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评估(试卷+解析+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评估(试卷+解析+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15:06:42

文档简介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评估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诗句中体现出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物特征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甲相比,乙图放大倍数减小
B.与甲相比,乙视野观察范围增大
C.甲、乙视野中看到的是细胞膜
D.在甲、乙视野中能看见细胞内的细胞核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孔子鸟化石 B.珊瑚 C.机器人 D.蘑菇
5.与诗句“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中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
C.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D.蜻蜓点水
6.葡萄被制成葡萄干后,我们吃葡萄干时仍会感到有甜味,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没有随水分到达细胞外。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7.“映日荷花别样红”,与“红”相关的色素存在于花瓣细胞中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小凯记录了部分同学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9.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仙人掌适应在沙漠中生长 B.小猫不断长大
C.松鼠贮藏、摄取食物 D.向日葵的幼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10.小红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图中甲和乙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两个步骤。甲和乙步骤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生理盐水、清水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
A.繁殖后代 B.遗传变异 C.需要营养 D.进行呼吸
12.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我们想将放大倍数设定为100倍,应怎样选取目镜和物镜?(  )
A.选用10倍目镜和90倍物镜 B.选用100倍的目镜
C.选用100倍物镜选 D.用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
13.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②比视野①使用的物镜要长
B.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C.视野转换成③图时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D.要将污点A移出视野应把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14.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B.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2中
C.3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D.4是叶绿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5.“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对这句话的合理概括是(  )
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 B.不同的细胞形状不同
C.不同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 D.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变异现象③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② C.②③ D.③④
17.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使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
B.当周围光线比较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C.①镜筒越长放大倍数就越小
D.④和⑤分别是转换器和物镜
18.以下是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几幅图像,属于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的一幅是
A.B.C. D.
1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葵花向阳 B.机器人弹钢琴 C.母鸡下蛋 D.雨后春笋
20.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洋葱根尖细胞、苦草叶肉细胞、人的肌肉细胞,则甲表示的细胞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2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长和发育 B.呼吸作用 C.遗传和变异 D.光合作用
22.《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可能。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诞生,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中中”和“华华”都与___________最相像(  )
A.提供细胞核的猴 B.提供去核卵母细胞的猴
23.练习使用显微镜后,有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光镜能调节视野明暗 B.转动镜筒可以调换物镜
C.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D.粗准焦螺旋升降幅度较大
24.在显微镜下观察小球藻,能看到以下哪项特征,可以作为判断小球藻是生物的依据
A.呈球形 B.能进行繁殖 C.个体微小 D.呈绿色
25.八月桂花满枝头,白色桂花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3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填数字),显微镜对光过程中,首先转动1使镜筒上升,然后转动[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 对准通光孔。
(2)若想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选择的甲图中的镜头组合为 (填数字)。
(3)使用显微镜观察,镜筒上升时眼睛要注视乙图中的[ ] ,直到发现物像为止。
(4)观察时,要使视野由图丙中的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转换为
(填“高”或“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 ] 。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图中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①在 上:②在 上。
27.(9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图,图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 ] ,其主要作用是 。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 现象,它与图中的[ ] 有关。
(3)切洋葱时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中的[ ] 。
28.(12分)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 。如:植物从外界吸收 、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获取 ,排出 。
(3)生物能 。如:人可以通过出汗和排尿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
(5)生物能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生物都具有 和 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29.(6分)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小羊多莉的身世。
小羊多莉有3位妈妈。小羊多莉与母羊1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多莉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羊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指的结构是 ,它是细胞的 中心,它控制着生物的 和遗传。②细胞的生活是 、 和 变化的统一。
30.(10分)小刚在2022年华安县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如图1表示制作过程中的部分步骤,请回答: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序号表示)
(2)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小刚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在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此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
(3)步骤④和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在完成染色后,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
(4)小刚在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较多的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5)如图2是显微镜的4个镜头,小刚欲使视野中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和 ,此时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 (大、小)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①擦、②滴、③取、④浸、⑤盖、⑥染。
