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四)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①DNA分子的复制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着丝粒的分裂 ④细胞板的出现 ⑤核膜的消失 ⑥纺锤体的形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④和⑥
2.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
A.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C.后期有着丝粒分裂
D.末期在细胞中部不能形成细胞板
3.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A段表示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为1∶2∶2
D.人体细胞的B~D段含有两个中心体
4.(2024·江苏苏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显微镜下可见赤道面
B.细胞乙中主要完成DNA的复制,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细胞丙中染色体分离的前提是相关酶催化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D.细胞丁中会出现细胞板,由四周向中央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5.(2024·江苏淮安淮阴区月考)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三个时间段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该时间段细胞内有2N个DNA分子
B.图B可能表示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
C.图C一定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D.若B、C表示两个连续的时间段,那么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着丝粒的分裂
6.(2024·江苏盐城东台一中月考)下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经诱导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过程。不考虑变异等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造血干细胞仍具有分化能力
B.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
C.①过程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D.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2024·江苏扬州仪征一中月考)肠道前体细胞可以分化成肠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等不同肠道细胞。肠道分化程度高的区域SIRT2基因表达增加,而在SIRT2基因缺失的小鼠中,肠道前体细胞的分化减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肠道前体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形态的肠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降低SIRT2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维持肠道前体细胞的分裂能力
C.SIRT2基因表达产物可以促进肠道前体细胞分化为不同的肠道细胞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功能专一化,提高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8.有人把能够在所有细胞中表达、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称为“管家基因”,而把只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ATP水解酶、蛋白质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
C.人的胰岛素基因和抗体基因都属于奢侈基因
D.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成熟区细胞过程中,奢侈基因的遗传信息改变
9.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年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对以上重组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发现前者不分裂而后者分裂旺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比细胞质更大
B.老年人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可能比年轻人的更短
C.老年人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可能影响了分裂所需的物质准备
D.后者分裂旺盛是因为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年轻人的细胞核
10.(2024·江苏宿迁泗洪一中月考)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可导致细胞衰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氧自由基的自然天敌,能够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基可能导致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下降
B.SO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抑制机体内SOD的产生,能减缓细胞衰老
D.细胞衰老后,细胞与细胞核的体积比值减小
11.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端粒”结构被形象地比喻为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它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即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
A.缺少合成端粒酶所需的氨基酸
B.缺少合成端粒酶所需的核糖核苷酸
C.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12.酵母菌往往聚集在一起生活,在营养物质匮乏状态下酵母菌菌落中衰老的个体会发生程序性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物质匮乏导致酵母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酵母菌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不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衰老的酵母菌会出现细胞内所有的酶活性降低、代谢变慢的现象
D.酵母菌菌落中衰老个体的程序性死亡使营养物质更多地分配给适应性好的个体
13.(2024·江苏南通月考)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全能性逐渐增强
B.过程②细胞中基因的种类和执行情况发生变化
C.过程③细胞内的水分逐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
D.过程④细胞中凋亡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14.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⑤⑥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
B.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c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⑤与⑥的遗传物质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2024·江苏镇江期中)大蒜具有生长快、生根多、可取材的时间多、实验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也可选用大蒜作为实验材料。下列关于大蒜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间期,核DNA进行复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
C.在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纺锤体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着丝粒发生断裂
16.(2024·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月考)对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的数目将细胞分为A、B、C三组,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 B组 C组
染色体数目/条 32 16 16
核DNA数目/个 32 32 16
A.A组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正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B.B组细胞中着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附着
C.C组细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已完成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及核DNA数与B组细胞相同
17.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多种血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干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C.干细胞及其分化产生的细胞都具有持续分裂的能力
D.脐带血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疾病
18.(2024·江苏淮安涟水一中月考)一定范围内,胃癌细胞的凋亡率随蜂毒素浓度的增大而上升。下图表示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率。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蜂毒素培养液中的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引起的细胞死亡
C.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且随蜂毒素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D.蜂毒素可通过降低Bax基因的表达率和提高Bcl-2基因的表达率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19.(12分)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期。此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2)图C中的核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图B的 期(填图B中符号)。
(3)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核DNA含量为 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20.(12分)(2024·江苏徐州新沂一中月考)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区域是 (填编号),适合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区域为 (填编号)。
(2)图乙中a和c分别表示的是 、 。
(3)图丙中,①→②表示的遗传物质变化过程发生在图乙中的 (用图乙中数字及箭头表示),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 。
(5)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 → → 。
21.(10分)图中细胞A为某动物的正常体细胞,此细胞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细胞A内的染色体数为32条,则动物个体D的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条,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 。
(2)经过③过程产生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不同细胞中 的表达情况不同。
(3)通过④⑤⑥⑦过程可以说明 。
(4)①过程形成的细胞内水分 ,多种酶的活性 ,物质运输功能 。
22.(12分)(2024·江苏南京六合区月考)细胞的基因可分为管家基因(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基因)和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两类,下表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存在情况 基因表达情况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胰岛B细胞 √ √ √ √ √ √
眼晶状体细胞 (胚胎中) √ √ √ √ √ √
神经细胞 √ √ √ √ √ √
(1)四种基因中属于管家基因的是 。
(2)甲基因 (填“能”或“不能”)表示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理由是
。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填“管家基因”或“奢侈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三种细胞形态、功能表现不同,从细胞结构方面分析其原因是
。
(5)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有什么差别?
