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近现代外交发展史
复习目标
1.掌握近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史实,归纳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感悟中国外交发展变化的启示(家国情怀)
3.能够学以致用,完成相关练习题,准确率达到90%以上!
中国的对外交往
近代外交
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使用交涉和谈判以及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名词解释
晚清政府时期签订不平等条约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一:回忆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证明:近代的外交是屈辱和不平等的
外交失败
1919年巴黎和会,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阻挠了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签字。
1.在“强国追梦”演讲活动中,有同学说“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材料所说的“西方列强一巴掌”指的是( )
A.沙俄入侵东北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任务二:小组合作:根据教材在导学案中绘制现代史外交发展时间轴
50年代
70年代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方针 时间 1955年4月
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提出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独立自主
求同存异
20世纪70年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美建交 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
(2)美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
过程 (1)1972年,美国总统 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_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 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联合国大会
尼克松
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
政策与原则
表现
外交布局
成就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中国注重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力争中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
稳定中苏关系、积极发展与欧盟之间关系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截止2023年3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主要国际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
实战演练
2.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 )
A.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3.某班级举行“我心目中的周恩来”演讲比赛,小明同学想以“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智慧”为主题参赛。以下可作为他演讲素材的是( )
A.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南昌起义
C.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参加万隆会议
C
D
4.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巴以冲突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国提供的方案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致力于( )
A.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B.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C.促进世界文明发展 D.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A
D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宋
明
“闭关锁国”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西汉
唐
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清
1840
1916
1901
1919
1885
“二十一条”
《凡尔赛条约》
亚太组织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世贸组织
香港回归
求同存异方针
澳门回归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955
1972
1949
1953
1979
1991
2001
1999
1997
《马关条约》
一带一路
古代
近代
现代
主动开放
主动开放
主动闭关
被迫开放
西汉
张骞通西域
唐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
海上丝绸之路
明
郑和下西洋
清
“闭关锁国”
1840-1901
屈辱条约
20C50S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20C70S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20C90S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动开放
主动闭关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任务三: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朝代 时期 对外政策 人口(约) 全球GDP占比
汉 西汉末年 通西域、凿空 6000万 26%
唐 天宝年间 开放的对外政策 8000万 58%
清 乾隆晚期 闭关锁国 3亿 32.9%
——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安格斯·麦迪森
①国家政策
材料一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个更加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的中国无疑将在国际经济外交舞台上散发更加夺目的光芒。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的逻辑》
材料五: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②综合国力
材料四:
材料三: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周恩来传》
弱国无外交
④国家利益
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地位
材料六: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苏关系破裂
材料七:从中国方面看,……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咄咄逼人。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为了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自身发展需要
③国际环境
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国家政策
②综合国力
③国际环境
④国家利益
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决定性因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启示: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后盾
任务四:归纳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当今政策)
外交家们的努力;(外交人才)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
6.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结束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为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此举( )
A.彻底消除了中美两国矛盾
B.使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成为新中国外交的转折点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这些反映出中国外交( )
A.出现了和各国建交的热潮 B.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逐渐正常
C
B
实战演练
8.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不同局面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2)一样的辛丑,不一样的中国!纵观中国百余年外交的历史演变,谈谈你的感想。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杨洁篪
(2)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9.材料:2021年“两个辛丑年的对比”照片在互联网热传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1)近代历史上清政府腐朽无能,国力衰弱,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胡作非为。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4月11日中国外交例行记者会上林剑回应法新社记者的提问
中国在外交方式上始终秉持和平交往的理念
今日的中国外交是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