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知识点一 ATP及其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1.(2022·江苏淮安期末)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
B.ATP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
C.ATP是腺苷三磷酸的简称,其分子结构简写成A—T~P~P
D.由于相邻的磷酸基团的相互排斥,使磷酐键容易断裂,因此ATP转化成ADP不需要酶参加
2.(2024·江苏徐州期末)如图为ATP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磷酐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腺嘌呤,即ATP中的“A”
B.②断裂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ATP与ADP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①和②为反应过程,③表示某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A—P~P+Pi+能量
A.过程①是合成反应
B.过程②的能量来源可以不同
C.过程①和②需要的是同一种酶
D.细胞内所有的需能反应均由ATP供能
4.(2021·海南高考14题)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5.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称为可逆反应
B.a过程和b过程分别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D.①②分别为水解酶和合成酶
知识点二 ATP的利用
6.(2023·江苏宿迁期末)某人脑出血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为尽快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钙片
C.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
7.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这些过程一般与ATP的水解和合成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是需能反应
B.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C.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的三个磷酐键中
D.能量通过ATP分子在需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8.(2024·江苏扬州期末)白色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黏膜中的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菌丝大量生长,侵入细胞引起疾病。V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对菌丝形成有重要作用。为研究药物D(一种ATP酶抑制剂)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
(2)为研究不同浓度药物D对V蛋白的作用,科研人员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D溶液,室温孵育10 min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 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定量分析反应体系的绿色深浅,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实验中测定的绿色深浅可反映出 的量,从而得到V蛋白活性。
②本实验以对照组数据作为V蛋白活性相对值1,对照组的处理是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再加入 溶液室温孵育10 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 溶液,室温反应30 min。
③实验结果说明 。
9.(2024·江苏扬州中学月考)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B.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升高
D.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
10.(2024·江苏宿迁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期末)如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甲的含量和消耗量都很大
B.甲和乙可相互转化,属可逆反应
C.丙可作为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11.(多选)(2024·江苏徐州月考)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核苷三磷酸(NTP)参与核酸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TP、dNTP都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B.NTP、dNTP以及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
C.用32P标记ATP的α位的P,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
D.若X表示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dNTP可作为体内DNA分子合成的原料
12.(多选)如图所示,图1为ATP的结构简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ATP中的五碳糖为核糖,b、c为磷酐键
B.图1的“A”与ATP中的“A”为同一种物质
C.ATP与ADP相互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D.图2中ADP转化为ATP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13.(2024·江苏南京月考)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能量供给。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 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
。
②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
。
(2)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的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 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 (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后,再滴加 (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 (填“可靠”或“不可靠”)。
第3课时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1.B AD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生成ATP,A错误;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ATP是腺苷三磷酸的简称,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C错误;由于相邻的磷酸基团的相互排斥,使磷酐键容易断裂,但ATP转化成ADP仍需要酶参加,D错误。
2.A 图示①为腺嘌呤,而ATP中的“A”指的是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A错误;②是远离腺苷的磷酐键,易于断裂,释放的能量用于需能反应,B正确;③是磷酸基团,在ATP—ADP循环中可重复利用,C正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剩下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腺嘌呤,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正确。
3.B 过程①是ATP的水解反应,A错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生物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形成ATP,故过程②的能量来源可以不同,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过程①和②需要的不是同一种酶,C错误;细胞内的需能反应绝大多数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少数是由GTP、CTP、UTP直接供能,D错误。
4.B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根据题意“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C错误;该实验不能说明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5.B ①②在物质上可称为可逆反应,但是能量来源不同,①来自有机物的化学能和光能,②中ATP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动物和人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a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光合作用,B正确;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属于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ADP的含量基本不变,C错误;①为ATP合成酶,②为ATP水解酶,D错误。
