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认识算法”教学设计
年级 五年级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算法
课名 第 3 课:认识算法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2 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结合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说明。 2.结合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总结算法的特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 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身边的算法为载体,帮助学习者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 2. 将教学内容的要点串起来,让有关思维方式具体地显现在其中,而不是抽象概念在先,再用例子来解释,更不宜只用抽象的语言解释抽象的概念。 3. 结合数学或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习者一同总结算法的五个特征,能够进一步理解算法特征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学习者的信息意识。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联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算法,如同学们在数学中求解应用题、在家做饭整理东西的流程、预约参观博物馆的流程等,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知学习方面,(1)对于“神奇的算法 ”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简单的算法问题,让学习者理解算法其实无处不在,算法本质上就是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2)对于“算法的特征 ”的知识内容,要结合书上的案例和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习者在探究中总结出来算法的五个特征,并且能够深入理解这五个特征的具体含义。 在“项目探究 ”方面,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对第一个案例“计算科普试验田面积 ”进行探究分析,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然后再计算科普试验田面积。在第二个案例“ 向日葵种植问题 ”中,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文字描述,总结成简单的自然语言描述向日葵种植的步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补充内容
补充知识来源(提供网站链接或按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基本功能说明
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
探究项目:计算科普试验田面积 4.可以推导出来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5.可以算出来试验田的面积= 2400 平方米。
探究项目:向日葵种植问题 第 1 步:挑选出颗粒饱满、健康的向日葵种子,将种子用温水浸泡。 第 2 步:将土壤整地深翻,施入腐熟基肥。将种子均匀播撒到土壤中, 3-5 天后发芽出苗。 第 3 步: 向日葵苗长到 20 厘米时移栽。 第 4 步:每 7-10 天添加一次肥料。 第 5 步:观察、记录向日葵的生长情况。
五、操作练习答案
一、知识检测 1.A 2.C 3.B 4.判断题 (1)X;(2)X ;(3)X ; (4)X
二、技能操练 参考: 其中一种解法:
第 1 步:老者带羊过河,让狼和 白菜在一起,这样狼不会吃白菜,羊也很安全。 第 2 步:老者空手返回对岸,把狼带过去,这样狼和羊在同一岸了。 第 3 步:因为狼和羊在同一岸了,所以老者要带羊返回到对岸,同时将白菜带过来,这时,狼和白菜是在同一岸,羊单独在对岸。 第 4 步: 老者返回对岸,将羊带到对岸。这样农夫就安全地过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