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提升课时9 电化学中的离子交换膜 练习(含答案)2025秋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提升课时9 电化学中的离子交换膜 练习(含答案)2025秋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13:4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提升课时9 电化学中的离子交换膜
(每小题5分)
1.某改进后的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Zn2++2e-===Zn
乙中的Cu2+通过交换膜移向甲
每消耗1 mol Zn,电路中转移2个e-
该装置可以防止Zn直接与CuSO4反应
2.一种水性电解液Al-PbO2离子选择隔膜电池如图所示{ KOH溶液中,Al3+以[Al(OH)4]-的形式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7 g Al参与反应,有1 mol SO从室2向室1迁移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l-6e-+8OH-===2[Al(OH)4]-
一段时间后,室2溶液浓度一定会减小
电路上转移1 mol电子时,理论上PbO2电极质量净减32 g
3.如下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是电源的负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
随着电解的进行,CuCl2溶液浓度变大
当0.01 mol Fe2O3完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336 mL(标准状况)
4.利用电解法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和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膜可以为质子交换膜
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每转移2 mol e-,阳极室中c(Ca2+)降低1 mol·L-1
5.Co是磁性合金的重要材料,也是维生素重要的组成元素。工业上可用如下装置制取单质Co并获得副产品盐酸(A、B均为离子交换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阴极析出5.9 g Co,则加入0.1 mol Co(OH)2可将溶液恢复至原状态
A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若产品室Δn(HCl)=0.2 mol,则两电解室溶液的质量变化差为|Δm阴极室溶液|-|Δm阳极室溶液|=11.2 g
电解结束后,阳极室溶液的pH值增大
6.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稀H2SO4中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一段时间后,阴极区溶液质量会减少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若阴极只生成0.15 mol CO和0.35 mol HCOOH,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7.双极膜在电渗析中应用广泛,它是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复合而成。双极膜内层为水层,工作时水层中的H2O解离成H+和OH-,并分别通过离子交换膜向两侧发生迁移。下图为NaBr溶液的电渗析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出口2的产物为HBr溶液
出口5的产物为硫酸溶液
Br-可从盐室最终进入阳极液中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8.利用电解可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装置②中a为电源的负极
交换膜可采用质子交换膜
通电一段时间后甲区域的pH增大
装置①中存在:c(Na+)9.(7分)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为原理设计电池(如图所示,a、b电极均为惰性电极),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小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资源。(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1)(1分)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K+穿过阳离子交换膜向________(填“a”或“b”)电极移动。
(2)(2分)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工作室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分)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2 mol电子,此时右侧工作室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1分)(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_(2分) g。
10.(8分)Li-SO2Cl2电池可作为电源电解制备Ni(H2PO2)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Li+SO2Cl2===2LiCl+SO2↑。
回答下列问题:
(1)(3分)Li电极是________(1分)(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分)Li电极与________(填“镍”或“不锈钢”)相连,膜c为________交换膜(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3)(1分)电解一段时间后,Ⅳ室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2分)理论上产品室每获得283.5 g的Ni(H2PO2)2,Li电极的质量减少________ g。
提升课时9 电化学中的离子交换膜
1.D [铜极为正极,铜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Cu2++2e-===Cu,A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甲中的Zn2+通过交换膜移向乙,B错误;锌较活泼,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则每消耗1 mol Zn,电路中转移2NA e-,C错误;该装置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可以防止Zn直接与CuSO4反应,D正确。]
2.B [铝活动性较强,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负极反应为2Al-6e-+8OH-===2[Al(OH)4]-;氧化铅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正极反应为PbO2+2e-+4H++SO===PbSO4+2H2O;则放电过程中室1的钾离子向室2迁移、室3的硫酸根离子向室2迁移;27 g Al(为1 mol)参与反应,室1的钾离子向室2迁移,A错误;一段时间后,室2溶液浓度会变大,C错误;正极反应为PbO2+2e-+4H++SO===PbSO4+2H2O,电路上转移1 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0.5 mol PbO2、同时生成0.5 mol PbSO4,电极质量增加32 g,D错误。]