。
(6)3种细胞中的DNA都含有卵清蛋白基因、β-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但每种细胞中只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的mRNA(mRNA可指导相应的蛋白质合成),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
(7)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发生了选择性表达? 。
23.(14分)细胞自噬就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细胞通过自噬可以重复利用有用的物质,确保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如图表示一种常见的细胞自噬过程,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在细胞自噬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溶酶体中的 ,该过程分解产物的去向是 。
(2)一般来说,细胞自噬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细胞生存。细胞自噬不同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 的过程。
(3)图示过程显示了细胞内的不同生物膜在 上的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 。
(4)酵母菌细胞的液泡和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相似,科学家以突变型酵母菌(液泡内缺乏降解酶)和普通型酵母菌为材料,研究液泡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其中以 型酵母菌作为实验组, 型酵母菌作为对照组,两组酵母菌同时进行饥饿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 型酵母菌细胞中会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在液泡的现象。据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章末质量检测(四)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1.B 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于分裂间期;②染色体数目加倍与③着丝粒的分裂均发生于分裂后期;④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⑤核膜的消失与⑥纺锤体的形成均发生于分裂前期。
2.D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②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在赤道面位置处向内凹陷,最终缢裂为两个细胞。综上所述,D正确。
3.D 图中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核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所以细菌与B~C段细胞都没有核膜、核仁,B错误;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B~D段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此时人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D正确。
4.C 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赤道面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显微镜下不能看见赤道面,A错误;细胞乙处于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导致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细胞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是相关酶催化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的结果,C正确;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会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D错误。
5.D 由图A可知,图A表示该时间段细胞内有2N个核DNA分子,细胞质内还有DNA分子,故图A表示该时间段细胞内DNA分子数大于2N,A错误;由图B可知,此时期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核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都是4N,染色体数目是该生物体细胞的2倍,则该细胞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由图C可知,此时期细胞内,核DNA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目都是4N,染色体数目是2N,则该细胞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C错误;若B、C表示两个连续的时间段,则B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C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和染色体的加倍是着丝粒的分裂导致的,D正确。
6.B 该图表明造血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形成多种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仍具有分化能力,A正确;图示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因此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但图中各细胞是同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过程产生的,因此,它们的遗传信息相同,B错误;①为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②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7.A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肠道前体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肠道细胞没有体现全能性,A错误;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在SIRT2基因缺失的小鼠中,肠道前体细胞的分化减弱,推测降低SIRT2基因的表达,肠道前体细胞的分化减弱,可能有助于维持肠道前体细胞的分裂能力,B正确;肠道分化程度高的区域SIRT2基因表达增加,推测SIRT2基因表达产物可以促进肠道前体细胞分化为不同的肠道细胞,C正确;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类型,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8.D 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成熟区细胞过程中,奢侈基因表达,但其遗传信息不变,D错误。
9.D 题目中的实验,两组进行了相互对照,可以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比细胞质更大,A正确;根据端粒学说,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端粒会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从而导致细胞衰老与死亡,所以推测老年人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可能比年轻人的更短,B正确;衰老细胞中的染色质固缩,影响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了分裂所需的物质准备,C正确;后者重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除了来自年轻人的细胞核还有部分来自老年人的细胞质,D错误。
10.C 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成分,引起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功能,而呼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此推测自由基可能导致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下降,A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氧自由基的自然天敌,能够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而自由基会导致细胞衰老,因此若抑制机体内SOD的产生,则自由基无法被清除,不能减缓细胞衰老,C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因此,细胞与细胞核的体积比值减小,D正确。
11.D 细胞不能无限分裂是由于缺少端粒酶,而不是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核糖核苷酸,A、B错误;细胞有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错误;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缺少端粒酶,根本原因是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不能形成端粒酶,D正确。
12.D 营养物质匮乏导致酵母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酵母菌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凋亡过程中,选择性表达凋亡相关的基因,B错误;衰老的酵母菌不是所有的酶活性都降低,与衰老相关的酶的活性增强,C错误;酵母菌菌落中衰老个体的程序性死亡,有些物质可被分解重新利用,使营养物质更多地分配给适应性好的个体,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D正确。
13.D 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过程①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A错误;过程②细胞中基因的种类不变,执行情况发生变化,B错误;过程③细胞内的水分逐渐减少,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萎缩,C错误;过程④细胞中凋亡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D正确。