6.D ATP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实际生活中,常作为一种药品,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心肌炎等疾病。
7.D 需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A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需能反应,B错误;每个ATP分子含两个磷酐键,C错误;能量通过ATP分子在需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D正确。
8.(1)A—P~P~P (2)①ATP水解 ②等量DMSO ③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药物D能抑制V蛋白的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解析:(2)①由于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而ATP水解为ADP产生无机磷,因此本实验中通过测定绿色深浅可反映出ATP水解的量,从而得到V蛋白活性。②根据题干中对实验组处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D溶液,室温孵育10 min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 min”,所以对照组的处理应是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等量DMSO溶液,室温孵育10 min,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 min。③通过对曲线分析可知,实验结果说明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药物D能抑制V蛋白的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9.C 磷酸肌酸能在酶的催化下,将其磷酸基团转移至ADP分子上,生成ATP,故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是放能反应,A正确;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正确;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C错误;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故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D正确。
10.D 细胞内甲(ATP)的含量很少,消耗量很大,A错误;甲和乙可相互转化,但能量不可逆,所以属不可逆反应,B错误;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错误;戊是磷酸基团,丁不含磷酸基团,丁代表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正确。
11.ABC 核苷三磷酸(NTP)、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都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核苷三磷酸(NTP)、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正确;ATP是腺苷三磷酸,由一个腺嘌呤、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核糖组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RNA的合成原料之一,因此用32P标记ATP的α位的P,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C正确;若X表示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N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体内RNA分子合成的原料,D错误。
12.BC 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ATP分子中的A代表腺苷,B错误;ATP与ADP相互转化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此过程物质可逆,而能量不可逆,且所需要的酶不同,C错误。
13.(1)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2)①ATP ②葡萄糖溶液 ATP溶液 ③不可靠
解析:(2)想要证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ATP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排除原有ATP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葡萄糖溶液,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后,再滴加ATP溶液观察。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不可靠,原因是如果外源ATP尚未耗尽,会出现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也会收缩的现象,造成葡萄糖也可被肌肉直接利用的假象。
4 / 4第3课时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导学 聚焦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阐述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提高理解能力。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 ATP及其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1.ATP是一种储能磷酸化合物
思考:腺苷由哪两部分组成?一个ATP分子中有几个磷酸基团?有几个磷酐键?
2.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 )
(2)ATP的分子结构可简写为A~P~P~P。( )
(3)ATP水解时,两个磷酐键都断裂,生成ADP和Pi。( )
(4)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速度加快,但细胞中的ATP含量仍然很少。( )
(5)ATP含有3个磷酐键,但是只有一个磷酐键会发生断裂。( )
探讨一 分析ATP的结构,提高理解能力
1.根据ATP的结构式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2)腺苷是由图中哪些结构组成的(写序号)?
(3)ATP分子去掉2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什么物质?
(4)若ATP完全水解,会得到哪些成分?
探讨二 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提高理解能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将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的ATP,结果ATP浓度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有放射性标记。
材料2:经测定,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消耗45 kg ATP,但每一时刻储存在人体内的ATP、ADP的总含量不到1 g,即每个细胞每秒钟可形成1 000万个ATP且同时有等量的ATP被分解。
(1)材料1中,细胞内的ATP只有末端磷酸基团带有放射性标记,这说明
。
(2)材料2说明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快速、时刻不停地进行,处于 。
(3)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该事实说明
。
3.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离不开与ADP的相互转化。如图表示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请结合该图分析:
(1)写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2)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否为可逆反应?(从反应条件、能量来源和去向、反应进行的场所方面分析)
(3)下列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填编号)。
①主动运输 ②生物发光、发电 ③肌肉收缩 ④淀粉合成 ⑤大脑思考 ⑥根细胞吸收水分
1.ATP的结构
(1)由结构图示可知,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这与核酸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
(2)由结构图示可看出,ATP的结构特点可概括为“一、二、三”,即一个腺嘌呤核苷、两个磷酐键、三个磷酸基团。
(3)ATP水解后脱下两个Pi就形成AMP(腺苷一磷酸),AMP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2.ATP与ADP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不可逆
综上所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应理解为“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或解释为“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能循环的”。
