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01 21: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硝酸的性质知识回顾1.分别写出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形成硝酸型酸雨的主要反应人民网: 某路段铝罐车发生硝酸泄露事故,造成大量红棕色烟雾,现场可闻到刺鼻的气味。抢险人员运来纯碱进行处理,以便防止其扩散并污染附近的农田。运输浓硝酸的铝槽车泄露 为什么在事故现场能闻到刺鼻的气味?问题探究一观察硝酸的颜色,并闻气味。 纯硝酸是 色、易 、有 气
味的液体,低沸点,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 98%以上的硝酸叫 。一、物理性质无挥发刺激性发烟硝酸 为什么可以用纯碱进行事故的处理?问题探究二二、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HNO3 = H+ + NO3-)使指示剂变色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金属反应2HNO3+ CaCO3 = Ca(NO3)2+ H2O + CO2↑?2HNO3+ CaO = Ca(NO3)2 + H2OHNO3+ NaOH = NaNO3 + H2O为什么在现场能看到一大片的红棕色烟雾?问题探究三红棕色气体是什么?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如何变化?其它可能还有什么产物?理由? ①久置硝酸会变黄

②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2、不稳定性:思考:哪些事实能说明浓HNO3不稳定?常见的需要放在棕色瓶中的试剂:
浓HNO3 、AgNO3 、氨水、氯水、溴水、AgBr、AgI等。硝酸是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铝罐车运输?请从N化合价分析,如何用实验证明?问题探究四
【演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现象:1、铜片逐渐减小
2、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
3 、试管内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 、溶液变为绿色 请根据以上现象,推测反应的产物,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硝酸的作用。实验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硝酸的作用Cu +4HNO3(浓)=Cu(NO3)2+2NO2 ↑ +2H2O实验2: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现象: 请根据以上现象,推测反应的产物,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硝酸的作用。同时改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Cu +8HNO3(稀)=3Cu(NO3)2+2NO ↑ +4H2O1、铜片逐渐减小
2、铜片表面有无色气泡冒出
3 、在试管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4 、溶液变为蓝色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会出现什么情况?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铜.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问题深化思考:铁与浓硝酸反应情况又如何呢?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的金属不再跟酸反应,所以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盛浓硝酸
(2)浓硝酸与某些非金属的反应(3)与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反应3Fe2+ + 4H+ + NO3- = 3Fe3+ + NO↑+ 2H2O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3H2S+2HNO3(稀)=3S↓+2NO↑+4H2O规律:
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Fe2+ 、S2-、I-、SO32-等
一些还原性的物质不能与硝酸共存。② 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如Fe 、Cu)(3)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
化,加热情况下,可以迅速反应。(1) 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 稀硝酸被还原为NO(2)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总结: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二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重返祖国的决心,他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智慧。王水 浓HCl和浓HNO3(体积比3:1)混合,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
如Au、Pt等溶解。玻尔帮你记忆三、硝酸的用途氮 肥硝化纤维塑料炸 药染 料硝酸盐2H2O + 4NO2 + O2 === 4HNO32NO+ O2 === 2NO2(1)可用铁制槽车或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以下反应中分别体现硝酸什么性质: 。 。(5) NH3通入稀HNO3溶液中(6)FeCl2溶液中滴加稀HNO3?(4)苛性钠与稀HNO3反应(3)碳与浓HNO3共热?(2)铜与浓HNO3反应?? 。练习反馈: 。 。2、工业上拟用Cu与适量的硝酸来制备Cu(NO3)2
下面是三位同学提出的三个方案:甲:铜浓硝酸乙:铜稀硝酸丙:铜空气△硝酸请问:那一种方案最好?为什么?Cu(NO3)2Cu(NO3)2Cu(NO3)2CuO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