14.A ⑤⑥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正确;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B错误;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所以与①相比,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弱,C错误;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即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以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有所区别,D错误。
15.ACD 在间期,核DNA进行复制,细胞中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错误;在前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B正确;在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易于观察染色体,细胞板出现在末期,C错误;在后期,着丝粒发生断裂并不是由纺锤体的牵引导致的,D错误。
16.ABC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不会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而是在赤道面的位置形成细胞板,A错误;洋葱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B组细胞可能处于完成DNA复制后的间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若B组细胞处于间期和有丝分裂前期较早时,此时着丝点两侧没有纺锤丝附着,B错误,D正确;C组细胞为未进行DNA复制的间期细胞,C错误。
17.BD 图示造血干细胞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也没有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不能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以干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差异,B正确;干细胞分化产生的红细胞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脐带血干细胞可以培养并分化成人体的血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疾病,D正确。
18.ABC 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故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引起的细胞死亡,B正确;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蜂毒素浓度增大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增强,C正确;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蜂毒素浓度的增大,提高了Bax基因的表达率,而降低了Bcl-2基因的表达率,可以推测蜂毒素是通过提高Bax基因的表达率和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率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D错误。
19.(1)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S (3)2C (4)DNA
解析:分析图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B: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图C: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核DNA含量为2C的代表G1期;核DNA含量为2C~4C的代表S期;核DNA含量为4C的代表G2期和M期。(1)图A细胞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2)核DNA含量大于2C且小于4C,说明核DNA正在复制,故处于图B中的S期。(3)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复制,所以会阻碍细胞进入S期,故核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将增加。(4)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蛋白质和DNA,胰蛋白酶能够将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水解,剩下细丝状的DNA。
20.(1)③ ① (2)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3)1→2 前 (4)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5)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解析:(1)图甲中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区域是③分生区细胞。适合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区域为成熟的活细胞,如图甲中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2)染色单体数有为0的时候,且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关系为1∶1或1∶2,因此,图乙中a、b、c分别表示的是核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3)图丙中①→②表示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发生在分裂间期,对应图乙中1→2过程;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前期,即染色质形成染色体。(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为后续实验做准备。(5)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制片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处于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21.(1)32 1∶2 (2)遗传信息 (3)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4)减少 降低 降低
解析:(1)动物个体D的细胞核来源于细胞A,故其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供核细胞A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2)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A经过细胞分化产生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④⑤⑥⑦过程表示细胞核移植,可以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4)①过程表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2.(1)丁基因 (2)能 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也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 (3)奢侈基因 (4)人体的不同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分化产生的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三种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5)有些蛋白质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合成,但也有一些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只在特定的细胞中合成 (6)基因的表达存在选择性,即发生了细胞分化 (7)未发生选择性表达
解析:(1)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丁基因在三种细胞中都表达,因此丁基因属于管家基因。(2)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也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因此甲基因能表示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里的基因表示奢侈基因。(4)由于人体的不同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分化产生的,因此不同的细胞都有相同的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三种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不同细胞的形态、功能也表现不同。(5)有些蛋白质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合成,
但也有一些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只在特定的细胞中合成,因此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6)3种细胞中的DNA都含有卵清蛋白基因、β-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但每种细胞中只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的mRNA,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的表达存在选择性,即发生了细胞分化。(7)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蛋白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均表达,未发生选择性表达。
23.(1)多种水解酶 在细胞内被利用或排出细胞外 (2)有利于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3)结构和功能 协调配合 (4)突变 普通 突变 增强
解析:(2)一般来说,细胞自噬降解的是衰老的或受损的结构,对生物细胞而言,有利于细胞生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4)对照组是在自然状态下,未经处理的组,故以突变型为实验组,普通型为对照组,突变型无法自噬,故一段时间后突变型酵母菌细胞会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在液泡的现象。当环境中营养缺乏时,受损或衰老的结构会增多,故自噬作用会增强。
5 / 7(共65张PPT)
章末质量检测(四)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
时期的是( )
①DNA分子的复制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着丝粒的分裂 ④细胞
