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提升课时2 多重平衡体系下的化学平衡分析 练习(含答案)2025秋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提升课时2 多重平衡体系下的化学平衡分析 练习(含答案)2025秋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13: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提升课时2 多重平衡体系下的化学平衡分析
1.(5分)一定温度、某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在某有机溶剂中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A(g)+B(g)===X(g)+Y(g);②A(g)+B(g)===X(g)+Z(g)。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A),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A)(k1、k2为速率常数)。已知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在该有机溶剂中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Z比Y稳定
k1大于k2
选择相对较长的反应时间,可提高产物Z的选择性
适当升高温度,可以使的比值增大
2.(6分)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 kJ·mol-1
Ⅱ.CO(g)+2H2(g)CH3OH(g) ΔH2=-90.4 kJ·mol-1
Ⅲ.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反应Ⅳ: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实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O2的平衡转化率=×100%
CH3OH的平衡产率=×100%
其中纵坐标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_(1分)(填“甲”或“乙”);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1分);图乙中T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分)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3.(7分)某温度下,N2O5气体在一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慢反应) ΔH<0,2NO2(g)N2O4(g)(快反应) ΔH<0,体系的总压强p总和p(O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1分)图中表示O2压强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4分)已知N2O5分解的反应速率v=0.12p(N2O5) kPa·h-1,t=10 h时,p(N2O5)=________ kPa,v=________ kPa·h-1(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3)(2分)该温度下2NO2(g)N2O4(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 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4.(10分)(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利用二氧化碳氢化法合成二甲醚(CH3OCH3,代号DME)涉及的反应有: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0
反应Ⅱ.2CH3OH(g)CH3OCH3(g)+H2O(g) ΔH2<0
反应Ⅲ:CO2(g)+H2(g)CO(g)+H2O(g) ΔH3>0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反应Ⅳ: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ΔH1 、ΔH2的代数式表示)。
(2)(8分)已知:生成物A的选择性=
×100%,在3.0 MPa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和4 mol H2发生反应,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生成物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①在220 ℃条件下,平衡时n(CH3OCH3)=________ mol,计算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温度高于280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他条件不变,压强改为4.0 MPa,图中点C将可能调至点________(填“A”“B”或“D”)。
5.(12分)空间站处理CO2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CO2进行收集和再生处理,重新生成可供人体呼吸的氧气。其技术路线可分为以下三步:
Ⅰ.固态胺吸收与浓缩CO2
在水蒸气存在下固态胺吸收CO2反应生成酸式碳酸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再解吸出CO2的简单方法是加热。
Ⅱ.CO2的加氢甲烷化,H2还原CO2制CH4的部分反应如下:
i.CO2(g)+H2(g)CO(g)+H2O(g) ΔH1=+41 kJ·mol-1
ii.CO(g)+3H2(g)CH4(g)+H2O(g) ΔH2=-246 kJ·mol-1
(1)(2分)反应CO2(g)+4H2(g)CH4(g)+2H2O(g)的ΔH=________ kJ·mol-1。
(2)(2分)向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g),进行反应ii,下列能判断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H4)与c(H2O)之比不变
c.v正(H2)=3v逆(H2O)
d.容器内温度不变
Ⅲ.CO2和H2合成甲烷也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对于上述(1)的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催化剂的选择是CO2甲烷化技术的核心。在两种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和生成CH4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3)(2分)高于320 ℃后,以Ni为催化剂,CO2转化率仍在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对比上述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控制起始时=4,p=1 atm,恒容条件下,若只发生反应i、ii,平衡时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2分)图中代表CH4的曲线是________(填“a”“b”或“c”);温度低于500 ℃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0,说明此条件下,反应________(填“i”或“ii”)化学平衡常数大,反应完全。
②(2分)M点(T<500 ℃)时,反应CO2(g)+4H2(g)CH4(g)+2H2O(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 atm-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提升课时2 多重平衡体系下的化学平衡分析
1.C [根据图中信息,Z的能量比Y的能量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则Z比Y稳定,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说明反应①速率快,则k1大于k2,B正确;达到平衡后,选择反应时间较长,生成Z的量都不会改变,因此不可提高产物Z的选择性,C错误;适当升高温度,分子吸收热量,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则Z的生成量会增大,因此可以使的比值增大,D正确。]
