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张PPT。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有关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的等式叫做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的解的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方程的解;_____________过程,叫做解方程.含有未知数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求方程解的知识点1 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B ②③⑤ ①④⑤ ±2 知识点2 方程的解的概念 5.(3分)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是( )
A.3x-2=2x B.4x-1=3
C.2x+1=x-1 D.x-4=0
6.(3分)方程x-1=1的解是( )
A.x=-1 B.x=0
C.x=1 D.x=2
7.(3分)解为x=2的方程是( )
A.2x=6 B.(x-3)(x+2)=0
C.x2=3 D.3x-6=0
8.(3分)(2014·娄底)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5=0的解是x=2,则a的值是____.CDD1知识点3 根据条件列方程 9.(4分)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40元,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
A.40%x·80%=240
B.(1+40%)x·80%=240
C.240×40%×80%=x
D.40%x=240×80%
10.(4分)甲、乙两人分别用20元和10元买了一本同样的书,结果营业员找给甲的零钱是找给乙的零钱的6倍,求这本书的价格.(只列方程不解)
设这本书的价格为x,列方程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0-x=6(10-x)11.(8分)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x的20%与10的差的一半等于-2;(2)某数与2的差的绝对值加上1等2.
解:|x-2|+1=2课件12张PPT。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等式的基本性质同一个数 b±c 同一个数 同一个不为0的数 bc 知识点1 等式的性质 A D 3.(8分)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得结果仍为等式:
(1)若x+5=3,则x=3+____________;
(2)若2x=6-3x,则2x+____=6;
(3)若0.2x=1,则x=____;
(4)若-2x=8,则x=_______.(-5)3x5-44.(12分)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的是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若2x+7=10,则2x=10-7;
解: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7
(2)若5x=4x+13,则5x-4x=13;
解: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4x(3)若-3x=-18,则x=____;6(4)若3(x-2)=-6,则x-2=_______,∴x=____.
解: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20知识点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12分)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
(1)8+x=-5;
解:x=-13
(2)-3x+7=1;
解:x=2解:y=-24B B C A C C -5 +3n 18 1 3-2x或-2x+3 解:x=1解:x=-9解:a=-16课件13张PPT。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移项、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____________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一定要____________.
2.移项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
3.方程中含有括号时,解方程过程中把括号去掉的过程叫做_________.方法与整式加减中的去括号规律类似: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________;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________.改变符号改变符号等式的性质1去括号相同相反知识点1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4分)下列各式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由3y-7-2x得2x-7-3y
B.由3x-6=2x+4得3x-6=4+2x
C.由5x=4x+8得5x-4x=8
D.由x+6=3x-2得3x-2=x+6
2.(4分)下列方程变形中,移项正确的是( )
A.从8+x=12得x=12+8
B.从5x+8=4x得5x-4x=8
C.从10x-2=4+2x得10x-2x=4+2
D.从2x=3x-5得2x-3x=5CCD B 5.(12分)解下列方程:
(1)3x-4=5-6x;
解:x=1
(2)3x-2=5x-6;
解:x=2(4)8y-3=5y+3.
解:y=2知识点2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6.(4分)对于方程5(3-2x)-12(5-2x)=-17,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15-10x-60-24x=-17
B.15-10x-60+24x=-17
C.15-2x-60+24x=-17
D.15-10x-60+24=-17BC 8.(6分)解方程:
3-(2x-3)=2(x+3).
解:x=0A 10.在解方程3(x-1)-2(2x+3)=6时,去括号正确的是( )
A.3x-1-4x+3=6
B.3x-3-4x-6=6
C.3x+1-4x-3=6
D.3x-1+4x-3=6
11.解方程(3x+2)+2[(x-1)-(2x+1)]=6,得x等于( )
A.2 B.4 C.6 D.8BD12.方程2x-7=5x+2的解是_____________.
13.若4m-9与3m-5互为相反数,则m2-2m+1的值为____.x=-3115.(12分)解方程:
(1)3x-2=5x+6;
解:x=-4
(2)3x-7(x-1)=3-2(x+3);
解:x=5解:x=55解:错在第①步,正确的解法为:去括号得x+1-2x+2=1-3x,移项,得x-2x+3x=1-2-1.合并同类项得2x=-2,系数化为1,得x=-117.(10分)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七年级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七年级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解:设七年级有x人参加了搬砖,则其他年级有(65-x)人参加搬砖,根据题意,得6x+8(65-x)=400,解得x=60.答:七年级有60人参加搬砖.【综合应用】
18.(12分)为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规定每户每月不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价为1.5元/吨,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价为2.5元/吨.该市小明家5月份用水12吨,交水费20元.请问:该市规定的月用水标准量是多少吨?
