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资源套餐(包含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资源套餐(包含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01 21:58:24

文档简介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 、
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 、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
二氧化碳
氧 气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但它是 作用中并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固体的二氧化碳叫 ,它可以直接 ,同时 大量的热,能用于 、 。
4、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干冰 B.石蕊溶液 C.汽水 D.石灰水
2、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 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③禁止滥砍滥伐 ④开发新能源
⑤利用水力发电 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越来越多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燃烧使二氧化碳增加
B.人口增长太快,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能力降低
C、碳酸氢铵分解增加了二氧化碳
D.工业发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4、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
5、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水和冰 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7、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B.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的气体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习题
一、填空题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和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收集二氧化碳用 法,因为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用 。
3、有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①向大试管中倒入稀盐酸。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石灰石。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⑤将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⑥收集二氧化碳。正确的实验顺序为 。
二、选择题
1、下列反应能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蜡在氧气中燃烧
2、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气法 B、向下排气法 C、排水法 D、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
3、用干冰灭火,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可先与空气反应
C、可保证可燃物受潮 D、可降温和隔绝空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能向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D、干冰可以直接变成气体,说明不存在液态的二氧化碳
5、制取二氧化碳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大试管 B、集气瓶 C、水槽 D、导管
三、简答题
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 a b c
(2)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3)将装置中的错误改正后,如要用它制取二氧化碳,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蜡、煤、纸、木材等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后也生成二氧化碳。
3、(1)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能否制二氧化碳?选择制取某气体的装置要考虑哪些问题?
(2)实验室里的硫化氢(H2S)气体,一般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得,制取硫化氢的装置可选用(下图的编号) 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 法收集。
(3)实验室里的甲烷(CH4)气体是用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制取甲烷的装置可选用(上图的编号) 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 法和 法收集。
4、某无色气体X,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Y,Y中加入稀盐酸,又得到气体X;再将气体X通入水中,生成Z,Z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加热此溶液,溶液又变紫色,同时放出气体X。由此推断:X是 Y是 Z是 。写出四个化学变化的表达式 , , , 。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装置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渗透对比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室制法。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教学过程:
导入情景:
1、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
2、北方冬天时期,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常用点燃的火把来照明。你知道火把除了起照明作用,它还有其它的用途吗?
课堂过渡:
其实,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并不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对上述问题和现象迎刃而解了。
展示录像:奇妙之处1
“干冰的升华”录像→学生能得出固态二氧化碳就是干冰,而且知道干冰能直接吸收热量而升华。
演示实验:奇妙之处2
①老师演示“阶梯蜡烛”的实验→学生根据蜡烛熄灭能得出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情况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
②预先用一只没有干瘪的塑料瓶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后立即盖紧瓶盖,然后振荡。观察现象。(瓶的内壁不能太厚)→学生根据“瓶变干瘪的现象”,先得出了瓶内气压减小,再寻找气压变小的原因,得出了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的性质。
总结归纳: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56.2℃时液化—78℃时凝固——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化学药剂、舞台云雾。
2、能溶于水,1atm时1体积水只能溶1体积,加压可溶更多。啤酒、雪碧、汽水等均溶解了CO2(如何证明其中有CO2呢)。
3、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原因)
情景导入:老师演示:打开一瓶未开启的饮料,会发出“咝咝”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气泡。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并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
学生回答:
学生甲:该气体可能是氧气,可以用一根带塞子的导管导出振荡瓶后产生的气体,在导管的另一头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该气体。
学生乙: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一根带塞子的导管导出振荡瓶后产生的气体,把导管的另一头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该气体。
学生丙:该气体可能是氮气,可以用一根带塞子的导管导出振荡瓶后产生的气体,在导管的另一头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该气体。
学生丁:学生丙的观点不正确,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仅仅有氮气,还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发言:同学们讨论都很积极,能用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下列请根据上述同学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该气体是什么?
实验交流:该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若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性质来生产“雪碧”饮料,大家是否考虑过: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展示内容:
用课件展示:①介绍紫色石蕊试液是由紫色固体石蕊颗粒和蒸馏水配置而成,它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色。
②展示科学探究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实验解释→实验结论”六个步骤。
学生讨论:在学生预习课本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完成科学探究的前两个步骤:“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
交流讨论结果:
提出假设:“能”或“不能”。
设计实验:方案1:可以用一根带塞子的导管导出振荡饮料瓶后产生的气体,把导管的另一头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来进行实验。
方案2:可以用一根带塞子的导管导出振荡“饮料”瓶后产生的气体,把导管的另一头通入滴有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来进行实验。
方案3:从瓶中取出少量的雪碧溶液,直接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雪碧溶液中来进行实验。
组织实验:老师要求同学们举手来了解所有同学对这三种方案的认可程度;发现每种方案都有部分同学赞同。
学生实验:同学们根据自己认可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实验解释:三种方案都能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形成酸性物质。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
教师指导:同学们知道这种酸性物质是什么吗?请同学们看到饮料上的标签,标签上的饮料成分中标有“碳酸水(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字样。这种酸为碳酸。碳酸的稳定性如何呢?