【详解】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列诗句中体现出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物特征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产卵,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中的排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绿如蓝是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C不符合题意。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的是春天来了,红豆又发了新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甲相比,乙图放大倍数减小
B.与甲相比,乙视野观察范围增大
C.甲、乙视野中看到的是细胞膜
D.在甲、乙视野中能看见细胞内的细胞核
【答案】C
【分析】1.甲图细胞个体小,乙图细胞个体大,所以乙视野的放大倍数大。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就越大,所以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A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小。由于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大,故与甲相比,乙视野范围增大,B正确。
C.分析两幅图可知,甲、乙视野中看到是细胞壁,不是细胞膜,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C错误。
D.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在甲、乙视野中能看见细胞内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孔子鸟化石 B.珊瑚 C.机器人 D.蘑菇
【答案】D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ABC.孔子鸟化石、珊瑚、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A、B、C不符合题意。
D.蘑菇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5.与诗句“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中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
C.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D.蜻蜓点水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错误。
B.“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和“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正确。
C.“阳光下生长的小麦”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C错误。
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B。
6.葡萄被制成葡萄干后,我们吃葡萄干时仍会感到有甜味,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没有随水分到达细胞外。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结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
【详解】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边界,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主要提供支持和保护,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管理中心。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映日荷花别样红”,与“红”相关的色素存在于花瓣细胞中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答案】C
【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几个部分(如图):
【详解】A.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色素、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等。荷花的花色一般为粉红色,与花瓣颜色有关的色素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C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小凯记录了部分同学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C
【分析】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和整理。
【详解】在用显微镜观察前,要先进行对光,即图中的③步骤;对好光后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将玻片固定,即图中①步骤;然后顺时针旋转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降低时,必须从侧面注视物镜,即图中②步骤;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即图中的④步骤。所以,显微镜的规范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仙人掌适应在沙漠中生长 B.小猫不断长大
C.松鼠贮藏、摄取食物 D.向日葵的幼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答案】D
【分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仙人掌能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小猫不断长大,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发育,B不符合题意;松鼠取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向日葵的幼嫩花盘跟着太阳转,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符合题意。
10.小红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图中甲和乙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两个步骤。甲和乙步骤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生理盐水、清水
【答案】C
【分析】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不同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图中盖玻片下面已经加入的观察材料,并且另一侧有吸水纸吸引,所以一侧滴加的是碘液。乙图载玻片上没有任何材料,所以是制作临时装片的第一步:滴加清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
A.繁殖后代 B.遗传变异 C.需要营养 D.进行呼吸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是生物的捕食关系,生物通过捕食获取营养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故选C。
12.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我们想将放大倍数设定为100倍,应怎样选取目镜和物镜?(  )
A.选用10倍目镜和90倍物镜 B.选用100倍的目镜
C.选用100倍物镜选 D.用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详解】A.选用10倍目镜和90倍物镜放大倍数应为900倍,A不符合题意。
BC.显微镜必须同时使用目镜和物镜才能观察标本,BC不符合题意。
D.用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D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②比视野①使用的物镜要长
B.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C.视野转换成③图时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D.要将污点A移出视野应把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答案】D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就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也越亮。(2)观图可知:a转换器、b遮光器、c反光镜、d目镜、e粗准焦螺旋、f细准焦螺旋;①③是高倍镜下的图像、②是低倍镜下的图像、③中A是污点。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视野②比视野①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放大倍数较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②比视野①使用的物镜要短,A错误。
B.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由低倍镜到高倍镜,所以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②→①→③,B错误。
C.视野转换成③图时,由低倍镜到高倍镜,视野会变模糊,要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污点A偏右上方,为将污点A移出,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从而移出视野,D正确。
故选D。
14.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B.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2
C.3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D.4是叶绿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B
【分析】四种生物细胞从左至右依次是:细菌、植物细胞、酵母菌、动物细胞;1是遗传物质,2是液泡,3是细胞壁,4是线粒体。
【详解】A.1是细菌的遗传物质DNA集中的区域,能够传递遗传信息,A错误。