1.(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ATP分子的结构可简写成A—P~P~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P代表磷酸基团
B.“~”表示磷酐键,其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C.ATP是通过转移磷酸基(—OP)提供能量的
D.ATP是通过磷酐键断裂,直接释放大量能量的
2.(多选)如图表示ATP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
B.图中的3表示ATP中的字母A
C.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D.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3.(多选)(2023·江苏海安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在寒冷环境中时,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
B.运动时,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远大于产生ADP的速率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水解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D.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远大于产生ATP的速率
4.如图表示与ATP相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表示ADP,与ATP相比少了一个磷酸
B.b表示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含义
C.c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d表示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归纳总结
不同化合物中“A”的辨析
知识点(二) ATP的利用
1.实例
如图所示:
2.ATP是驱动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的通用能量货币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物质的跨膜运输都需要消耗ATP。( )
(2)根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
(3)需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 )
(4)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能量的利用、转化、储存、释放都与ATP密切相关。( )
(5)离体肌肉细胞收缩时可以由ATP和葡萄糖直接供能。( )
(6)新叶和蚱蜢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分别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
探讨 分析ATP的利用,形成物质能量观
阅读教材有关ATP的利用和合成的相关内容,将ATP和ADP的转化概念图补充完整。
1.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1)需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示意图如下:
(2)能量通过ATP在需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2.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1)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机械能等。
ATP中的化学能各种形式的能量各项生命活动
化学能→电能 用于大脑思考和神经传导
化学能→化学能 用于细胞内各种需能反应(如物质合成),用于主动运输
化学能→机械能 用于肌肉收缩
化学能→电能、光能 用于生物发电、发光
化学能→热能 维持体温
(2)常见的消耗ATP的生理过程:主动运输、蛋白质合成、胞吞、胞吐、细胞分裂等。
(3)常见的不消耗ATP的生理过程:简单扩散、协助扩散、气体交换、蒸腾作用等。
1.(2023·江苏省天一中学期末)下列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A.萎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变得坚挺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
C.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
D.性激素进入细胞
2.(多选)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离体的发光器会逐渐失去发光能力。将发光器研磨液分为两组,分别滴加等体积的ATP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后,ATP组立即重新出现荧光,葡萄糖组重新出现荧光的时间滞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的能源物质逐渐耗尽
B.实验结果说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C.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D.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
3.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图1所示(①~⑤表示组成ATP的相关化学基团)。图2表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图解。
(1)ATP的中文名称为 ,一个ATP分子含有 个磷酐键。某同学欲制作ATP分子模型,当其他条件满足时,她准备的30个腺苷和80个磷酸最多可以制作 个完整的ATP分子模型。
(2)图1中,④和⑤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往往与 (填“需能”或“放能”)反应相关联,ATP脱去④⑤成为 (填中文名称),该分子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若将标记的32P注入活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测定其放射性,会发现ATP中磷酸基团 (填“③”“④”或“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但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
(3)图2中,在绿色植物和动物体内,能量Q1来源分别是 、 。
第3课时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腺苷三磷酸 末端磷酐键断裂 储能磷酸化合物
思考: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一个ATP分子中有3个磷酸基团,有2个磷酐键。
2. 磷酐键 Pi ATP ADP 能量
3.(1)× 提示:除了ATP外还有GTP、CTP和UTP等。
(2)× 提示:ATP的分子结构可简写为A—P~P~P。
(3)× 提示:ATP水解时,末端的磷酐键断裂,生成ADP和Pi。
(4)√
(5)× 提示:ATP含有2个磷酐键,在一定条件下,2个磷酐键均可能断裂。
互动探究
1.(1)提示: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
(2)提示:①②。
(3)提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提示:腺嘌呤、核糖、磷酸。
2.(1)ATP中末端磷酸基团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 (2)动态平衡 (3)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具有共同的起源
3.(1)提示:ATPADP+Pi+能量。
(2)提示:否。ATP合成和ATP水解需要的酶不同;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及叶绿体,能量来源是化学能或光能;ATP水解的场所是大多数需能部位,通过基团(—P)转移提供能量。
(3)①②③④⑤
学以致用
1.B “A”代表腺苷,A错误;“~”代表磷酐键,其断裂时需要先吸收能量使ATP分子处于活跃状态,然后在转变成ADP和Pi的过程中释放能量,B正确;ATP是通过转移磷酰基(—P)提供能量的,而不是磷酸基(—OP),C错误;ATP分子水解,末端的磷酐键断裂,通过基团(—P)的转移提供能量,D错误。
2.ABC a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A错误;ATP中的字母A表示腺苷,而题图中的3表示腺嘌呤,B错误;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C错误;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动,D正确。
3.AC 处在寒冷环境中时,人体细胞代谢增强以维持体温恒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A正确;在任何状态下,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均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即细胞产生ADP的速率基本等于产生ATP的速率,B、D错误;剧烈运动时需要的能量增多,肌肉细胞水解ATP的速率迅速增加,C正确。
4.D a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称为腺苷,A错误;b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中“A”代表腺苷,B错误;c表示腺苷二磷酸(ADP),C错误;d表示腺苷三磷酸(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需能
2.水解 合成
