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 7-10 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 分)
选段引用朱子的话有何作用?(5 分)
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5 分)
结合选段内容,谈谈你对 “敬业” 的理解。(5 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我听过若干种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我却宁愿理解为,教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姿态。
②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③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或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④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 —— 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地为牢,而是提醒我们,一个人不能在沟通中总是使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这会妨碍真实情感的流露,也会显得傲慢。
⑤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⑥一个有教养的人,有能力正视自己的错误。我自己就吹过牛,也出过糗,至今一想起来,仍不免脸红。教养不是不犯错,而是会为自己的错误感到羞愧,并且勇于承认,积极弥补。当我们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承认瑕疵,就像守住尊严一样守住了教养。
⑦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它是慢火细熬的产物。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⑧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 X 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 分)
选文中 “教养的证据” 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 分)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 分)
结合本文和《论教养》,谈谈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身教养。(5 分)
第三部分 写作(55 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梁启超说:“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利哈乔夫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在当代社会,敬业是职场准则,教养是处世根基。
请以 “敬业与教养”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A(解析:B 项 “擂” 读 léi;C 项 “箴” 读 zhēn;D 项 “宥” 读 yòu)
C(解析:“矫柔造作” 应为 “矫揉造作”)
(1)敬业乐群 (2)义愤填膺
(1)梁启超 (2)雨果 (3)毕淑敏
B(解析:“无教养” 的事例属于事实论据)
C(解析:A 项是并列复句;B 项是转折复句;D 项是选择复句)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
我们要敬业(或 “第一要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解释 “敬” 的含义(主一无适便是敬),有力地论证了 “要敬业” 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
①道理论证:引用朱子的话解释 “敬” 的含义;②举例论证:以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为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③设问论证:通过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 引发读者思考。
示例:敬业就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敬畏之心,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职业上,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把事情做到圆满。无论职业高低贵贱,都应秉持敬业态度,这是人生合理的生活方式。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教养是一种需要证据的源远流长的姿态(或 “教养需要证据”)。
①热爱大自然;②能自如运用公共语言交流;③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④能正视自己的错误。
比喻论证;将不敬畏自然的人比作井底之蛙,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热爱大自然是教养的重要证据” 的观点,使论述更通俗易懂。
示例:①要敬畏自然,爱护环境;②规范言行,尊重他人,使用文明语言;③学习历史文化,提升文化素养;④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思自我;⑤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 写作
评分标准
一类文(45-50 分):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典型,论证严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有文采,能结合单元内容深化主题。
二类文(38-44 分):观点明确,论据较充分,论证较严密,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符合议论文要求。
三类文(30-37 分):观点基本明确,论据不够充分,论证不够严密,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文(30 分以下):观点不明确,论据不足,论证混乱,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