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填空题
1.科学研究揭开了人类起源的奥秘:人类是从一种 进化而来的。
2.元谋人:
(1)发现地点: 。
(2) 生活年代:约 前。
(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 的人类,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3.北京人:
(1)发现地点: 。
(2)生活年代:约 万年前。
(3)体质特征:能够 行走,双臂运用自如。但头部保留不少 特征。
(4)生产劳动:北京人能够 和 工具。他们制作的粗糙打制石器被称为“ ”。他们还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北京人使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去猎取动物,从事采集,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北京人住在山洞里。会 ,能用火烧烤猎获的动物,使他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二、单选题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 )
A.170万年 B.70万年至20万年前 C.18000年 D.20000年前
5.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 (??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
6.“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7.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三、识图分析
8.文物是形象的历史。请根据下列的图片中的文物,结合你所学的史实,说一说在图片上你所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1)图一:
(2)图二:
四、材料题
9.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
材料二: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三:《北京晚报》(2004-05-21)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致“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有哪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2)你觉得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吗?
参考答案:
1.古猿。
2.(1)云南省元谋县。 (2)约170万年前。 (3)最早。
3.(1)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约70——20万年前。
(3)直立行走;原始特征 (4)制造和使用工具;“旧石器”;使用天然火。
4.A 5.A 6.A 7.D
8.(1)图一是元谋人的牙齿,据测定,这种原始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2)图二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可知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会制作打制石器,也称为旧石器。
9.(1)火车、采石场、水泥厂和过量开发。
(2)无论选择有无必要,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北京人。
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课件21张PPT。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达尔文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人,
距今约有 年。
2. 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他们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仍保留了某些猿的特点。他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 。
3.在北京人居住的山洞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这说明北京人已开始 。
4.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年前,他们已经掌握了 和 。
技术,还能 取火。课前导学 元谋人
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云南元谋县上,发现了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还发掘出少量粗糙的石器(工具原始性)。据科学测定,这些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前,这些原始人类被称为“元谋人”。
元谋人上中门齿化石 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云南元谋县上发现了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还发掘出少量粗糙的石器。这些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前,这些原始人类被称为“元谋人”。元谋人使用的刮削器元谋人头部复原像 北京人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旁的龙骨山上。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人的特点是什么? 外形上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使用天然火,生产力低,防御能力弱,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 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旧石器时代早期 女性)头部上肢下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与现代人无多大区别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个子稍矮骨骼粗壮其他像人像猿猿人北京人制作石器想象图 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从河滩上捡来鹅卵石,从山上捡回石块,经过打制,做成粗糙的石器。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北京人制作、使用的石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 北京人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他们使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去猎取动物(狩猎)。妇女则更多是从事采集,以获得食物,维持生存。北京人狩猎和采集想象图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烧骨烧石灰烬火照明烧烤食物取暖驱吓野兽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山顶洞人
1930年,考古工作者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工作。在清理沉积物表土时,发现了山顶洞遗址。该遗址位于龙骨山山顶,正好处于北京人所居“猿人洞”顶部之上,因此称为“山顶洞”遗址。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得主要特点是什么? 外形上和现代人基本相似,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工具水平极大提高,会人工取火,生产力进步水平,有初步的爱美意识 “山顶洞人”身上已无猿类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骨针装饰品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磨光鹿角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生活想象画 山顶洞人通过改进工具和提高劳动技能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已经能够人工取火,还能用兽皮缝制衣服,可以抵御北方寒冷的冬天。比一比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现代人在体质上有何不同? 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山顶洞人身上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一样。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情况穿着 用火 生活 工具制作 体质特征 生活时代 山 顶 洞 人北 京 人北京人何如保存火种
北京人可以从几条渠道得到火:
大自然雷电生火;
森林草木自然生火;
露天煤的自然生火;
偶然摩擦生火。
北京人是如何保存火种的呢?据民族学的资料分析,原始人保存火种一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投放木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在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北京人利用火照明、取暖、熟食、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