2.(1)乙 p1、p2、p3 T1时以反应Ⅲ为主,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 (2)A
解析 (1)反应Ⅰ和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CH3OH的平衡产率减少,所以图甲表示CH3OH的平衡产率,图乙中,开始升高温度,由于反应Ⅰ和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反应Ⅲ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Ⅲ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一定温度后以反应Ⅲ为主,CO2的平衡转化率又升高,所以图乙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压强增大,反应Ⅰ和Ⅱ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Ⅰ和Ⅱ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Ⅲ气体体积不变化,平衡不移动,故压强增大CH3OH的平衡产率增大,根据图可知压强关系为p1>p2>p3;温度升高,反应Ⅰ和Ⅱ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Ⅲ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温度时,三条曲线交于一点的原因为T1时以反应Ⅲ为主,反应Ⅲ前后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2)根据图示可知,温度越低,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CH3OH的平衡产率越大,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CH3OH的平衡产率越大,所以选择低温和高压,答案选A。
3.(1)乙 (2)28.20 3.38 (3)0.05
解析 (1)根据反应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压强从0开始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氧气的压强变化曲线。(2)t=10 h时,p(O2)=12.8 kPa,由2N2O5(g)===4NO2(g)+O2(g)分析,反应的五氧化二氮的分压为25.6 kPa,起始压强为53.8 kPa,所以10 h时p(N2O5)=(53.8-25.6) kPa=28.20 kPa,N2O5分解的反应速率v=0.12p(N2O5) kPa·h-1=0.12×28.20 kPa·h-1≈3.38 kPa·h-1。(3)N2O5完全分解时,p(NO2)=53.8 kPa×2=107.6 kPa,p(O2)==26.9 kPa。
有107.6-2x+x+26.9=94.7 kPa,解得x=39.8 kPa,
平衡常数Kp= kPa-1≈0.05 kPa-1。
4.(1)2ΔH1+ΔH2
(2)0.16 24.9 反应Ⅰ(或反应Ⅳ)ΔH<0,反应ⅢΔH>0,升温时反应Ⅰ(或反应Ⅳ)左移,反应Ⅲ右移,且温度高于280 ℃时,反应Ⅲ右移程度大于反应Ⅰ左移程度,使CO2 的平衡转化率上升 B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是2×反应Ⅰ+反应Ⅱ,则ΔH=2ΔH1+ΔH2;(2)①在220 ℃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为40%,CO的选择性为5%、二甲醚的选择性为80%,则有0.38 mol CO2参与反应Ⅰ,0.02 mol CO2参与反应Ⅲ,反应生成CH3OCH3(g) 0.16 mol,所以平衡时n(H2O)=(0.38+0.16+0.02) mol=0.56 mol,达到平衡时CH3OH(g)的物质的量为(0.38-0.16×2) mol=0.06 mol,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在220 ℃下的平衡常数为:K==24.9;②反应Ⅲ的ΔH>0,反应Ⅰ(或Ⅳ)的ΔH<0,温度升高使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2转化为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所以温度高于280 ℃,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③增大压强,反应Ⅳ正向移动,二甲醚的选择性升高,当其他条件不变,压强为4.0 MPa、图中点C可能调至点B。
5.(1)-205 (2)cd
(3)以Ni为催化剂,CO2甲烷化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相同的时间内CO2转化率提高
(4)Ni-CeO2 320 ℃
(5)①b ii ②625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ii可得反应CO2(g)+4H2(g)CH4(g)+2H2O(g)的ΔH=41+(-246)=-205 kJ/mol;(2)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变量不变”;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是定值,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混合气体中c(CH4)与c(H2O)之比是定值,始终是1∶1,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v正(H2)=3v逆(H2O)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温度是变量,温度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3)高于320 ℃后,以Ni为催化剂,CO2转化率仍在上升,其原因是以Ni为催化剂,CO2甲烷化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相同的时间内CO2转化率提高;(4)对比上述两种催化剂,Ni-CeO2作为催化剂时甲烷的选择性高,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是Ni-CeO2,320 ℃时转化率高选择性大,使用的合适温度为320 ℃;(5)①对于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205 kJ·mol-1,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CH4和H2O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且CH4和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1∶2,故图中a、b、c代表的物质分别为H2O、CH4、H2;温度低于500 ℃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0,说明CO几乎完全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完全,则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大;②起始时=4,设CO2的起始量为a mol,变化量为x mol,则H2的起始量为4a mol,列三段式计算如下:

M点时,n(CH4)=n(H2),即4a-4x=x,整理得x=0.8a,则平衡时CO2、H2、CH4、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a mol、0.8a mol、0.8a mol、1.6a mol,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a+0.8a+0.8a+1.6a) mol=3.4a mol,在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时p= atm,平衡分压p(CO2)=× atm=0.04 atm,平衡常数Kp===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