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单调性 教学设计(含评价+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3.1.2 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单调性 教学设计(含评价+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6 08: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单调性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形成一种图文并茂、声像同步、人机交互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单位课时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建立一种多媒体、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这种教学示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应用这一性质可以解决各类基本函数以及复合函数的值域、图象和解不等式等问题。在高考中要求能利用函数的图象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能应用概念证明函数在某区间上的单调性。这就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函数单调性,并会定量刻划单调性概念。本节课就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设的概念课。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函数图象的认识较丰富,本节内容借助各类函数实例和图象,完成概念的定量刻划过程,体现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刻划的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教学目标:
1.(1)初步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2)掌握判断和证明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2.在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推导证明的过程中,
通过多媒体演示,观察
发现异同点,寻找规律,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3.(1)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猜想----推理----证明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揭示函数单调性实质的同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和证明复合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领会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实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媒体的使用:可以借助powerpoint、从形象、动态的演示入手,使学生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也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引导式。通过微课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
复合函数的定义
设y=f(u)的定义域为A,u=g(x)的值域为B,若AB,则y关于x函数的y=f[g(x)]叫做函数f与g的复合函数,u叫中间量.
函数的单调区间
1.一次函数y=kx+b(k≠0).
解 当k>0时,(-∞,+∞)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当k<0时,(-∞,+∞)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2.反比例函数y=(k≠0).
解 当k>0时,(-∞,0)和(0,+∞)都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减区间,当k<0时,(-∞,0)和(0,+∞)都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3.二次函数y=ax2+bx+c(a≠0).
解 当a>1时(-∞,-)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它的单调增区间;当a<1时(-∞,-)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它的单调减区间;
4.指数函数y=(a>0,a≠1).?
解 当a>1时,(-∞,+∞)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当0<a<1时,(-∞,+∞)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5.对数函数y=logax(a>0,a≠1).
解 当a>1时,(0,+∞)是这个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当0<a<1时,(0,+∞)是它的单调减区间.
三、复合函数单调性相关定理
引理1 :已知函数y=f[g(x)].若u=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其值域为(c,d),又函数y=f(u)在区间(c,d)上是增函数,那么,原复合函数y=f[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
证明: 在区间(a,b)内任取两个数x1,x2,使a<x1<x2<b.
因为u=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所以g(x1)<g(x2),记u1=g(x1),u2=g(x2)即u1<u2,且u1,u2∈(c,d).
因为函数y=f(u)在区间(c,d)上是增函数,所以f(u1)<f(u2),即f[g(x1)]<f[f(x2)],
故函数y=f[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
引理2:已知函数y=f[g(x)].若u=g(x)在区间(a,b)上是减函数,其值域为(c,d),又函数y=f(u)在区间(c,d)上是减函数,那么,复合函数y=f[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
证明 在区间(a,b)内任取两个数x1,x2,使a<x1<x2<b.
因为函数u=g(x)在区间(a,b)上是减函数,所以g(x1)>g(x2),记u1=g(x1),u2=g(x2)即u1>u2,且u1,u2∈(c,d).
因为函数y=f(u)在区间(c,d)上是减函数,所以f(u1)<f(u2),即f[g(x1)]<f[f(x2)],故函数y=f[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
规律:当两个函数的单调性相同时,其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当两个函数的单调性不同时,其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即我们所说的“同增异减”规律。
四、例题讲解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y=log4(x2-4x+3)
解法一:设 y=log4u,u=x2-4x+3.由
u>0,
u=x2-4x+3,
解得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x<1或x>3.
当x∈(-∞,1)时,u=x2-4x+3为减函数,而y=log4u为增函数,所以(-∞,1)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减区间;当x∈(3,±∞)时,u=x2-4x+3为增函数y=log4u为增函数,所以,(3,+∞)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解法二:u=x2-4x+3=(x-2)2-1,
x>3或x<1,(复合函数定义域)
x<2 (u减)
解得x<1.所以x∈(-∞,1)时,函数u单调递减.
由于y=log4u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所以由引理知:u=(x-2)2-1的单调性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一致,所以(-∞,1)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下面我们求一下复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u=x2-4x+3=(x-2)2-1,
x>3或x<1,(复合函数定义域)
x>2 (u增)
解得x>3.所以(3,+∞)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例2. 求下列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
y=log (2x-x2)
解:设 y=logu,u=2x-x2.
得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
由于y=logu在定义域(0,+∞)内是减函数,所以,原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与二次函数u=2x-x2的单调性正好相反.
易知u=2x-x2=-(x-1)2+1在x≤1时单调增.由
(复合函数定义域)
x≤1,(u增)
解得0<x≤1,所以(0,1]是原复合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又u=-(x-1)2+1在x≥1时单调减,由
x<2, (复合函数定义域)
x≥1, (u减)
解得1≤x<2,所以1,2)是原复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求y=的单调区间.
解: 设y=,u=7-6x-x2,由
u≥0,
u=7-6x-x2
解得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7≤x≤1.
因为y=在定义域[0+∞]内是增函数,所以由引理知,原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与二次函数u=-x2-6x+7的单调性相同.
易知u=-x2-6x+7=-(x+3)2+16在x≤-3时单调增加。由
-7≤x≤1,(复合函数定义域)
x≤-3,(u增)
解得-7≤x≤-3.所以-7,3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易知u=-x2-6x+7=-(x+3)2+16在x≥-3时单调减,由
-7≤x≤1 (复合函数定义域)
x≥-3, (u减)
解得-3≤x≤1,所以[-3,1]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例4. 求y=的单调区间.
解 : 设y=.由
u∈R,
u=x2-2x-1,
解得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x∈R.
因为y=在定义域R内为减函数,所以由引理知,二次函数u=x2-2x-1的单调性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相反.
易知,u=x2-2x-1=(x-1)2-2在x≤1时单调减,由
x∈R, (复合函数定义域)
x≤1, (u减)
解得x≤1.所以(-∞,1]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同理[1,+∞)是复合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注意:单调区间必须是定义域的子集,当我们求单调区间时,必须先求出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另外,咱们刚刚学习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按要求做,不要跳步.
教学评价设计:
这一环节在课堂练习中体现,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实时反馈,通过练习测试能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及时掌控到第一手数据,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有效的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基本初等函数单调性的回顾
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形成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概念的理解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概念的应用
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