板的出现 ⑤核膜的消失 ⑥纺锤体的形成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④和⑤ D. ④和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于分裂间期;②染色体数目加倍
与③着丝粒的分裂均发生于分裂后期;④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
⑤核膜的消失与⑥纺锤体的形成均发生于分裂前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 )
A. 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 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C. 后期有着丝粒分裂
D. 末期在细胞中部不能形成细胞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
体;②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在赤道面位置处向内凹陷,最终缢裂为两
个细胞。综上所述,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 ~ A 段表示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 细菌与 B ~ C 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 C ~ D 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为1∶2∶2
D. 人体细胞的 B ~ D 段含有两个中心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图中 O ~ A 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所以核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
误; B ~ C 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中
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
所以细菌与 B ~ C 段细胞都没有核膜、核仁,B错误; C ~ D 段表示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 B ~ D 段是有丝分
裂的中期和后期,此时人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 (2024·江苏苏南八校联考)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二倍体植物的体
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显微镜下可见赤道面
B. 细胞乙中主要完成DNA的复制,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 细胞丙中染色体分离的前提是相关酶催化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D. 细胞丁中会出现细胞板,由四周向中央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
清晰,赤道面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显微镜下不能看见赤道面,A
错误;细胞乙处于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结果导致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细
胞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是相关酶催化染色体的着丝粒
分裂的结果,C正确;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会
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5. (2024·江苏淮安淮阴区月考)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三个时间段染
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
数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图A表示该时间段细胞内有2 N 个DNA分子
B. 图B可能表示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
C. 图C一定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D. 若B、C表示两个连续的时间段,那么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着丝
粒的分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由图A可知,图A表示该时间段细胞内有2 N 个核DNA分
子,细胞质内还有DNA分子,故图A表示该时间段细胞内DNA分子
数大于2 N ,A错误;由图B可知,此时期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核
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都是4 N ,染色体数目是该生物体细胞的2
倍,则该细胞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由图C可知,此时期
细胞内,核DNA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目都是4 N ,染色体数目是2 N ,
则该细胞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C错误;若B、C表示两个
连续的时间段,则B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C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染色单体的消失和染色体的加倍是着丝粒的分裂导致的,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6. (2024·江苏盐城东台一中月考)如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在离体条
件下,经诱导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过程。不考虑变异等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说明造血干细胞仍具有分化能力
B. 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
C. ①过程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D. 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该图表明造血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形成多种细胞,说
明造血干细胞仍具有分化能力,A正确;图示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的
执行情况不同,因此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但图中各细胞
是同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过程产生的,因此,它们的遗传信息
相同,B错误;①为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
裂,C正确;②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7. (2024·江苏扬州仪征一中月考)肠道前体细胞可以分化成肠上皮细
胞和杯状细胞等不同肠道细胞。肠道分化程度高的区域SIRT2基因
表达增加,而在SIRT2基因缺失的小鼠中,肠道前体细胞的分化减
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肠道前体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形态的肠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
性
B. 降低 SIRT 2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维持肠道前体细胞的分裂能力
C. SIRT 2基因表达产物可以促进肠道前体细胞分化为不同的肠道细胞
D.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功能专一化,提高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
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肠道前体细
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肠道细胞没有体现全能性,A错误;分化
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在SIRT2基因缺失的小鼠中,肠道前
体细胞的分化减弱,推测降低SIRT2基因的表达,肠道前体细胞
的分化减弱,可能有助于维持肠道前体细胞的分裂能力,B正
确;肠道分化程度高的区域SIRT2基因表达增加,推测SIRT2基
因表达产物可以促进肠道前体细胞分化为不同的肠道细胞,C正
确;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类型,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
体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8. 有人把能够在所有细胞中表达、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
因称为“管家基因”,而把只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
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ATP水解酶、蛋白质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
C. 人的胰岛素基因和抗体基因都属于奢侈基因
D. 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成熟区细胞过程中,奢侈基因的遗传信息
改变
解析: 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成熟区细胞过程中,奢侈基因
表达,但其遗传信息不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9. 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年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年
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
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对以上重组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结
果发现前者不分裂而后者分裂旺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比细胞质更大
