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美 C、美俄 D、法俄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止时间是( )
A、1840——1842 B、1856——1958 C、1856——1860 D、1842——1860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4、火烧圆明园时,清朝在位皇帝是( )
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的国家是( )
英 B、日本 C、俄 D、法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是现在的( )
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南京
7、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是( )
洪秀全 B、红仁轩 C、李秀成 D、冯云山
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集中地在( )
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9、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利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利用“亚罗”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10、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了圆民园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材料二: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两个国家分别是指那两个国家?“夏宫”指什么地方?
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是指什么吗?
3、两则材料反映的哪次战争中列强所犯的罪行?请简述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D 4、B 5、C 6、D 7、A 8、B 9、B 10、D
材料分析题
英国和法国 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了解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圆明园+领土),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能力和方法: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肆无忌惮的根源),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重点、难点】
重点: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点: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二、新课教学
(一)火烧圆明园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阅读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得出结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性质是一样。学生找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
2、战争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阅读史实,一方面认清: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另一方面认清遭受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无能。通过以下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问题:①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②侵略者对它进行了怎样的抢掠?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④面对侵略者的野兽行为,统治者又如何对待?⑤通过这个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然后采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阐述看法,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想法的勇气和能力。
4、《北京条约》的签订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指导学生掌握“列表法”、“识别历史地图法”,来充分强调沙俄的趁火打劫。
首先,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回忆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其简单内容。
指出:战争期间,清政府既要面对侵略,又要镇压太平天国,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机。
然后,读书找出:“沙俄通过什么办法蚕食中国的土地”?采取先武力强占,然后威胁恫吓。
最后,对照《示意图》和《表》来了解沙俄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面积有多大?
2、谈一谈:针对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一谈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殖民者的侵略性,也进一步体会国家软弱的危害性。 过渡:面对着深重的劫难,中国人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抗争。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及都城:指导读图。面对日益壮大的太平天国,政府勾结洋人组成 “洋枪队”。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阅读了解:“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史实。总结:地点—战果—影响。
三、巩固小结: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问:①侵略者又发动的一场战争叫什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②沙俄也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哪些地区的多少领土?(东北、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太平军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抗争?(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谈一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学习与探究:写历史小论文《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