解:因为1.5×12=18<20,所以小明家5月份用水量已超标.设该市规定的每户月标准用水量为x吨,则超标部分为(12-x)吨,依题意得1.5x+2.5(12-x)=20.解得x=10.答:该市规定的月用水标准量为10吨课件12张PPT。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___________,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应加括号;如果分母中有小数,首先要化小数为_____,去分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1)去分母,(2)_______,(3)移项,(4)合并同类项,(5)____________.但并不是解每一个方程都需要这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并非固定不变,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确定恰当的步骤,灵活解方程.最小公倍数整数等式性质2去括号系数化为1知识点1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C D 解:x=2解:x=1知识点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B ①⑤ 分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性质2 去括号法则 移项 等式性质1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等式性质2 C A 2 5 1 解:x=714.(10分)小明沿公路前进,对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吗?”司机回答说:“10分钟前我超过一辆自行车.”小明又问:“你的车速是多少?”司机回答:“75千米/小时.”小明又继续走了20分钟就遇到了这辆自行车,小明估计自己步行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这样小明就算出了这辆自行车的速度.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课件16张PPT。5.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1.等体积变形:即物体的外形或形态发生变化,但变化前后的体积_________,利用变化前的体积=变化后的体积列方程求解.
2.等长变形:如一根铁丝围成不同的图形,形状面积发生变化但周长_________,利用变化前的周长=变化后的周长列方程求解.
3.注意单位要统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与实际相符合,不符合实际的答案应舍去或此问题无解.不变不变知识点1 等积变形问题 A C 3.(4分)如图,小明从一个正方形的纸片上剪下一个宽为6 cm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纸片上剪下一条宽为8 cm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则原正方形的边长是( )
A.20 cm
B.24 cm
C.48 cm
D.144 cm B4.(8分)将内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的水(未知水位高度)倒入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80厘米的长方体铁盒中,刚好倒满,求圆柱形水桶内水的高度.(π取3.14)知识点2 等长变形问题 5.(4分)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24、宽12的长方形,若将它改制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81 B.18
C.324 D.326
6.(4分)用一根小铁丝围成一个三条边都为24 cm的三角形,如果将它改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A.24 cm B.18 cm
C.12 cm D.9 cmCB7.(4分)如图所示是用铁丝围成的一个梯形,将其改成一个长和宽比为2∶1的长方形,那么该长方形的长为____,宽为_______.115.58.(8分)用长为10 m的铁丝沿墙围成一个长方形(墙的一面为长方形的长,不用铁丝),长方形的长比宽长1 m,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宽为x m,长为(x+1)m,根据题意,得2x+(x+1)=10.解方程,得x=3.所以x+1=4(m).故长方形的面积为:3×4=12(m2).答:长方形的面积为12 m2.9.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内部呈圆柱形的容器,内部底面积分别为80 cm2,100 cm2,且甲容器装满水,乙容器是空的.若将甲中的水全部倒入乙中,则乙中的水位高度比原先甲的水位高度低了8 cm,甲的容积为( )CA.1 280 cm3
B.2 560 cm3
C.3 200 cm3
D.4 000 cm3C B 12.已知一梯形的高为8 cm,上底长为14 cm,下底长比上底长的2倍少6 cm,若把这个梯形改成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cm.4813.图1是边长为30 cm的正方形纸板,裁掉阴影后将其折叠成图2所示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_cm3.100014.用直径为40 mm的圆钢1 m,拉成直径为4 mm的钢丝,则钢丝的长为_______m.
15.某道路一侧原有路灯106盏,相邻两盏灯的距离为36米,现计划全部更换为新型的节能灯,且相邻两盏灯的距离变为70米,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______盏.1005516.(10分)用两根等长的铁丝,分别绕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比圆的半径长2(π-2)米,求这两根等长的铁丝的长度,并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的面积大?
解:设圆的半径为r,则2πr=4(r+2π-4),解得r=4.则圆的面积为π·42=16π,正方形面积4π2,16π>4π·π=4π2,∴圆的面积较大.【综合应用】
18.(12分)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____cm,放入一个大球水面升高____cm;
(2)如果要使水面上升到50 cm,应放入大球、小球各多少个?23解:(1)由图可知:放入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水面升高32-26=6(cm),则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2 cm.由图可知:放入两个体积相同的大球水面升高32-26=6(cm),则放入一个大球水面升高3 cm
(2)设应放入x个大球,则应放入(10-x)个小球.由题意,得3x+2(10-x)=50-26.解得x=4,10-x=6(个).答:应放入4个大球,6个小球.课件11张PPT。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成本价或进价 利润 利润率 知识点1 进价、售价、利润之间的关系 1.(4分)甲商品进价1 000元,按标价1 200元的8.5折出售,乙商品进价为400元,按标价600元的7.5折出售,则甲、乙两商品的利润( )
A.甲高 B.乙高
C.一样高 D.无法比较
2.(4分)一种商品进价为60元,为获取20%的利润,该商品的售价应为_______元.
