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来编童话》习作指导 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来编童话》习作指导 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2 20: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来编童话》习作指导+范文
习作要素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1.抓关键词明类别:编童话。
“童话”: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的手法让故事情节有一些冒险、冲突和转折,通过故事传递道德、价值观或生活道理。
2.整体构思明框架:撰写文章恰似建造房屋,需先搭建好框架。我们这篇童话,可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布局。
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角及起因。
中间:写故事发生的过程。
结尾:写故事的结果。
3.认真审题明要求:
◇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可以是上面提供的角色,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
◇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是在哪里发生的
◇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挑选你最喜欢的角色,想象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将故事的经过写清楚,结尾阐述一个道理或者某种感受。
写完后试着给故事加一个题目,注意题目要居中。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头脑风暴。
活动1.绘制思维导图。
拿出一张纸,在中央写上“编童话”,接着绘制思维导图。把你所能想到的角色(西红柿、茄子、松鼠、孔雀、橡皮、铅笔等)、时间(夏天、星期天、深夜、早上等)、地点(菜园、森林、文具盒、课本、公园等)都记录下来。
活动2:定角色,赋个性。
给角色赋予鲜明性格,让其像“小大人”一样有态度。例如骄傲的孔雀、热心的松鼠、粗心的铅笔,避免角色形象模糊。
活动3:列出提纲。
根据上述框架,填写你的写作提纲:
题目:《XXX》
故事发生的时间:
故事发生的地点:
角色及特点: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要表达的主旨是:
如:
题目:《谁更美》
故事发生的时间:周末的清晨
故事发生的地点:郊外森林
角色及特点:爱美的孔雀、受伤的小松鼠、善良的啄木鸟。
故事的起因:孔雀只顾炫耀羽毛,不愿帮助受伤的小松鼠。
故事的经过:孔雀翅膀被树枝勾住,啄木鸟主动帮忙,小松鼠也用尾巴运送草药。
故事的结果:孔雀认识到助人比外表更重要,三人成为好友。
要表达的主旨是: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活动4:拟题小技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最后为自己的习作取个精彩的题目:
1.以角色命名:如《孔雀和小松鼠》《铅笔的冒险》。
2.以角色特点命名:如《“爱美”的孔雀》《热心的啄木鸟》。
3.以关键情节命名:如《森林里的互助记》《文具盒里的秘密》
写作任务一 得星
1.选材积极向上,符合生活实际。 ☆
2.从要求中任选一个或几个角色来写,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 ☆
3.题目与习作内容有关,不跑题。
任务二:雕琢细节,让故事生动有趣。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将故事情节写得生动有趣。
1.拟人化描写,让角色“活”起来:赋予角色人类的言行和情感。比如写孔雀炫耀:“你们看我的羽毛多鲜艳,谁都比不上我!”用个性化语言凸显其骄傲本性。
2.设置“小关卡”,增加故事层次:在情节中加入小冲突或困难,如“孔雀被困”“文具找不到主人”等,再写角色如何解决问题,让故事更有吸引力。
3.暗藏小道理,赋予故事意义:通过角色的经历传递简单启示,比如“外表美不如心灵美”“团结互助更有力”等,让童话既有童趣又有价值。
写作任务二 得星
1.把发生的故事写清楚。(写清楚得1颗星,写具体得2颗星,写有趣得3颗星) ☆☆☆
三:聚焦细节,以改提质,优习作
仅把故事写清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把故事变生动变有趣。
1.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某个角色,所言所做都符合其特点。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更鲜活。
3.运用万能公式:愿望→困难→努力→结果,让故事有趣。
比如:小熊想在冬天前收集足够的蜂蜜(愿望),但蜜蜂们守护着蜂巢(困难),它想出了用花朵交换蜂蜜的办法(努力),最终不仅得到了蜂蜜,还和蜜蜂成了朋友(结果)。
写作任务三 得星
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
2.情节曲折有趣。 ☆
[佳作赏析]
茄子与西红柿的“美味之争”
夏日,宁静的菜园里。
茄子边荡着秋千边感慨着:“我真厉害,炖肉、凉拌都喷香。”
“你那口感太绵,哪有我清爽?生吃酸甜,炒鸡蛋更是绝配,我才是最好吃的!”西红柿晃着红彤彤的脸蛋反驳道。
“我营养丰富,除了富含各种维生素还含有花青素,可以让心血管更健康和抗衰老。”茄子也不甘示弱。
“我身体里的番茄红素也有同样的功能呢。”西红柿的脸更红了。
它们谁也不服谁,决定找人来评评谁最好吃。
第一个人看了看他俩说:“你们俩我都喜欢呀!前天我做了鱼香茄子,软糯的茄子裹着酱汁,配着米饭我多吃了两碗;昨天又把西红柿切成块,撒上白糖,冰冰凉凉的,吃着别提多舒服了。” 茄子和西红柿听了,都还不服气。
他们又去找了第二个人,让他给评论一下。“要我说呀,茄子炖排骨的时候最香,那肉汁渗进茄子里,一口下去满是肉香;但西红柿蛋汤也少不了,早上喝一碗,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你们就像米饭和馒头,各有各的好,怎么比得出高下呢?” 第二个人为难地说。
一旁的老母鸡忍不住了:“我家小主人生病了没胃口,女主人煮了西红柿面片汤,他一下子就喝了两大碗,病也好了一大半;昨天小主人运动完,男主人又做了凉拌茄子,他就着馒头吃得可香了。你们各有各的好,少了谁,夏天的餐桌都不完整呀!”
