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商鞅变法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商鞅变法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1 14:55:48

文档简介

第8课 商鞅变法
一、填空题
1.在中国历史上,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 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这段大国兼并的时期为 时期。
2.春秋时期 、 、 、 、和 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末期,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中原。战国时期的 、 、 、 、 、 和 是当时最强大的七个国家,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为增强国力,各国纷纷实行社会变革,其中最先进行的是 国,收效最大的是 国。
4.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 为整治岷江,在今成都以北都江堰市境内主持修筑一个既能防洪、又能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 ”。
二、选择题
5.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6.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7.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C.协调诸侯间的争霸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8.成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个诸侯国有关系( )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越国
9.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它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B.既能防洪又能有蓄水灌溉
C.水运 D.开发旅游
三、材料题
10.看下列材料:
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所述之时,周王室的权利发生怎样的变化?
(2)周的都城在东迁洛邑之前在哪里?
(3)周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1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请回答:
(1)如果你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你对上面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说出理由。
(2)如果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农民,你这些措施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
一、1.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楚、秦、燕、赵、魏、韩 3.魏,秦 4.李冰,都江堰
二、5.C 6.C 7.B 8.D 9.B
三、10.(1)周王室的权力在变小
(2)镐
(3)逃避犬戎侵袭,镐京已残破不堪
11.(1)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的利益。奖励军功使得只要我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可以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受的爵位和官职。这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2)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3)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力的学习,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1、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解。
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
谈话导入新课
破题导入。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总结。
发言,思考。
讲授新课
一、秦孝公求贤
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
2、阅读。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舌战。
观察发言,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归纳。
二、商鞅主持变法
1、归纳:为什么要变法?师生介绍如何开始变法?
2、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小结。
3、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4、法令中那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最大?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讨论课堂,举手表决,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变法带来的变化?
2、朗读教材,落实在书上。
3、介绍都江堰、郑国渠。
4、指导阅读,了解商鞅的结局。讨论: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充分发言后,指出成与败要看是否达到了目的。
过渡、引入
仔细看书,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记下笔记。
认识是非善恶,明确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意义和我们在改革中应该有的态。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小结、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课件34张PPT。回顾复习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秦孝公求贤
商鞅主持变法
秦国的变化
课堂小结第8课 商鞅变法导入商鞅像“乱” “变”铁犁铧(huá)铁镰铁器和牛耕的推广铁锄铸造铁器示意图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情况表制作材料 木、石、
骨、蚌铜、青铜铁代表性生产工具
木头、石头、
骨耜、蚌镰等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锸、锄、耙、镢等优点与缺点
廉价,硬度不够,
不耐用
铜珍贵,质地软;
青铜虽硬但易脆、易断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
质地坚韧,易氧化青铜牛尊孝公求贤商鞅入秦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史记·秦本纪》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鄙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能出其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地。——《史记·秦本纪》秦孝公治世不一道.
变国不法古.保守派:“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曰:“……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徙木为信 你知道“徙木立信”的故事吗?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商鞅》商鞅主持变法商鞅 (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重农抑商迁都咸阳,建立县制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严明法令废除土地国有,承认土地私有。设31县,由国君任命。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