3.(4分)一套运动装标价200元,按标价的8折销售,则这套运动装的实际售价为_______元.B72160知识点2 打折销售问题 4.(4分)某商店销售一批服装,每件售价150元,可获利25%,求这种服装的成本价.设这种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则得到方程( )
A.x=150×25%
B.25%·x=150
C.x(1+25%)=150
D.150-x=25%
5.(4分)(2014·枣庄)某商场购进一批服装,每件进价为200元,由于换季滞销,商场决定将这种服装按标价的六折销售,若打折后每件服装仍能获利20%,则该服装标价是( )
A.350元 B.400元
C.450元 D.500元CB6.(4分)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40元.设这种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40%×80%=20
B.x(1+40%)×80%=240
C.240×40%×80%=x
D.x·40%=240×80%
7.(4分)某商店一套服装的进价为200元,若按标价的80%销售可获利72元,则该服装的标价为______元.
8.(4分)某商场的老板销售一种商品,他要以不低于20%的利润才能出售,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他以高出进价80%的价格标价.若你想买下标价为360元的这种商品,最多降价_______元时商店老板才能出售.B3401209.(8分)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解:设甲服装的成本是x元,则乙服装的成本是(500-x)元,根据题意,得90%(1+50%)x+90%(500-x)(1+40%)=500+157.解得x=300.所以乙服装的成本是500-300=200(元).答: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分别为300元、200元10.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 000元,出售时的标价为1 5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少可打( )
A.6折 B.7折 C.8折 D.9折
11.某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③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王林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王林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相同的商品,则应付款( )
A.288元 B.332元
C.288元或316元 D.332元或363元BC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购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同学第一次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_______元.20413.(10分)某商场因换季准备处理一批羊绒衫,若每件羊绒衫按标价的六折出售将亏110元,若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每件将赚70元.每件羊绒衫的标价是多少元?进价是多少元?
解:设每件羊绒衫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0.6x+110=0.8x-70,解得x=900,所以进价为900×0.6+110=650(元),因此,该羊绒衫每件的标价为900元,进价为650元14.(12分)某工厂出售一种产品,其成本价为每件28元,如果直接由厂家门市部出售,每件产品售价是35元,每月还要支付其他费用2 100元;如果委托商店销售,那么出厂价为每件32元.
(1)求这两种销售方式下,每月销售多少件时,所得利润相等?
(2)若每月销售量达1 000件时,采用哪种销售方式获利较多?
解:(1)设售出x件时,两种方式的销售利润相等.由题意,得(35-28)x-2 100=(32-28)x,解得x=700.答:每月销售700件时,所得利润相等 (2)当x=1 000时,方式一的利润是(35-28)×1 000-2 100=4 900(元);方式二的利润是(32-28)×1 000=4 000(元),所以按厂家直销方式获利较多【综合应用】
15.(14分)圣豪购物超市“十一”期间搞促销,一次性购物不超过200元不优惠;超过200元,但不超过500元,按九折优惠;超过500元,超过部分按八折优惠,其中的500元仍按九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用了134元和466元.问:
(1)此人两次购物,若物品不打折,值多少钱?
(2)此人两次购物共节省多少钱?
(3)若将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一次购买相同的物品,是否更节省?说明理由.
解:(1)因为200×0.9=180>134,所以购134元的商品未优惠.又500×0.9=450<466,故购466元的商品有两项优惠.设其售价为x元,依题意得500×0.9+(x-500)×0.8=466.解得x=520.故如果不打折,则分别值134元和520元,共值654元 (2)节省654-(134+466)=54(元) (3)是654元的商品优惠价为500×0.9+(654-500)×0.8=573.2(元).可节省(134+466)-573.2=26.8(元).若一次购买相同的商品,则合起来购买更节省,节省26.8元课件13张PPT。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1.由“和”“差”“倍”“分”“大”“小”“快”“慢”等关键词切入某些基本公式,从变化的关系中寻求不变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2.当问题中的未知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量设为未知数,如:比例调配问题.