B. 老年人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可能比年轻人的更短
C. 老年人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可能影响了分裂所需的物质准备
D. 后者分裂旺盛是因为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年轻人的细胞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题目中的实验,两组进行了相互对照,可以说明细胞核
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比细胞质更大,A正确;根据端粒学说,随着细
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端粒会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
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从而导致细胞衰老与死亡,所以推测老
年人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可能比年轻人的更短,B正确;衰老细胞
中的染色质固缩,影响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
响了分裂所需的物质准备,C正确;后者重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除
了来自年轻人的细胞核还有部分来自老年人的细胞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0. (2024·江苏宿迁泗洪一中月考)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可导致细胞衰
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氧自由基的自然天敌,能够清除
机体内的氧自由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由基可能导致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下降
B. SO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抑制机体内SOD的产生,能减缓细胞衰老
D. 细胞衰老后,细胞与细胞核的体积比值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成分,引起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其功能,而呼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此推测自由
基可能导致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下降,A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
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氧自由基的自然天敌,能够清
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而自由基会导致细胞衰老,因此若抑制机
体内SOD的产生,则自由基无法被清除,不能减缓细胞衰老,C错
误;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因此,细胞
与细胞核的体积比值减小,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1. 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端粒”结构被形象地比喻为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
“时钟”,它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即
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
裂的根本原因是( )
A. 缺少合成端粒酶所需的氨基酸
B. 缺少合成端粒酶所需的核糖核苷酸
C. 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D. 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细胞不能无限分裂是由于缺少端粒酶,而不是缺少
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核糖核苷酸,A、B错误;细胞有控制端
粒酶合成的基因,C错误;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缺少
端粒酶,根本原因是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不能形
成端粒酶,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2. 酵母菌往往聚集在一起生活,在营养物质匮乏状态下酵母菌菌落
中衰老的个体会发生程序性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养物质匮乏导致酵母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 酵母菌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不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衰老的酵母菌会出现细胞内所有的酶活性降低、代谢变慢的现象
D. 酵母菌菌落中衰老个体的程序性死亡使营养物质更多地分配给适应
性好的个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营养物质匮乏导致酵母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
亡,A错误;酵母菌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凋亡过程中,选择性表达凋亡相关的基因,B错误;衰老的酵
母菌不是所有的酶活性都降低,与衰老相关的酶的活性增强,C错
误;酵母菌菌落中衰老个体的程序性死亡,有些物质可被分解重
新利用,使营养物质更多地分配给适应性好的个体,有利于该种
群的生存,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3. (2024·江苏南通月考)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全能性逐渐增强
B. 过程②细胞中基因的种类和执行情况发生变化
C. 过程③细胞内的水分逐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
D. 过程④细胞中凋亡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过程①细胞的全能性
逐渐降低,A错误;过程②细胞中基因的种类不变,执行情况
发生变化,B错误;过程③细胞内的水分逐渐减少,细胞体积
减小,细胞萎缩,C错误;过程④细胞中凋亡基因表达促进细
胞凋亡,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4.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
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⑤⑥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
B.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 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增大,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 c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⑤与⑥的
遗传物质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⑤⑥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高度
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正确;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B错误;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
积越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所以与①相比,
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弱,C错误;⑤⑥细胞发生了细
胞分化,即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以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
有所区别,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 (2024·江苏镇江期中)大蒜具有生长快、生根多、可取材的时间
多、实验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
也可选用大蒜作为实验材料。下列关于大蒜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 在间期,核DNA进行复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在前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
C. 在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 在后期,纺锤体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着丝粒发生断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在间期,核DNA进行复制,细胞中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错误;在前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B正确;在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易于观察染色体,细胞板出现在末期,C错误;在后期,着丝粒发生断裂并不是由纺锤体的牵引导致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6. (2024·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月考)对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切片进行
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的数目将细胞分为A、B、
C三组,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 B组 C组
染色体数目/条 32 16 16
核DNA数目/个 32 32 16
A. A组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正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B. B组细胞中着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附着