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佰,东雄诸侯。
——《汉书·地理志》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王充《论衡》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西汉·桑弘羊论成败评商鞅——探究一:秦国在变法前后有哪些变化?经济上: 重农轻商
(奖励耕织、产多免役)
政治上: 军功授爵
废除特权;
地方管理:建立县制
实行连坐经济发展 国力骤增战斗力增强加强中央集权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郑国渠修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探究二:变法对谁有利?对谁无利?哪些变法内容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秦本纪》探究三: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你认为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提示:评价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探究四:商鞅虽死,秦法未败,为何?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变法内容的行之有效;
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变法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动脑筋探究四:从商鞅身上,我们得到什么启示?秉公执法胸怀大志意志坚定诚实信用不畏艰难探究五: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改革是不会一帆风顺的
改革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1.战国前期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
2.秦孝公变法的原因秦孝公求贤1.商鞅变法的时间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主持变法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
3.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秦国的变化课堂小结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讨论会: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zhé 就)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令行于民儙(qiàn)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韂(chàn)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韂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史海拾贝徙木立信商鞅与旧贵族辩论变法问题(想象画)商鞅徙[xǐ]木立信(想象画)  商鞅变法触犯秦国保守派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太子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故意唆使太子犯法。
  商鞅采取果断措施,公子虔被割鼻,公孙贾脸被刺字,从此保守派贵族不敢公开破坏变法了,新法顺利推行,取得很大成效。  公元前356年,商鞅拟定变法法令后,在秦国都城南门放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搬到北门就得“十金”奖赏。老百姓觉得奇怪,不敢去动。商鞅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搬动,果得奖励。这事让秦国人相信商鞅是讲信用的。商鞅见时机成熟,便正式公布了变法法令。  商鞅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旧贵族)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商鞅曰:“……三代不同礼而王,王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经济改革)  僇(lù 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ú 妻子和儿女)。
——《史记·商君列传》  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政治改革)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衣裳服饰。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变法推行数年后,秦国在咸阳建造宫殿和城阙(què),把都城从雍迁到咸阳。把全国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31个县,由国君委派的县令和县丞治理。(政治改革)  过了三年(即公元前350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  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政治改革)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方升  又称商鞅量,是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器。方升全长18.7厘米,升纵7厘米,横12.5厘米,深2.3厘米,容积202.15立方厘米,重0.7公斤,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  器外壁刻铭文,共75字:(左壁铭文)“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前壁铭文)“重泉”。(底部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最早着录于《浦口汤泉小志》等书,现藏上海博物馆。左边秦孝公十八年铭文,与柄之对边刻有“重泉”二字,风格一致;底部刻有秦始皇诏书,与柄之右边刻有“临”字笔法相同。大概商鞅方升先至“重泉”应用,后来秦统一以后,又发至“临”地应用。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名垂千古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秦昭王在位后期(公元前276~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在蜀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于成都平原顶点,岷江刚出山口的江心中“造堋雍水”,叠砌分水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岷江正流(南江),泄洪排沙;“内江”为灌溉水渠(北江),导水灌田,使成都平原平畴万顷,沃野千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天府之地。郦道元《水经注》引南北朝《益州记》说:蜀郡“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时人称为“天府”。我看商鞅变法
一、变法只在单一的领域内实施了结构上的损益
商鞅变法的内容尽管很多,其实只限于一个领域,即农耕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实施的变法也不是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在结构上做些增减损益而已,变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产粮食,壮大军队。为达此目的,商鞅通过制度性的措施把农民紧紧缚绑在土地上,为使农民听话,多产粮食,努力杀敌,商鞅订出了许多如“连坐”、“告奸”、“户籍管理”、“奖励军功”等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也是为了此目的服务的。所以,商鞅变法说到底只是在农业这个单一的领域内实行的结构性的调整、损益而已,距谈到彻底、成功的变法还差得很远。
梁启超曾说过:“中国历代变法繁多,仅只限于农耕而已”,可谓中的之论;马克思也说:“更重要的问题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说的改造不仅是单纯领域内的技术性的修修补补,而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这才具有革命的意义。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几千年前的商鞅有如此智慧,可在当时有农业、商业、手工业三大行业同时并存的情况下仅只关注农耕领域内的结构性的改造而忽视商业和手工业,不能不说是商鞅变法的严重缺陷与不足,至少可以说是商鞅本人的改革思维的重大失误。
二、重农抑商,贻患无穷
商鞅变法的中心是重视农业,抑制和打击商业。“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奴孥”。“本业”指的是多产粮食、多织布帛的农业,在此行业内作出成绩的“复其身”,即免除徭役,“末利” 指的是工商业,有从事此行业者则“以为奴孥”,即没官为奴。这种所谓的“重本抑末”的做法尽管收益于一时,可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却是很大的。
秦以后的中国社会主要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排它性,对此,许多学者都有精辟的论述。小农经济社会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规律造成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停滞,中间即使在汉、唐、宋、明几个朝代都有商业生产的发展,可最终都被重农抑商的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压下去而没有形成气候,而产生这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源头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思想被历代秦君所继承,严格地说,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是从秦国开始的。汉承秦制,重农抑商的做法在汉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此,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里又多了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在几千年里丝毫没有得到改变。
这种重农抑商的思想传统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发展停滞,社会行业单一,因为在这种社会中很难有新的社会阶层和思想产生,原因是社会上缺乏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人文精神没有产生的土壤,人的权利得不到尊重和保证。为什么中国古代多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甚至变法者本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证,应该说这是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所以,总体上审视,商鞅变法不是一次成功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