3.(1)× 提示:协助扩散与简单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2)× 提示:根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为细胞呼吸。
(3)× 提示:需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
(4)√
(5)× 提示:肌肉收缩是需能反应,需要ATP供能,与ATP的水解有关,葡萄糖不能直接供能。
(6)× 提示:新叶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蚱蜢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只来自细胞呼吸。
互动探究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Pi 生长 发育 运动
生殖
学以致用
1.C 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水分子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A错误;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ATP,ADP增加,C正确;性激素进入细胞属于简单扩散,不消耗能量,D错误。
2.ABD 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的能源物质逐渐耗尽,A正确;实验结果说明发光器发光所需的能量是由ATP直接提供的,B正确;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是发光器发光的直接能源,但是不能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D正确。
3.(1)腺苷三磷酸 2 26 (2)放能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苷一磷酸) ⑤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解析:(1)ATP的中文名称为腺苷三磷酸,其结构式是:A—P~P~P,一个ATP分子含有3个磷酸键团,其中有两个是磷酐键,30个腺苷最多可以组成30个ATP,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26个ATP,因此,30个腺苷和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26个ATP。(2)④和⑤之间磷酐键的形成过程需要获取能量,因此总是与放能反应相关联,ATP脱去④⑤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TP中远离腺苷的化学键容易断裂和生成,但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故磷酸基团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3)①表示ATP的合成过程。在绿色植物和动物体内,ADP转变成ATP的能量即合成ATP的能量在植物中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动物中来自呼吸作用。
5 / 6(共77张PPT)
第3课时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导学 聚焦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阐述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提高理解能力。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课时训练·提素能
02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ATP及其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1. ATP是一种储能磷酸化合物
思考:腺苷由哪两部分组成?一个ATP分子中有几个磷酸基团?有
几个磷酐键?
提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一个ATP分子中有3个磷酸基团,
有2个磷酐键。
2. 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 ( × )
提示:除了ATP外还有GTP、CTP和UTP等。
(2)ATP的分子结构可简写为A~P~P~P。 ( × )
提示:ATP的分子结构可简写为A—P~P~P。
(3)ATP水解时,两个磷酐键都断裂,生成ADP和Pi。
( × )
提示:ATP水解时,末端的磷酐键断裂,生成ADP和Pi。
(4)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速度加快,但
细胞中的ATP含量仍然很少。 ( √ )
×
×
×
√
(5)ATP含有3个磷酐键,但是只有一个磷酐键会发生断裂。
( × )
提示:ATP含有2个磷酐键,在一定条件下,2个磷酐键均可能
断裂。
×
探讨一 分析ATP的结构,提高理解能力
1. 根据ATP的结构式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提示: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
(2)腺苷是由图中哪些结构组成的(写序号)?
提示:①②。
(3)ATP分子去掉2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什么物质?
提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若ATP完全水解,会得到哪些成分?
提示:腺嘌呤、核糖、磷酸。
探讨二 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提高理解能力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将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分
离出细胞的ATP,结果ATP浓度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
团已带有放射性标记。
材料2:经测定,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消耗45 kg ATP,但每一时刻
储存在人体内的ATP、ADP的总含量不到1 g,即每个细胞每秒钟可
形成1 000万个ATP且同时有等量的ATP被分解。
(1)材料1中,细胞内的ATP只有末端磷酸基团带有放射性标记,
这说明 。
(2)材料2说明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快速、时刻不停地进
行,处于 。
(3)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
是一样的。该事实说明
。
ATP中末端磷酸基团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
动态平衡
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具有共同
的起源
3. 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离不开与ADP的相互转化。如图表示ATP
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请结合该图分析:
(1)写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提示:ATP ADP+Pi+能量。
(2)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否为可逆反应?(从反应条件、
能量来源和去向、反应进行的场所方面分析)
提示:否。ATP合成和ATP水解需要的酶不同;ATP合成的场
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及叶绿体,能量来源是化学能或光
能;ATP水解的场所是大多数需能部位,通过基团(—P
)转移提供能量。
(3)下列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填编
号)。
①主动运输 ②生物发光、发电 ③肌肉收缩
④淀粉合成 ⑤大脑思考 ⑥根细胞吸收水分
①②③④⑤
1. ATP的结构
(1)由结构图示可知,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这与
核酸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
(2)由结构图示可看出,ATP的结构特点可概括为“一、二、三”,
即一个腺嘌呤核苷、两个磷酐键、三个磷酸基团。
(3)ATP水解后脱下两个Pi就形成AMP(腺苷一磷酸),AMP是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2. ATP与ADP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不可逆
综上所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应理解为“物质是可逆的,能
量是不可逆的”或解释为“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能循环
的”。
1. (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ATP分子的结构可简写成A—P~P~P,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P代表磷酸基团
B. “~”表示磷酐键,其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D. ATP是通过磷酐键断裂,直接释放大量能量的
解析: “A”代表腺苷,A错误;“~”代表磷酐键,其断裂时需要
先吸收能量使ATP分子处于活跃状态,然后在转变成ADP和Pi的过
程中释放能量,B正确;ATP是通过转移磷酰基(—P )提供能
量的,而不是磷酸基(—OP ),C错误;ATP分子水解,末端
的磷酐键断裂,通过基团(—P )的转移提供能量,D错误。
2. (多选)如图表示ATP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b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
B. 图中的3表示ATP中的字母A
C. 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