C. C组细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已完成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及核DNA数与B组细胞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不会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而是
在赤道面的位置形成细胞板,A错误;洋葱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
体,B组细胞可能处于完成DNA复制后的间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
期,若B组细胞处于间期和有丝分裂前期较早时,此时着丝点两侧
没有纺锤丝附着,B错误,D正确;C组细胞为未进行DNA复制的
间期细胞,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7. 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多种血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体现了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干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C. 干细胞及其分化产生的细胞都具有持续分裂的能力
D. 脐带血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疾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图示造血干细胞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也没有分化成其
他各种细胞,不能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细胞分化
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以干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
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差异,B正确;干细胞分化产生的红细胞不可
以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脐带血干细胞可以培养并分化成人体的
血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疾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8. (2024·江苏淮安涟水一中月考)一定范围内,胃癌细胞的凋亡率
随蜂毒素浓度的增大而上升。下图表示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
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凋亡基因 Bax 、 Bcl -2的表达率。下
列推测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由图可知,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 蜂毒素培养液中的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引起的细胞死亡
C. 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且随蜂毒素浓度增大诱导效
应增强
D. 蜂毒素可通过降低 Bax 基因的表达率和提高 Bcl -2基因的表达率来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 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故胃癌细胞凋亡是基因引起的细胞死亡,B正确;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蜂毒素浓度增大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增强,C正确;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蜂毒素浓度的增大,提高了 Bax 基因的表达率,而降低了 Bcl -2基因的表达率,可以推测蜂毒素是通过提高 Bax 基因的表达率和降低 Bcl -2基因的表达率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19. (12分)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
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
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
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
得),请据图作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图A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的 期。此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
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
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分析图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
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B:图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
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图C:图C表
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核DNA含
量为2 C 的代表G1期;核DNA含量为2 C ~4 C 的代表S期;核
DNA含量为4 C 的代表G2期和M期。(1)图A细胞没有细胞
壁,为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
色体,8条染色单体。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有丝
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图C中的核DNA含量由2 C 到4 C 的细胞处在图B的 期(填
图B中符号)。
解析:分析图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
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B:图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
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图C:图C表
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核DNA含
量为2 C 的代表G1期;核DNA含量为2 C ~4 C 的代表S期;核
DNA含量为4 C 的代表G2期和M期。(2)核DNA含量大于2
C 且小于4 C ,说明核DNA正在复制,故处于图B中的S期。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核DNA含量
为 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解析:分析图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
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B:图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
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图C:图C表
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核DNA含
量为2 C 的代表G1期;核DNA含量为2 C ~4 C 的代表S期;核
DNA含量为4 C 的代表G2期和M期。(3)DNA合成抑制剂会
抑制DNA复制,所以会阻碍细胞进入S期,故核DNA含量为2
C 的细胞数量将增加。
2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解析:分析图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
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B:图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
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图C:图C表
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核DNA含
量为2 C 的代表G1期;核DNA含量为2 C ~4 C 的代表S期;核
DNA含量为4 C 的代表G2期和M期。(4)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主要为蛋白质和DNA,胰蛋白酶能够将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水
解,剩下细丝状的DNA。
D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 (12分)(2024·江苏徐州新沂一中月考)图甲表示洋葱根尖
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
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丙呈现的是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
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图甲中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区域是 (填编
号),适合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区域为 (填
编号)。
解析:图甲中适合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区域是③分生区细胞。适合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区域为成熟的活细胞,如图甲中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③
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图乙中a和c分别表示的是 、 。
解析:染色单体数有为0的时候,且染色体数和核DNA
数的关系为1∶1或1∶2,因此,图乙中a、b、c分别表示的是
核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图丙中,①→②表示的遗传物质变化过程发生在图乙中
的 (用图乙中数字及箭头表示),②→③表示的生理