学生实验: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已经变红的石蕊试液,有何现象?
实验交流:
学生发言出现两种情况:(1)开始利用方案1和方案2进行实验的同学,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变成了紫色;(2)开始利用方案3进行实验的同学,加热红的石蕊试液基本不变色。
学生思考:分析出现上述不同实验现象的原因。
学生分析:(1)碳酸受热会分解消失,这样液体中就不存在酸性的物质了,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变会了原来的颜色。
(2)在饮料瓶的标签上除了有碳酸,还有柠檬酸等一类的酸性物质;当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饮料瓶中时,石蕊试液变红;加热这类变红的石蕊试液时,尽管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消失,但可能柠檬酸等酸性物质比较稳定,不会消失;使得溶液还是酸性的,从而红色也就不会变成紫色了。
提出问题: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紫色变红色的现象有同学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的原因: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红色的其他物质。请你寻找恰当的理由或设计有关的实验来解释该原因是否成立?
学生讨论: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交流讨论成果:(1)我认为不成立,因为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它又会变成紫色的石蕊试液,说明反应前后石蕊试液没有消失,不参与反应。
(2)紫色石蕊试液是由紫色固体石蕊颗粒和蒸馏水配置而成,可以在没有水的环境下,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纯紫色石蕊中一段时间,看它是否变成红色?
教师演示: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固体石蕊中,由于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课件17张PPT。奇妙的二氧化碳故事导入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狗、猫等动物一走进去,挣扎几分钟就死了,人却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这个洞。迷信的人因此说,洞里面有“屠狗妖”。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异的现象呢?
有一天,科学家波曼尔专程来到这个洞,他在洞里到处寻觅,始终未见“屠狗妖”,却见洞内到处倒悬着很多钟乳石,地下丛生着石笋,湿漉漉的泥土里冒着气泡。这一切使波曼尔恍然大悟。接着他在洞内做了两个简单实验,发现了“屠狗妖”的秘密,你想知道吗?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在一定条件下,气态的二氧化碳可以转化成液态,甚至于变成固态的二氧化碳。  通常条件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干冰的升华(1)“干冰”是“冰”吗?不是(2)从刚才讲到的“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说明了二氧化碳除了密度比空气大以外,还说明了什么?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1、灭火实验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通常条件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重新变回紫色。过程分析: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碳酸H2CO3CO2H2OCO2H2OH2CO3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小结:化合反应(多对一),分解反应(一对多)白色固体本反应可以做为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定反应 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家的屋墙用白灰刚刚粉刷一新,可是两天以后,小明好奇地指着墙问爸爸:“墙怎么出汗了?”爸爸笑了笑把问题回答了。谁能猜到小明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制灭火器干冰用、、作工业原料、作肥料等。“人工降雨”四、二氧化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最近美国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气象学家的主流观点分析:飓风的频繁活动与“温室效应”有关,而影响“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高低。新奥尔良市受灾前后对比昔日的休闲之都今日的满目疮痍再见课件17张PPT。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它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看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图,然后就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主要途径填入下表中。你知道吗?
大气中二氧化
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
碳的消耗途径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表达与交流人、动植物的呼吸,
矿物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尸体被分解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循环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CO2气体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干冰加压
降温降温压缩101KPa- 78.5C0升华状态改变
——物理变化
有何用途?1.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取三支试管A、B、C,分别加入石蕊溶液。向A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在B 试管中通入CO2(C作对照)。观察现象。ABC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分别加热上一实验中A、B二支试管中液体,观察现象。BA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现象与分析溶解在水中的部分CO2跟水反应,生成了碳酸(H2CO3)。溶液由紫色→红色CO2+H2O = H2CO3H2CO3 = CO2↑ +H2O 碳酸(H2CO3)不稳定,加热时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溶液由 红色→紫色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A+B→AB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AB→A+B交流与讨论根据你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请列举一些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实例。3. 二氧化碳与灭火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这是否就是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交流与讨论气体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小 不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CO2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怎样避免二氧化碳对人的生命构成的威胁?为什么要常保持教室通风?人工降雨灭火工业原料致冷剂光合作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纯碱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多种装置大理石浓硫酸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烧杯蜡烛★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CO2跟水反应:CO2+H2O = H2CO3★ 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CO2+ Ca(OH)2 = H2O +CaCO3 ↓归纳与整理通过学习你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吗?课件4张PPT。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原理。反应条件,药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3. 需要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反应原理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Na2CO3 + 2HCl=2NaCl+ H2O + CO2↑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反应吗?练习讨论:
1.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
2.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气体可以吗?
3.收集气体后如何验满?课件5张PPT。关于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关于二氧化碳气体,你还知道多少?2、人们还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生产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3、碳酸饮料中藏有二氧化碳。5、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4、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