基本单位
D. 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解析: a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A错误;ATP中的字母A表
示腺苷,而题图中的3表示腺嘌呤,B错误;由1、2、3各一分子形
成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C错误;
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可以直
接用于生命活动,D正确。
3. (多选)(2023·江苏海安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处在寒冷环境中时,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
B. 运动时,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远大于产生ADP的速率
C. 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水解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D. 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远大于产生ATP的速率
解析: 处在寒冷环境中时,人体细胞代谢增强以维持体温恒
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A正确;在任何状态下,ATP与ADP
的相互转化均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即细胞产生ADP的速率基本等于
产生ATP的速率,B、D错误;剧烈运动时需要的能量增多,肌肉细
胞水解ATP的速率迅速增加,C正确。
4. 如图表示与ATP相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a表示ADP,与ATP相比少了一个磷酸
B. b表示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含义
C. c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 d表示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解析: a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称为腺苷,A错
误;b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中“A”代表腺苷,B错误;c表示
腺苷二磷酸(ADP),C错误;d表示腺苷三磷酸(ATP),是生物
体的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
归纳总结
不同化合物中“A”的辨析
知识点(二) ATP的利用
1. 实例
如图所示:
2. ATP是驱动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的通用能量货币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物质的跨膜运输都需要消耗ATP。 ( × )
提示:协助扩散与简单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2)根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 × )
提示:根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为细胞呼吸。
(3)需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
( × )
提示:需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伴随着ATP
的合成。
×
×
×
(4)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能量的利用、转化、储存、释放都
与ATP密切相关。 ( √ )
(5)离体肌肉细胞收缩时可以由ATP和葡萄糖直接供能。
( × )
提示:肌肉收缩是需能反应,需要ATP供能,与ATP的水解有
关,葡萄糖不能直接供能。
√
×
(6)新叶和蚱蜢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分别来自光合作用和细
胞呼吸。 ( × )
提示:新叶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
胞呼吸,蚱蜢用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只来自细胞呼吸。
×
探讨 分析ATP的利用,形成物质能量观
阅读教材有关ATP的利用和合成的相关内容,将ATP和ADP的转化概
念图补充完整。
1. 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1)需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
联系,示意图如下:
(2)能量通过ATP在需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2.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1)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机械能等。
ATP中的化学能 各种形式的能量 各项生命活动 化学能→电能 用于大脑思考和神经传导
化学能→化学能 用于细胞内各种需能反应(如物质合
成),用于主动运输
化学能→机械能 用于肌肉收缩
化学能→电能、光能 用于生物发电、发光
化学能→热能 维持体温
(2)常见的消耗ATP的生理过程:主动运输、蛋白质合成、胞吞、
胞吐、细胞分裂等。
(3)常见的不消耗ATP的生理过程:简单扩散、协助扩散、气体交
换、蒸腾作用等。
1. (2023·江苏省天一中学期末)下列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 萎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变得坚挺
B. 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
C. 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
D. 性激素进入细胞
解析: 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水分子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
胞,不消耗能量,A错误;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属于协助扩
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属于
主动运输,需消耗ATP,ADP增加,C正确;性激素进入细胞属于
简单扩散,不消耗能量,D错误。
2. (多选)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离体的发光器
会逐渐失去发光能力。将发光器研磨液分为两组,分别滴加等体积
的ATP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后,ATP组立即重新出现荧光,葡萄糖组
重新出现荧光的时间滞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的能源物质逐渐耗尽
B. 实验结果说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C. 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D.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
解析: 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的
能源物质逐渐耗尽,A正确;实验结果说明发光器发光所需的能量
是由ATP直接提供的,B正确;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是发光器发
光的直接能源,但是不能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D正确。
3. 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
结构式如图1所示(①~⑤表示组成ATP的相关化学基团)。图2表
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图解。
(1)ATP的中文名称为 ,一个ATP分子含有 个
磷酐键。某同学欲制作ATP分子模型,当其他条件满足
时,她准备的30个腺苷和80个磷酸最多可以制作 个完
整的ATP分子模型。
解析:ATP的中文名称为腺苷三磷酸,其结构式是:A—P~P~P,一个ATP分子含有3个磷酸键团,其中有两个是磷酐键,30个腺苷最多可以组成30个ATP,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26个ATP,因此,30个腺苷和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26个ATP。
腺苷三磷酸
2
26
(2)图1中,④和⑤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往往与 (填
“需能”或“放能”)反应相关联,ATP脱去④⑤成为
(填中文名称),该分子为
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若将标记的32P注入活细胞内,随后
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测定其放射性,会发现ATP中磷
酸基团 (填“③”“④”或“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但
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
放能
腺嘌呤
核糖核苷酸(或腺苷一磷酸)
⑤
解析:④和⑤之间磷酐键的形成过程需要获取能量,因此总是与放能反应相关联,ATP脱去④⑤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TP中远离腺苷的化学键容易断裂和生成,但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故磷酸基团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