B.2是液泡,里面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2液泡中,B正确。
C.3是酵母菌的细胞壁, 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C错误。
D.4是动物细胞的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B。
15.“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对这句话的合理概括是(  )
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 B.不同的细胞形状不同
C.不同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 D.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B
【分析】洋葱表皮细胞是扁平的:洋葱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形态相似的扁平细胞排列在一起构成了洋葱的表皮,对洋葱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可见洋葱表皮细胞的扁平形状是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动物的肌肉属于肌肉组织,肌肉组织能够收缩和舒张,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形状利于其收缩和舒张牵引骨完成某一个动作。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组织,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神经末梢遍布人的全身,使得人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灵敏的反应,而神经末梢就是神经细胞的长突起的末端。
【详解】A.扁平、细长纺锤形等都是指的形状,与大小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由以上可知不同的细胞形状多种多样,并且不同的形状是与不同的功能相适应的,B符合题意。
C.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C不符合题意。
D.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它没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变异现象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②生物都有变异现象。
故选C。
17.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使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
B.当周围光线比较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C.①镜筒越长放大倍数就越小
D.④和⑤分别是转换器和物镜
【答案】A
【分析】观图可知: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压片夹,⑦反光镜,解答即可。
【详解】A.我们可以使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A错误。
B.⑦反光镜,当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B正确。
C.①是目镜,镜筒越长,倍数越小,C正确。
D.观图可知,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D正确。
故选A。
18.以下是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几幅图像,属于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的一幅是
A.B.C. D.
【答案】C
【解析】动植物细胞的不同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图中的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是动物细胞,故A不符合题意。
B.是植物叶的表皮,因为此视野中有两种细胞:一种是呈半月的保卫细胞,它们两两相对,中间有气孔;另一种是呈形状不规则且相互嵌合的表皮细胞,故B不符合题意。
C.是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壁,故C符合题意。
D.是叶片的结构图,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葵花向阳 B.机器人弹钢琴 C.母鸡下蛋 D.雨后春笋
【答案】B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A.葵花向阳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机器人弹钢琴不属于生命现象,故符合题意。
C.母鸡下蛋属于生物的生殖发育,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雨后春笋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洋葱根尖细胞、苦草叶肉细胞、人的肌肉细胞,则甲表示的细胞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答案】C
【分析】(1)①洋葱根尖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含液泡、线粒体等,没有叶绿体)、细胞核;②苦草叶肉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含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核;③人的肌肉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含线粒体等)、细胞核。
(2)图中:甲表示的细胞结构是①洋葱根尖细胞和②苦草叶肉细胞的共同特征。
【详解】A.①洋葱根尖细胞不具有叶绿体,②苦草叶肉细胞具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
BD.①洋葱根尖细胞、②苦草叶肉细胞和③人的肌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BD不符合题意。
C.①洋葱根尖细胞和②苦草叶肉细胞具有细胞壁,③人的肌肉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则甲表示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C符合题意。
故选C。
2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长和发育 B.呼吸作用 C.遗传和变异 D.光合作用
【答案】A
【分析】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故选A。
22.《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可能。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诞生,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中中”和“华华”都与___________最相像(  )
A.提供细胞核的猴 B.提供去核卵母细胞的猴
C.代孕猴 D.具有以上三只猴的性状
【答案】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因此“中中”和“华华”都与提供细胞核的猴最相像。
故选A。
23.练习使用显微镜后,有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光镜能调节视野明暗 B.转动镜筒可以调换物镜
C.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D.粗准焦螺旋升降幅度较大
【答案】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
①光学部分由镜头和反光镜组成。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两者的乘积。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
②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压片夹起固定玻片标本的作用。
③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旋。转换器是安装物镜、转换物镜的结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进入镜筒光线的强弱;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两者都是调节镜筒升降,区别是: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而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小,故细准焦螺旋调可用于调整物像更清晰。
【详解】A.反光镜能调节视野明暗,一面是平面镜,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A正确。
B.转换器是安装物镜、转换物镜的结构,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物镜,B错误。
C.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C正确。
D.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而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小,D正确。
故选B。
24.在显微镜下观察小球藻,能看到以下哪项特征,可以作为判断小球藻是生物的依据
A.呈球形 B.能进行繁殖 C.个体微小 D.呈绿色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呈球形、呈绿色、体积微小不属于生物的特征;能进行繁殖可以作为判断小球藻是生物的依据。
故选B。
25.八月桂花满枝头,白色桂花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细胞核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详解】桂树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桂树的白色花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3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填数字),显微镜对光过程中,首先转动1使镜筒上升,然后转动[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 对准通光孔。
(2)若想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选择的甲图中的镜头组合为 (填数字)。
(3)使用显微镜观察,镜筒上升时眼睛要注视乙图中的[ ] ,直到发现物像为止。
(4)观察时,要使视野由图丙中的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转换为
