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测试“过山车” 提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8 测试“过山车” 提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2 16: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提优训练
3.8测试“过山车”
测试“过山车”时,要用科学的方法,像专业检测员那样,观察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看看它的位置如何变化、路线是否有趣、速度是快是慢。
科学观念提优
1.在描述小球停止时的位置时,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描述小球位置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测量距离。
2.将小球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松手,小球会开始_____________(填“滚动”或“滑动”)。
3.“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变,起点越_____________,小球运动的速度越_____________。
4.测试“过山车”时,不能作为评价“过山车”好坏依据的是( )。
A.小球是否会滚出轨道
B.小球滚动时间的长短
C.“过山车”的大小
5.当小球沿着搭建的“过山车”轨道运动时,可以看到小球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有时快,有时慢
6.要准确测量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时间,应该( )。
A只测一次,取测量值
B.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C.测量两次,取较大值
7.小春测试自制的“过山车”时,发现小球运动到一半停了下来,下列改进方法中没有效果的是( )。
A.换上更光滑的轨道
B.将轨道的起点垫高
C.换更大的小球
8.测试“过山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一处轨道连接断开了,但是小球能飞过去,就不用改进
B.发现小球速度有点慢,测试时将小球从空中落到起点位置降低
C.发现小球速度有点慢,将“过山车”起点位置加高,使坡度变大
实践探究提优
9.如图所示是小春在家制作的“过山车”,现在对该“过山车”进行测试。请你根据“过山车”的测试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春在家里找到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球,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模拟“小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小车”在“过山车”上运动得更快些,可以( )。
A.增加①处高度
B.增加④处高度
C.多加2个弯道
(3)经过测量,小春的“过山车”轨道长度为180厘米,测试时小球从③点冲出轨道,但“过山车”依旧稳固。根据测试结果,请对小春的“过山车”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达到评价指标的在表格中打“√”,未达到的打“×”)
“过山车”全长在2米以上 ( )
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 )
小球能通过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 )
与同学合作完成 ( )
科学思维提优
10. 新考法-回环轨道上的过山车:材料一:过山车是一个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列车沿蜿蜒轨道行进的设备。开始运行时,过山车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到达轨道的最高点,但从第一次下落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
材料二:过山车运动到回环轨道的底部时,离心力与重力的方向一致,此时游客感觉到身体特别沉重;沿回环向上运动时,游客会感到离心力将自己向座位方向挤压;到回环顶部,乘客完全倒过来,重力想把过山车拉下去,但此时离心力比重力更大,足以保持车辆在轨道上运动,使过山车不会掉下来。
阅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工程师在设计初期需要通过测试和实验来验证过山车的可行性,如果发现过山车依靠重力和惯性无法走完全程,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设计过山车时,下列因素中必须考虑的是( )。
A.整体结构一定要安全稳固
B.颜色一定要漂亮
C.轨道设计一定要刺激
(3)过山车在回环轨道顶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掉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山车速度慢
B.离心力比重力大
C.重力不起作用了
参考答案
1.起点 软尺(或细绳) [解析]在测试“过山车”时,以起点为中心来描述小球位置;测量小球与轨道上某点的距离需要用软尺(软尺可贴合轨道测量),也可以用细绳贴合轨道后再用刻度尺测量细绳长度。
2.滚动[解析]小球是球形,在轨道上会围绕自身圆心转动着前进,这种运动方式是滚动。
3.高 快[解析]“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变时,起点越高,小球初始的重力势能越大,向下滚动的过程中转化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4.C[解析]A选项小球是否会滚出轨道,体现了“过山车”轨道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让小球顺利运行;B选项小球滚动时间长短能反映小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快慢等情况。C选项,“过山车”的大小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情况,如是否能顺利运行、运动快慢等并无直接关联,不能作为评价“过山车”好坏的依据,所以选C。
5.C[解析]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时,遇到上坡速度会减慢,遇到下坡速度会加快,所以运动速度有时快、有时慢,选C。
6.B[解析]只测一次,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不准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测量两次取较大值,不能有效减小误差,所以应测量多次,取平均值。选B。
7. C [解析]A选项,换上更光滑的轨道,可减小摩擦力,让小球更容易运动;B选项,将轨道的起点垫高,能增加小球初始的重力势能,使其有更多能量进行运动;C选项,换更大的小球,其质量增大,但在这种情境下并不能直接解决小球运动到一半停下来的问题,同时可能会导致小球更容易脱离轨道。所以选C。
8.C[解析]A选项,发现轨道连接断开,即使小球能飞过去,也存在安全隐患且不符合轨道设计要求,需要改进;B选项,小球速度有点慢,将小球从空中落到起点位置降低,会降低小球初始速度,是错误的改进方法;C选项,发现小球速度慢,把“过山车”起点位置加高,坡度变大,小球下滑速度会更快,所以选C。
9.(1)小球:小球在轨道上更容易滚动,能更好地模拟“小车”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解析]小球形状规则,在轨道上滚动时摩擦力相对较小,能较为顺畅地沿着轨道运动,相比小木块更适合模拟“小车”在“过山车”上的运动。
(2)A [解析]A选项,增加①处高度,能增大小球初始的重力势能,向下滚动时转化的动能更多,速度会更快,该选项正确。B选项,增加④处高度,对小球从起点开始的初始速度影响不大;C选项,多加2个弯道会增加小球运动的阻碍,使其速度减慢。所以选A。
(3)× √ × × [解析]已知轨道长度为180厘米,即1.8米,未达到2米以上,所以“过山车”全长在2米以上,这一项为×;从图中可看出轨道有不同走向,可推测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以该项为√;小球从③点冲出轨道,说明小球不能通过全部轨道,该项为×;这个“过山车”是小春在家里制作的,没有和同学合作,该项为×。
10.(1)轨道坡度设置不合理(如坡度太小,无法提供足够动力使过山车依靠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走完全程),轨道摩擦力过大(消耗过多能量),轨道的高度差不够(初始重力势能不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A [解析]A选项,整体结构安全稳固是设计过山车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必须保证。B选项,颜色漂亮与否对过山车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没有实质影响,不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C选项,轨道设计要刺激是从体验角度出发,但相比之下,安全稳固才是最根本的。所以选A。
(3)B [解析]A选项,过山车在回环轨道顶部速度并不慢,且速度慢会使过山车更容易掉下来,所以该选项错误。B选项,在回环轨道顶部,过山车高速运动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当离心力比重力大时,能保持过山车在轨道上,不会掉下来,该选项正确。C选项,在回环轨道顶部,重力依然存在并起作用,该选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