(3)图2中,在绿色植物和动物体内,能量Q1来源分别是
、 。
解析:①表示ATP的合成过程。在绿色植物和动物体内,ADP转变成ATP的能量即合成ATP的能量在植物中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动物中来自呼吸作用。
呼吸作
用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课时训练·提素能
02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ATP及其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1. (2022·江苏淮安期末)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
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
B. ATP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
C. ATP是腺苷三磷酸的简称,其分子结构简写成A—T~P~P
D. 由于相邻的磷酸基团的相互排斥,使磷酐键容易断裂,因此ATP转
化成ADP不需要酶参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AD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生成ATP,A错
误;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体现了生物界
的统一性,B正确;ATP是腺苷三磷酸的简称,ATP分子的结构可以
简写成A—P~P~P,C错误;由于相邻的磷酸基团的相互排斥,使
磷酐键容易断裂,但ATP转化成ADP仍需要酶参加,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江苏徐州期末)如图为ATP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组成ATP
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磷酐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腺嘌呤,即ATP中的“A”
B. ②断裂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 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示①为腺嘌呤,而ATP中的“A”指的是腺苷,是由腺嘌
呤和核糖组成的,A错误;②是远离腺苷的磷酐键,易于断裂,释
放的能量用于需能反应,B正确;③是磷酸基团,在ATP—ADP循
环中可重复利用,C正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剩下一分子磷
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腺嘌呤,是腺嘌呤核糖核苷
酸,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ATP与ADP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①和②为反应过程,③表示某化
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 A—P~P+Pi+能量
A. 过程①是合成反应
B. 过程②的能量来源可以不同
C. 过程①和②需要的是同一种酶
D. 细胞内所有的需能反应均由ATP供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过程①是ATP的水解反应,A错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等生物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形成ATP,故过程②的能量来
源可以不同,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过程①和②需要的不是同一
种酶,C错误;细胞内的需能反应绝大多数是由ATP直接提供能
量,少数是由GTP、CTP、UTP直接供能,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1·海南高考14题)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
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
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
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 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 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 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
成ATP,A错误;根据题意“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
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
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根据题意
可知: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C错误;该实验
不能说明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
A. 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称为可逆反应
B. a过程和b过程分别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 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D. ①②分别为水解酶和合成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①②在物质上可称为可逆反应,但是能量来源不同,①
来自有机物的化学能和光能,②中ATP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
动,A错误;动物和人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a代表呼吸作用,b
代表光合作用,B正确;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属于简
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ADP的含量基本不变,C错误;
①为ATP合成酶,②为ATP水解酶,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ATP的利用
6. (2023·江苏宿迁期末)某人脑出血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为尽快改
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用下列
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 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 口服钙片
C. 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 肌肉注射ATP制剂
解析: ATP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实际生活中,
常作为一种药品,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常
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心肌炎等疾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这些
过程一般与ATP的水解和合成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是需能反应
B. 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C. 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的三个磷
酐键中
D. 能量通过ATP分子在需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需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一般伴随
着ATP的合成。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A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
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需能反应,B错误;每个ATP分子含两个磷
酐键,C错误;能量通过ATP分子在需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
通,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4·江苏扬州期末)白色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黏
膜中的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菌丝大量生长,侵入细胞引
起疾病。V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对菌丝形成有重要作用。为研究
药物D(一种ATP酶抑制剂)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
A—P~P~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为研究不同浓度药物D对V蛋白的作用,科研人员将V蛋白与
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