3.C [根据题图,结合题意知,石墨电极Ⅱ上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O2,故石墨电极Ⅱ是阳极,则b是电源的正极、a是电源的负极,A项正确;石墨电极Ⅱ上H2O放电产生O2和H+:2H2O-4e-===4H++O2↑,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电极Ⅱ附近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显红色,B项正确;电解时,Cu2+在石墨电极Ⅰ上放电生成Cu,左室中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中间室,故CuCl2溶液的浓度减小,C项错误;由Fe2O3+6H+===2Fe3++3H2O和阳极反应式可得Fe2O3~O2,故产生O2的体积是×0.01 mol×22.4 L·mol-1×103 mL·L-1=336 mL,D项正确。]
4.C [通过图示分析C膜只能是阳离子交换膜,A项错误;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项错误;阴极电极不参与反应,故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C项正确;未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浓度,D项错误。]
5.C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为阳极,溶液中水发生氧化反应2H2O-4e-===4H++O2↑,生成的H+穿过A膜进入HCl(aq)产品室,阴极上Co2+发生还原反应Co2++2e-===Co,溶液中Cl-穿过B膜进入HCl(aq)产品室,电解过程总反应为2Co2++2H2O4H++Co+O2↑。由总反应2Co2++2H2O4H++Co+O2↑可知电解过程溶液中H元素质量不变,因此电解质复原不能加入Co(OH)2,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若产品室Δn(HCl)=0.2 mol,则阳极消耗0.1 mol H2O,阳极溶液质量减少0.1 mol×18 g/mol=1.8 g,阴极消耗0.1 mol CoCl2,阴极溶液质量减少0.1 mol×130 g/mol=13 g,因此两电解室溶液的质量变化差为|Δm阴极室溶液|-|Δm阳极室溶液|=13 g-1.8 g=11.2 g,C正确;电解结束后,阳极室中溶剂水减少,硫酸浓度增大,溶液的pH将减小,D错误。]
6.A [进入阴极区的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的质量大于生成的CO、CH4、C2H4的总质量,阴极区溶液质量会增加,A错误;由电荷守恒可知,氢离子由左侧向右侧迁移,故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Pt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C正确;二氧化碳生成CO和HCOOH时,碳元素均由+4价降低为+2价,阴极只生成0.15 mol CO和0.35 mol HCOOH,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0.35 mol)×2=1 mol,D正确。]
7.D [电解时,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溶液中的Na+向阴极移动,与双极膜提供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故出口2的产物为NaOH溶液,A错误;电解时,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溶液中的Br-向阳极移动,与双极膜提供的氢离子结合,故出口4的产物为HBr溶液,钠离子不能通过双极膜,故出口5不是硫酸,B错误;结合选项B,Br-不会从盐室最终进入阳极液中,C错误;电解池阴极处,发生的反应是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水解离成H+和OH-,则在阴极处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正确。]
8.B [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废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亚硫酸钠,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②的右室,CO2在电源右侧电极上反应生成HCOOH,则CO2得电子,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通入装置②的左室,左侧电极上亚硫酸根离子失电子生成硫酸根离子,则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池总反应式为SO+CO2+H2OHCOOH+SO。由分析可知,装置②的左室为阳极,则a为电源的正极,A错误;B.由图可知,乙室中CO2转化为HCOOH,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需要结合H+,则交换膜可采用质子交换膜,B正确;装置②的甲室为阳极室,SO转化SO,电极方程式为H2O+SO-2e-===SO+2H+,甲室H+浓度增大,pH减小,C错误;装置①中溶液为碱性的,则c(H+)c(HCO)+2c(SO),D错误。]
9.(1)b (2)4H2O+2NO2+8e-===N2+8OH- (3)变小
(4)增大 9.4
解析 (1)根据方程式分析氨气中氮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负极,则a为负极,b为正极,电池工作时,根据原电池“同性相吸”,则电解质溶液中的K+穿过阳离子交换膜向b电极移动。(2)b电极是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变为氮气,则电极反应式为4H2O+2NO2+8e-===N2+8OH-。(3)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则左侧工作室溶液的pH变小。(4)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2 mol电子,此时左侧有0.2 mol钾离子进入到右侧,0.05 mol二氧化氮消耗,生成0.025氮气,因此右侧工作室溶液的质量将增大0.2 mol×39 g·mol-1+0.05 mol×46 g·mol-1-0.025 mol×28 g·mol-1=9.4 g。
10.(1)负极 SO2Cl2+2e-===2Cl-+SO2↑
(2)不锈钢 阳离子 (3)增大 (4)21
解析 图中图1电池为原电池,图2为电解池。在原电池中,Li电极为负极,C电极为正极;电解池中,因为要在产品室中获得Ni(H2PO2)2,所以镍电极为阳极,不锈钢电极为阴极。Ni2+透过膜a进入产品室,则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Ⅲ室中的H2PO透过膜b进入产品室,则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Ⅲ室中的Na+透过膜c进入Ⅳ室,则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1)Li电极是负极;C电极(正极)上,SOCl2获得电子生成SO2和Cl-,电极反应为SO2Cl2+2e-===2Cl-+SO2↑。(2)因为镍电极为阳极,不锈钢电极为阴极,则Li电极与不锈钢相连,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3)Ⅳ室中,H2O得电子生成H2和OH-,Na+从Ⅲ室进入Ⅳ室,则电解一段时间后,Ⅳ室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将增大。(4)283.5 g Ni(H2PO2)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则线路中转移电子3 mol,Li电极上失电子的Li为3 mol,质量减少3 mol×7 g/mol=2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