3.总量等于各分量的____.和知识点1 数量分配问题 1.(3分)某班分两组去两处植树,第一组22人,第二组26人.现第一组在植树中遇到困难,需第二组支援.问第二组调多少人去第一组才能使第一组的人数是第二组的2倍?设抽调x人,则可列方程( )
A.22+x=2(26-x) B.22+x=2×26
C.2(22+x)=26-x D.22=2(26-x)
2.(3分)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设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2x=18(26-x) B.18x=12(26-x)
C.2×12x=18(26-x) D.2×18x=12(26-x)AC3.(8分)红星服装厂生产某种型号的学生服装,已知每3米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件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米布料生产这批学生服装,那么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或裤子恰好配套?一共能生产多少套?
解:设用x米布料生产上衣,依题意,得2x=3(600-x),解得x=360.则600-x=240,360÷3×2=240(套).答略知识点2 数字问题 48 知识点3 其他问题 D 16 C B 11.某校语文、数学两个课外小组共90人,语文、数学两个小组人数之比为5∶4,则语文组有____人,数学组有____人.
12.父亲今年40岁,儿子今年12岁,再过____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
13.光明中学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甲、乙两班共捐款425元,已知甲班有50人,乙班比甲班少5人,而乙班比甲班平均每人多捐1元,则乙班平均每人捐款____元.504016514.(8分)某配件厂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产品,改进技术后,工作效率提高20%,这样不仅提前5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并且比原计划多生产了48件产品,求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件产品?15.(8分)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
解:设应安排x天精加工,则有(15-x)天粗加工.依题意得6x+16(15-x)=140.∴x=10.
答:10天精加工,5天粗加工16.(12分)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 000元,甲、乙两人经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
(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该合同?为什么?
(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综合应用】
17.(12分)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每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每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求:
(1)七年级有多少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若租用同一种车,要使每位同学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解:(1)设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x辆,根据题意,得45x+15=60(x-1).解得x=5,所以45x+15=240.因此,七年级有240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5辆 (2)全部租用45座客车所需租金为220×(5+1)=1 320(元),全部租用60座客车所需租金为300×(5-1)=1 200(元).因为1 320>1 200,所以租用60座客车更合算课件13张PPT。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1.相遇问题:甲、乙两人自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有:甲走路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及问题:甲、乙两人自A,B两地同向而行,甲追上乙时:甲走路程-__________=A,B两地的距离.
3.航行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
(1)顺水船速=静水船速+_______;
(2)逆水船速=静水船速-_______;
(3)顺水航程=___________.
4.注意时间、路程、速度单位要统一.乙走路程总路程乙走路程水速水速逆水航程知识点1 相遇问题 1.(4分)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4千米,3小时后两人相遇,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时,列方程得( )
A.4+3x=25.2 B.3×4+x=25.2
C.3(4+x)=25.2 D.3(x-4)=25.2
2.(4分)某公路的干线上有相距108公里的A,B两个车站,某日16点整,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45公里/时,乙车速度为36公里/时,则两车相遇的时间是( )
A.16时20分 B.17时20分
C.17时30分 D.16时50分CB3.(8分)甲、乙两人从相距56 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乙骑自行车,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5倍,2小时后两人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解:设甲的速度为x km/h,则乙的速度为2.5x km/h.根据题意,得2x+2×2.5x=56.解得x=8.所以2.5x=2.5×8=20.因此,甲的速度为8 km/h,乙的速度为20 km/h.知识点2 追及问题 4.(4分)父子在同一工厂工作,父亲从家走到工厂需用30分钟,儿子走这段路只需20分钟,父亲比儿子早5分钟动身,儿子追上父亲需要的时间为(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5.(4分)一列长30米的队伍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前行进,队尾一名同学用1分钟从队尾走到队头,这位同学走的路程为____米,速度是____米/分.B9090知识点3 航行问题 6.(4分)一轮船在甲、乙两码头间航行,顺流需4小时,已知甲、乙间的路程是80千米,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____千米/时.
7.(4分)一艘轮船航行在甲、乙两个码头之间,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轮船顺水航行需用5小时,逆水航行需用7小时,甲、乙两地的距离为_______千米.181058.(8分)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4千米/时,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该船在甲、乙两地间行驶一个来回共用了24小时,求从甲到乙(顺水)及从乙到甲(逆水)航行各用了多少时间?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9.(8分)从A地到B地,先下坡然后走平路,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坡,然后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到达B地共用55分钟.回来时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坡,回到A地共用1.5小时.从A地到B地有多少千米?解:设经过x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100x-80x=400-100,解得x=15.答:经过15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11.(10分)一架飞机在两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12.(10分)我国铁路屡次大提速.假设K120空调快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提速后比提速前提高了44千米/时,提速前的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填写提速后的列车时刻表,并写出计算过程.解:设列车提速后行驶时间为x小时.根据题意,得(264÷4+44)x=264,解得:x=2.4.所以到站时刻为:2:00+2小时24分=4:24.答:到站时刻为4:24,历时2.4小时4:242.4小时13.(12分)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从A地驶向B地,乙车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从B地驶向A地,若两车同时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40千米?