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
解析:图丙中①→②表示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发生在分裂间期,对应图乙中1→2过程;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前期,即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1→2
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
。
解析: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5)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
是 → → → 。
解析: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制片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处于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使组织中的细
胞相互分离开来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10分)图中细胞A为某动物的正常体细胞,此细胞可能发生如图
所示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假设细胞A内的染色体数为32条,则动物个体D的正常体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条,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分子数之比为 。
解析:动物个体D的细胞核来源于细胞A,故其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供核细胞A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
32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经过③过程产生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
不同细胞中 的表达情况不同。
解析: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A经过细胞分化产生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
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通过④⑤⑥⑦过程可以说明
。
解析:④⑤⑥⑦过程表示细胞核移植,可以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遗传信息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
具有全能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①过程形成的细胞内水分 ,多种酶的活性 ,物
质运输功能 。
解析:①过程表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减少
降低
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2. (12分)(2024·江苏南京六合区月考)细胞的基因可分为管家基
因(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基因)和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中
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两类,下表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
在及表达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存在情况 基因表达情况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胰岛B细胞 √ √ √ √ √ √
眼晶状体细胞 (胚胎中) √ √ √ √ √ √
神经细胞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四种基因中属于管家基因的是 。
解析: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丁基因在三种细胞中都表达,因此丁基因属于管家基因。
(2)甲基因 (填“能”或“不能”)表示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
因,理由是
。
解析: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也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因此甲基因能表示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丁基因
能
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也只
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填“管家基因”或“奢侈基
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里的基因表示奢侈基因。
(4)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三种细胞形态、功能表现不同,从细
胞结构方面分析其原因是
。
奢侈基因
人体的
不同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
丝分裂、分化产生的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三种细胞
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由于人体的不同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分化产生的,因此不同的细胞都有相同的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三种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不同细胞的形态、功能也表现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5)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有什么差别?
。
解析:有些蛋白质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合成,但也有一些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只在特定的细胞中合成,因此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有些蛋白质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合成,但也有一些特定功能的
蛋白质只在特定的细胞中合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6)3种细胞中的DNA都含有卵清蛋白基因、β-珠蛋白基因、胰
岛素基因,但每种细胞中只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的mRNA
(mRNA可指导相应的蛋白质合成),这一事实说明了什
么? 。
解析:3种细胞中的DNA都含有卵清蛋白基因、β-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但每种细胞中只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的mRNA,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的表达存在选择性,即发生了
细胞分化。
基因的表达存在选择性,即发生了细胞分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7)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发生了选择性表达?
。
解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蛋白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均表达,未发生选择性表达。
未发生选择性表
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3. (14分)细胞自噬就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或衰老的细
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细胞通过自噬可以重复利用有用的物质,确
保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如图表示一种常见
的细胞自噬过程,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在细胞自噬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溶酶体中的
,该过程分解产物的去向是
。
(2)一般来说,细胞自噬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细
胞生存。细胞自噬不同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
的过程。
多种水解
酶
在细胞内被利用或排出细胞
外
有利于
由基因所
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解析:一般来说,细胞自噬降解的是衰老的或受损的结构,对生物细胞而言,有利于细胞生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图示过程显示了细胞内的不同生物膜在 上的紧
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 。
结构和功能
协调配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酵母菌细胞的液泡和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相似,科学家
以突变型酵母菌(液泡内缺乏降解酶)和普通型酵母菌为材
料,研究液泡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其中以 型酵母
菌作为实验组, 型酵母菌作为对照组,两组酵母菌同
时进行饥饿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 型酵母菌细胞中会
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在液泡的现象。据此推测,当环境中营
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 (填“增强”“减弱”
或“不变”)。
突变
普通
突变
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析:对照组是在自然状态下,未经处理的组,故以突变型为实验组,普通型为对照组,突变型无法自噬,故一段时间后突变型酵母菌细胞会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在液泡的现象。当环境中营养缺乏时,受损或衰老的结构会增多,故自噬作用会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