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课时)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课时)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1 17: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课时)
学案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叙述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初期
1919
年5
月4
日至6
月初
北京
青年学生
后期
1919
年6
月初开始
上海
工人阶级
(3)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材互补]
五四运动的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岳麓版)
[教材互补]
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思想作用:青年学生和先进知识分子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办学校,组织工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时代标志: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人教版)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广泛流传。②阶级基础: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③外部条件:国际上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3)主要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4)意义: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
(1)时间:1922年。
(2)内容
最高革命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提出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关键点拨]
从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看,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共二大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五四运动
材料 1919年6月1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思考 五四运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成果:北京政府罢免了卖国贼曹汝霖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关键:前期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后期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并迫使北洋军阀作出让步。
探究点2 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纲领
材料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一大纲领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纲领
思考 结合材料指出,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中共二大根据什么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么?
答案 差别:一大的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依据:中国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说明:二大所制定的目标更切合当时实际,这种差别是党在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的具体体现。
二、国民革命
历史叙述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①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潮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②可能性: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2)建立:1924
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易混易错]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属于党内合作。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员要保持自己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因而又不属于两党合并。
2.国民革命运动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过程:1926
年7
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
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3)结果: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
(4)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②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深度点拨]
虽然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但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国民革命
材料 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如同狂风暴雨冲击着旧世界,国民革命军犹如秋风扫落叶般撼动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一 国民革命宣传标语      图二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简图
思考 (1)A城属于北伐战争的什么战场?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北伐战争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
(2)为什么说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湖北战场。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最主要功绩:歼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部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2)虽然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但由于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3)客观原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原因: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课堂小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原来如此》)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A.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背景,1
( http: / / www.21cnjy.com )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是,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北洋政府在抗争无果的情况下,准备接受。这一消息传到中国,立刻激发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结合材料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可知指的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作为图片资料,下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金田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D
解析 从图片信息“天安门”“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可知是五四运动,故选D。
3.下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四幅对联中,哪一幅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  )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答案 D
解析 在全国人民的斗争下,北洋军阀政府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迫罢黜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学生相继复课,商店相继开门营业,D项反映出了这一点。
4.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 C
解析 B项是中共一大提出的,D项是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大提出的,A、C两项都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最低纲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故选C项。
5.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斗争对象是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阀、帝国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国民革命期间的北伐战争。A项斗争对象是清政府;B项斗争对象是国民党;D项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6年广州出版的《商报》上载:“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为国保民之革命军。”他们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B.北伐军胜利进军
C.武昌起义爆发
D.太平军北伐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知,《商报》记载了1926年对一支军队的评价。A项应在1927年,C、D两项均是民国以前的事件,与材料不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基础达标]
1.下图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1860

B.1898

C.1919

D.1948

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山东省”这一关键信息。漫画体现的是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操纵会议将中国山东问题玩弄于股掌之上。故选C项。
2.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运动”是(  )
A.禁烟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 B
解析 由“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可知是五四运动。
3.1919年6月9日,陈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答案 B
解析 《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由此可以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民主精神。
4.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 A
解析 由“南湖”“画船”“搏出新天地”等关键词可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
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新型政党的领导
答案 D
解析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政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6.下图是陈鹏同学拍摄的照片《国民党一大旧址》,同学们就这张照片进行讨论,有以下评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这次会议召开于1924年初的广州
B.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
C.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三民主义的终结
D.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
答案 C
解析 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初在广州召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阐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故C项错误。
7.右图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图片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B.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D.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图片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理解能力,北洋军阀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
8.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A在中国历史上,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B对应中国共产党的工农联盟策略;C只是国民革命运动的前提;D是从推动政治近代化的角度而言,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D。
9.1924年,孙中山曾说:“从前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的关键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唤醒民众进行国民革命
答案 D
解析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主张唤醒民众进行国民革命,故D项正确。
10.1927

7月24
日,宋庆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宋庆龄所指的人是(  )
A.蒋介石、陈独秀
B.汪精卫、陈独秀
C.蒋介石、汪精卫
D.蒋介石、董必武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发生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据“走上歧途”等信息可知应选C项。
[能力提升]
11.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答案 A
解析 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选A项。
12.《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答案 B
解析 “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较早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是指如果中国共产党较早地意识到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本质,及早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革命力量,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更有益处,所以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A、C两项材料中未体现。
13.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并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D项正确。
14.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取得成功
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解释
D.共产国际对两党合作的推动作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D项是外部条件,可排除;A项是错误的,当时工人运动是“失败”的;C项不是条件;所以只有B项符合。
15.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
766
8
144
38
150
4
120
1
153
284
1
342
270
000
1927年6月
700
000
8
144
451
740
2
502
600
382
617
284
360
245
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答案 C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1926年6月”、“1927年6月”,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在1927年10月,与表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B两项;1927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民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才会呈现出湖南、湖北、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故选C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商界及学界的人何以不起来反对军阀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他们在专制政权下作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忽然要他们起来做国家的主人翁,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要在海洋的大波涛之中去游泳,势非淹死不可。——《中国近代史大纲》
材料二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民国时期的政党在社会结构中真正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通史》
材料三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工商界及学界”起来进行反抗的表现是什么?是否真的被“淹死”?结果如何?
(2)中共成立后,为“扭转乾坤”制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影响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 (1)表现:五四运动。没有。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发展: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影响: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到来。
(4)五四运动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中共成立后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在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当时革命的国民党成为合作对象;孙中山在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认识到必须联合中共,最终促成国共合作。
解析 第(1)问,先判断出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运动,然后回答其意义。第(2)问,第一小问回答中国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目标,第二小问从革命面貌改变回答。第(3)问,回答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第(4)问,回答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国民大革命之间的必然联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