解:设x小时后两车相距40千米.当两车相遇前相距40千米,则有48x+40+32x=200,解得x=2;当两车相遇后相距40千米,则有48x+32x=200+40,解得x=3.即2小时或3小时后两车相距40千米.【综合应用】
14.(12分)某铁路桥长1 200 m,现在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50 s,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30 s,求火车的车身长和速度.课件15张PPT。专题练习二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某企业为严重缺水的甲、乙两所学校捐赠矿泉水共2 000件.已知捐给甲校的矿泉水件数比捐给乙校件数的2倍少400件.求该企业分别捐给甲、乙两所学校的矿泉水各多少件?
解:设该企业捐给乙学校的矿泉水为x件,则捐给甲学校的矿泉水是(2x-400)件;根据题意,得2x-400+x=2 000.解得x=800.2x-400=2×800-400=1 200(件).答:该企业分别捐给甲、乙两所学校的矿泉水是1 200件、800件.2.一张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制作方桌的桌面50个或制作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料做桌面,用多少木料做桌腿,恰好配成方桌多少张?
解:设用x m3木料做桌面,那么桌腿用木料(5-x)m3,根据题意,得4×50x=300(5-x),解得x=3.所以5-x=2(m3),50x=150(张).答:用3 m3木料做桌面,用2 m3木料做桌腿,恰好配成方桌150张.3.用两台水泵从同一池塘中向外抽水,单开甲泵5小时可抽完,单开乙泵2.5小时便能抽完.
(1)如果两台水泵同时抽水,多长时间能把水抽完?
(2)如果甲泵先抽2小时,剩下的由乙泵来抽,乙泵用多少时间才能把水抽完?4.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为11,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则所得新数比原来大63,求原两位数.
解:设原来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x,根据题意解得:x=9.∴11-9=2.答略.5.有一种用来画圆的工具板(如图所示),工具板长21 cm,上面依次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五个圆(孔),其中最大圆的直径为3 cm,其余圆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递减0.2 cm.最大圆的左侧距工具板左侧边缘1.5 cm,最小圆的右侧距工具板右侧边缘1.5 cm,相邻两圆的间距d均相等.(1)直接写出其余四个圆的直径长;
(2)求相邻两圆的间距.6.参加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可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的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 000元,那求此人住院的医疗费.解:由表可知,当住院的医疗费是1 000元时,应报销(1 000-500)×60%=300(元);当住院的医疗费为3 000元时,应报销300+(3 000-1 000)×80%=1 900(元).由于此人的报销金额为1 000元,大于300元而又小于1 900元,故此人住院的医疗费应在1 000元以上,3 000元以下.设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x元,由题意,可得300+(x-1 000)×80%=1 000.解得x=1 875.所以此人住院的医疗费为1 875元.7.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8.有一个只能单向通过的窄道口,通常情况下,每分钟可以通过9人.一天,王老师到达道口时,发现由于拥挤,每分钟只能有3人通过道口,此时自己前面还有36人等待通过(假定先到的先过,王老师过道口的时间忽略不计),通过道口后还需7分钟到达学校.
(1)此时,若绕道而行,要15分钟到达学校,从节约时间考虑,王老师应该怎么办?
(2)若在王老师等人的维持下,几分钟后,秩序恢复正常(维持秩序期间,每分钟仍有3人通过道口),结果王老师比拥挤的情况下提前了6分钟通过道口,问维持秩序用了多长时间?9.在一条直的长河中有甲、乙两船,现同时由A地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时接到通知,需立即返回C地执行任务,甲船继续航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7.5千米/时,水流的速度是2.5千米/时,A,C两地间的距离为10千米,如果乙船由A地经B地再到C地共用4小时,问乙船从B地到达C地时,甲船离B地有多远?解:(1)因为103>100,所以每张门票按4元收费,所以总票额为103×4=412(元),可节约486-412=74(元) (2)因为甲、乙两班共103人,甲班人数>乙班人数,所以甲班多于50人,乙班有两种情形:①若乙班少于或等于50人,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103-x)人,依题意得5x+4.5(103-x)=486.解得x=45,所以103-45=58.即甲班有58人,乙班有45人. ②若乙班超过50人,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103-x)人,则4.5x+4.5(103-x)=486.因为此等式不成立,所以这种情况不存在.故甲班有58人,乙班有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