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课件(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课件(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1 11:37:28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发起的背景、过程、意义。
2、掌握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等史实。
3、总体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时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2、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培养学生动手和应用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1、三大战役。
2、百万雄师过大江。
教学难点
1、渡江战役的意义。
2、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第17课所学内容,解放战争在战略大决战之前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教师引导,PPT展示问题:全面内战爆发标志是什么?当时是敌强我弱,敌人进攻,人民解放军防御,人民解放军在正确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于1947年夏,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思考:解放战争经过两年的防御和进攻,敌我双方的力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党中央根据这种变化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
学生归纳总结: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共消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2、国民党军队主力收缩在沈阳、徐州、北平。说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主力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讲授新课
一、三大战役
1、看一看:PPT展示三大战役形势图,请学生明确解放军分别以沈阳、徐州、北平为中心,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地图中明确三大战役的空间分布并能灵活运用地图。
2、活动探究:争当战争小记者
请你以某报记者的身份报道三大战役的战况。每2小组为单位(共6组)进行讨论,之后选派代表发言。
示例:本报沈阳讯,我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本次战役从1948年9月开始,至1949年1月结束,历时52天。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林彪和罗荣桓的指挥下,攻占锦州,截断敌人南下的通道(关门打狗)。围困长春,迫使守城的国民党军队投降,最后攻克沈阳。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后,我军在人数上开始超过国民党军队。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进行,我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史实讲述,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自己真真切切地去寻找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及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填一填: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作战部队
主要过程
战果
历史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意图】经过第1、2步骤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对三大战役的战况有了基本了解,再通过表格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全面梳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三大战役的经过,及其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渡江战役
1、想一想:PPT展示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思考:1、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2、诗中“钟山”、“大江”各指什么?3、诗中“霸王”指的是谁?4、如何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确渡江战役的目的是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反动势力。
2、说一说:根据PPT展示渡江作战图以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渡江战役的时间、命令下达者以及经过。并且明确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是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退往台湾。
3、拓展延伸:台湾问题
台湾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些国家占领?
荷 兰 日 本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郑成功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


收复台湾 解放战争后,国民党退往台湾
【设计意图】通过古今历史知识点的复习,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4、巩固提升
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的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双方的武器装备
接收了100万日军的装备,还取得了美国的大量武器装备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的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的地区
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和偏远地区
材料二:辽沈战役后,解放军进入沈阳,国民党官兵在街上找到解放军,连忙说“我们投降,蒋介石再也管不了我们了。”国民党重炮团军官将十八门重炮交给解放军,并说:“美国人送给蒋介石的36门最大的炮,那18门在辽西被你们缴获了,这十八门请你们验收。”
材料三:陈毅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解放军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的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
材料四:共产党正在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北京,如果迫不得已必须攻城,他们希望梁思成(建筑历史学家)能为解放军绘制一幅北平古建筑地图,便于在战斗中尽力保护文物。
材料五:







傅作义
【设计意图】掌握北平和平解放的原因,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材料六:刘伯承元帅晚年赋闲在家,一见电视屏幕上出现战争场景,就会关掉电视或更换频道。他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
材料七:国军伤亡171万,我军四支野战军共伤亡120万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解放军战史(下)
【设计意图】请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对战争的看法。从而导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情感价值观。
本课小结:在接连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从1948 年9月开始,我军开始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主力之间战略大决战。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我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放了大片国土。接着,我军发起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后继续进军,为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领悟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积极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件17张PPT。战略大决战第18课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标志是什么?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 温故知新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共消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思考:战略大决战的主要条件有哪些?2、国民党军队主力收缩在沈阳、徐州、北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请你以某报记者的身份报道三大战役的战况。活动探究争当战争小记者本报 讯,我军取得了 战役的伟大胜利。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8.
9-11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林彪
罗荣桓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东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解放了
东北全境奠定解放
江南各省
基础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林彪
聂荣臻 攻占锦州
断敌退路
长春起义
攻克沈阳以徐州为中心,在碾庄、双堆集、陈官庄歼敌瓮中捉鳖
北平和平
解放填一填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钟山”、“大江”各指什么?诗中“霸王”指的是谁?如何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追歼残敌,把革命进行到底南京、长江项羽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渡江战役想一想渡江战役时间:命令下达者:军队:结果:1949.4毛、朱百万雄师南京解放经过:分三路渡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南京解放的意义: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在大陆
垮台(1927——1949)上海湖口南京(1949.4.23)浙 江安徽江 苏江 西宜将剩勇追穷寇台湾拓展延伸台湾问题台湾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些国家占领?荷兰日本郑成功
收复台湾1895年中日签订
《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光复解放战争后
国民党退往台湾巩固提升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国民党力量大大
强于共产党材料二:辽沈战役后,解放军进入沈阳,国民党官兵在街上找到解放军,连忙说“我们投降,蒋介石再也管不了我们了。”国民党重炮团军官将十八门重炮交给解放军,并说:“美国人送给蒋介石的36门最大的炮,那18门在辽西被你们缴获了,这十八门请你们验收。”材料三:陈毅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请根据材料二和三,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何解放军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
(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士气低落∴傅作义材料四:共产党正在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北京,如果迫不得已必须攻城,他们希望梁思成(建筑历史学家)能为解放军绘制一幅北平古建筑地图,便于在战斗中尽力保护文物。材料五: 结合材料四、五,说说北平能够和平解放的条件。 2、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的带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古都文物的保护材料六:刘伯承元帅晚年赋闲在家,一见电视屏幕上出现战争场景,就会关掉电视或更换频道。他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请结合材料四、五、六,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三大战役 战役 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9—11月指挥员:林彪罗荣桓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作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员:林彪聂荣臻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野战军意义: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辽沈淮海平津意义:国民党军队 基本被消灭, 在全国的胜利北平主力解放战争渡江战役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南京台湾知识梳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