茄子和西红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都笑了。
【点睛酷评】
本文用孩子的视角还原生活场景,将菜园里的茄子和西红柿赋予人类的对话与情绪,通过路人、老母鸡的对话自然地将“事物各有优势” 的道理融入趣味故事,语言生动、细节鲜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力。
【佳作赏析】
文具盒里的派对
夜深了,小主人早已进入甜甜的梦乡,星星也困得眨眼,连窗外的月亮都悄悄把光调暗了些。书桌上的文具盒里,正悄然举行着一场热闹的派对。
钢笔挺着锃亮的金属笔身:“我来弹琴。”只见他小心地勾住文具盒角落一根细细的橡皮筋,用笔尖轻轻拨动橡皮筋,一段轻快的旋律就飘了出来。
橡皮立刻在文具盒的软垫上蹦跳起来,圆滚滚的身子一会儿转个圈,一会儿踮着“脚尖”跳两步:“钢笔的琴声太好听啦!我来跳支舞!”
卷笔刀晃了晃自己银色的小手柄,跟着旋律哼起了歌:“小主人的作业写得棒,全靠我们来帮忙……”
一直没说话的尺子,也跟着轻轻晃身子,细声细气地加入合唱:“画直线,不歪斜,小红花一朵朵开……”
“我来打鼓吧!”一向严谨的红笔也忍不住加入了派对,他一边敲着文具盒的盖子,一边打着节奏。
大家唱着跳着,突然,床板“咯吱”一声,小主人翻了个身,所有人瞬间停下动作,钢笔赶紧松开橡皮筋,橡皮也屏住呼吸蹲在原地……过了一会儿,小主人的鼾声又响起,文具们的派对又热闹起来,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慢慢安静下来,等待着新一天和小主人的学习时光。
【点睛酷评】
这篇以文具为主角的故事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用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深夜里的“微观欢乐世界”。情节设计张弛有度,充满生活趣味。开头环境描写渲染了安静又神秘的氛围,中间用细节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派对的热闹,每个文具的 “表演” 既符合文具的特性,又充满童趣,设计了“小主人翻身”制造了情节的小起伏。结尾传递出温暖的情感,让故事结构完整且有余味。
【佳作赏析】
小孔雀和小松鼠
周末,天气格外晴朗,兔子啦,松鼠啦,小鹿啦……都来到森林广场上玩。小孔雀看见这么多的朋友,高兴极了,只听“嗷--”的一声,它身子抖了几抖,尾巴就展开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家纷纷拍手,不住地赞叹:“太美了!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扇子。”“真神奇啊!”
小松鼠看了看孔雀的尾巴,又看了看自己那灰扑扑的尾巴,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小孔雀奇怪地问:“小松鼠,你怎么了?”小松鼠垂头丧气地说:“你的尾巴那么漂亮,我的尾巴灰扑扑的,像把大扫帚似的,丑死了。”
小孔雀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的尾巴并不是为了比美的,你看,我的尾屏上的“眼状斑”像猛兽眼睛的形态,我开屏是为了迷惑或吓退捕食者的。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苍蝇的;兔子的尾巴是奔跑时调整身体姿态,维持平衡的;燕子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小松鼠恍然大悟:“我的尾巴作用可大了!当我从高处往下跳时,它就像一把降落伞,能帮我保持平衡,让我安全降落到地上,上次我从松树上摔下来,一点都不疼;冬天,尾巴就是我的棉被,我把它盖在身上,可暖和了;另外呀,我在森林里快速奔跑和跳跃时,大尾巴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样,让我灵活地改变方向……”
说着说着,他们俩都笑了,笑声在森林广场上空回荡。
【点睛酷评】
习作以小孔雀和小松鼠的对话为主线,既展现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与观察,又自然融入科普知识,主题积极且贴近生活,充满童真。细节描写生动有趣,情节完整且有起伏,逻辑清晰,让每种事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的观点自然透出。
拓展练习
1.从“秋天、果园、小刺猬、苹果树”“雨天、书房、字典、钢笔”两组词语中选一组,或自定要素,填写故事框架表。
2.按照框架编写童话,注意写好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加入1个小冲突(如“物品丢失”“遇到困难”)。
3.给童话拟题,用三种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后,和同桌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