D溶液,室温孵育10 min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
温反应30 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
反应呈现绿色),定量分析反应体系的绿色深浅,得到如图
所示的结果。
①实验中测定的绿色深浅可反映出 的量,从而得到
V蛋白活性。
ATP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②本实验以对照组数据作为V蛋白活性相对值1,对照组的处
理是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再加入 溶液室
温孵育10 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 溶液,室温反应30
min。
③实验结果说明
。
等量DMSO
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药物D能抑
制V蛋白的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解析:①由于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而ATP水解为ADP产生无机磷,因此本实验中通过测定绿色深浅可反映出ATP水解的量,从而得到V蛋白活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②根据题干中对实验组处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
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D溶液,室温孵育10 min之后向反应体
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 min”,所以对照组的处理应是将V蛋
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等量DMSO溶液,室温孵育10 min,向反
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 min。③通过对曲线分析可知,
实验结果说明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药物D能抑制V蛋白的
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江苏扬州中学月考)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细
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
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
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
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B. 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升高
D. 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磷酸肌酸能在酶的催化下,将其磷酸基团转移至ADP分
子上,生成ATP,故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是放能反应,A正确;
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直
接能源物质是ATP,B正确;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
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
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C错误;磷
酸肌酸(C—P)+ADP→ATP+肌酸(C),故磷酸肌酸和肌酸的
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江苏宿迁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期末)如图是人体细胞代谢
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甲的含量和消耗量都很大
B. 甲和乙可相互转化,属可逆反应
C. 丙可作为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细胞内甲(ATP)的含量很少,消耗量很大,A错误;
甲和乙可相互转化,但能量不可逆,所以属不可逆反应,B错误;
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错误;
戊是磷酸基团,丁不含磷酸基团,丁代表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
核糖组成,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多选)(2024·江苏徐州月考)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核苷
三磷酸(NTP)参与核酸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TP、dNTP都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B. NTP、dNTP以及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
C. 用32P标记ATP的α位的P,作为RNA
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
D. 若X表示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dNTP
可作为体内DNA分子合成的原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核苷三磷酸(NTP)、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都
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核苷三磷酸(NTP)、脱氧核苷三
磷酸(dNTP)和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正
确;ATP是腺苷三磷酸,由一个腺嘌呤、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核糖
组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RNA的合成原料之一,因此
用32P标记ATP的α位的P,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
标记,C正确;若X表示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NTP,脱去两个磷
酸基团后可以作为体内RNA分子合成的原料,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多选)如图所示,图1为ATP的结构简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
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ATP中的五碳糖为核糖,b、c为磷酐键
B. 图1的“A”与ATP中的“A”为同一种物质
C. ATP与ADP相互转化需要的酶相同
D. 图2中ADP转化为ATP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ATP分子中的A代表腺
苷,B错误;ATP与ADP相互转化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此过程物
质可逆,而能量不可逆,且所需要的酶不同,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4·江苏南京月考)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
能量供给。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 m短跑过程中,
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
于 。
②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
明 。
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
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的现象,说明ATP是肌肉
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 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
(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肌肉是否
收缩以后,再滴加 (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
液”)观察。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 (填“可靠”
或“不可靠”)。
ATP
葡萄糖
溶液
ATP溶液
不可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想要证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ATP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排除原有ATP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葡萄糖溶液,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后,再滴加ATP溶液观察。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不可靠,原因是如果外源ATP尚未耗尽,会出现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也会收缩的现象,造成葡萄糖也可被肌肉直接利用的假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