(填“高”或“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 ] 。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图中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①在 上:②在 上。
【答案】(1) 3和5 4 转换器 光圈
(2)①④
(3)3 目镜
(4) 右下 高 2 细准焦螺旋
(5) 装片 目镜
【分析】观图可知:乙图中3目镜,5物镜,7反光镜,1粗准焦螺旋,2细准焦螺旋,4转换器,6遮光器,甲图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解答即可。
【详解】(1)乙图中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3目镜、5物镜。显微镜对光过程中,首先转动1使镜筒上升,然后转动4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①④,放大5×15=75倍。
(3)使用显微镜观察,镜筒上升时眼睛要注视乙图中的[ 3]目镜,直到发现物像为止。
(4)视野①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拨片,才能到视野的中央,②的放大倍数小,③的放大倍数大,所以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图像③不清晰,④清晰,转换到高倍镜后,看到物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5)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点动说明在装片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然后移动目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因此①是在装片上,②是在目镜上。
27.(9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图,图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 ] ,其主要作用是 。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 现象,它与图中的[ ] 有关。
(3)切洋葱时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中的[ ] 。
【答案】 (1)乙 B 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
(2) 遗传 C 细胞核 (3) F 液泡
【分析】图可知,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叶绿体,F是液泡。
【详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属于动物细胞的是乙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图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B细胞膜,细胞膜是紧贴着细胞壁透明的薄膜,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它与图中的C细胞核有关,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切洋葱时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中的F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水、无机盐、色素和糖类等物质。
28.(12分)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 。如:植物从外界吸收 、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获取 ,排出 。
(3)生物能 。如:人可以通过出汗和排尿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
(5)生物能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生物都具有 和 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答案】(1) 需要营养 水分 光合
(2)进行呼吸 氧气 二氧化碳
(3) 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长和繁殖
(6) 遗传 变异
(7)细胞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9.(6分)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小羊多莉的身世。
小羊多莉有3位妈妈。小羊多莉与母羊1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多莉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羊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指的结构是 ,它是细胞的 中心,它控制着生物的 和遗传。②细胞的生活是 、 和 变化的统一。
【答案】 细胞核 中心 发育 物质 能量 信息
【分析】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详解】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在生活的细胞中,物质、能量及信息的变化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的;而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遗传信息库中。克隆羊多莉长得像供核母羊是因为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0.(10分)小刚在2022年华安县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如图1表示制作过程中的部分步骤,请回答: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序号表示)
(2)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小刚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在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此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
(3)步骤④和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在完成染色后,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
(4)小刚在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较多的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5)如图2是显微镜的4个镜头,小刚欲使视野中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和 ,此时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 (大、小)
【答案】(1)④②①③⑤⑥
(2) 液泡 叶绿体
(3) 清水 稀碘液 细胞核
(4)③
(5) 乙 丙 大
【分析】由图1可知:①是展、②是取、③是盖、④是滴清水、⑤是滴碘液、⑥吸;图2中丙、丁有螺纹是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甲、乙没有螺纹是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详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图1中①是展、②是取、③是盖、④是滴清水、⑤是滴碘液、⑥吸,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③⑤⑥。
(2)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等,因此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叶肉细胞有叶绿体。
(3)④是滴清水,步骤⑤染色时滴的液体是稀碘液,目的是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4)小刚在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较多的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③盖操作不当引起的。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又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乙和短物镜丙。此时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大。
(6)绘图时应该注意:①图形大小、位置要适当;②较暗的部分用点细点表示;③标注名称时,一般在图的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④一般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结构的名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
26.(13


(1)
(2)

3

(4)

5

)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评估试卷
(
贴条形码区
) (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 [

]
) (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色签字笔
答题,

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答题卡
1.[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 12.[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3.[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
4.[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 14.[ A ] [ B ] [ C ] [ D ] 19.[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 10.[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
22.[ A ] [ B ] [ C ] [ D ]
23.[ A ] [ B ] [ C ] [ D ]
24.[ A ] [ B ] [ C ] [ D ] 25.[ A ] [ B ] [ C ] [ D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9 分)
(1)
(2)
(3)
28.(12 分)
(1)
(2)
(3)
(4)
(5)
(6)
(7)
29.(6 分)
30.(10 分)
(1)
(2)
(3)
(4)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