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辛亥革命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辛亥革命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1 15:35:00

文档简介

第7课 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物是( )
A、陈独秀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3、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首先发动了起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定在( )
A、武昌 B、南京 C、南昌 D、上海
5、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6、“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7、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
8、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9、下列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符合的是( )
A、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二、材料分析题
1、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举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动一例。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材科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据材料一,谈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结合两则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B 3、D 4、A 5、D 6、B 7、C 8、C 9、D 10、C
二、材料分析题
1、(1)武昌。
(2)三民主义。(答“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可)
(3)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
(4)中华民国的成立。(或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先进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先进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等。

第7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了解和掌握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基础知识。
2、能力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和形势图等,教给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以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历史要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联系,本课中的兴中会创立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可指导学生制成简表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法过程】
1、“同学们知道孙中山吗?”教师可以利用“导入框”提出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电脑屏幕显示或幻灯打出孙中山像,让学生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2、“辛亥革命的酝酿”打出《兴中会成立简表》,指出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以及革命纲领,兴中会把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作为革命纲领。这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提出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因此,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时期已经到来了。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要求学生掌握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革命纲领以及机关刊物。重点讲述四点:一是中国同盟会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理解。三是同盟会的性质。四是三民主义,与革命纲领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对照讲解,指导学生看课文中“雄鸡一声天下白”的插图,想象涵义,加深理解。并指出,三民主义在当时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后组织讨论“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3、“武昌起义”,了解时间和过程。用“武昌起义形势图”,生动叙述:因新军参谋长孙武等人的意外爆炸事故,引来巡捕,革命处于群龙无首之状态,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于1911年10月10日率领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11日占领武昌,12日收复三镇。10多个省独立,清朝统治名存实亡。
“中华民国的建立”,观看录像“中华民国的成立”,认识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各省独立,清王朝崩溃;第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思想基础;第三,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组织基础。
投影“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诱发想象。指出: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应按教材上的内容讲清辛亥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所达到的直接结果,并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作客观的评价。
5、问题与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教师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去评价历史事件。
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革命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结束了…建立了…颁布了…使人民获得了…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社会性质没改变,…失败了。

课件26张PPT。第7课 辛亥革命 每逢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摆放孙中山巨幅画像。这是为什么呢?二、武昌起义三、中华民国成立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第7课辛亥革命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兴中会的成立兴中会是怎样成立的?兴中会建立概况1894年檀香山(夏威夷群岛)孙中山振兴中华推翻清朝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兴中会的成立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建立概况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民报》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 总理黄兴 庶务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你知道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吗?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二、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武昌 你知道武昌起义是怎么
一回事?其结果又怎样?经过:结果:影响:黎元洪都督 黎元洪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三、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元旦
都城:南京
国旗:五色旗
历法:改用公历
纪元:以中华民国纪元
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成立临时参议院 颁布《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大会议员合影袁世凯袁世凯与他的北洋军阀将领们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会落入袁世凯之手呢?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