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
对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几年基本的小学英语学习后,他们对英语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我们七年级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1、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很严重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进入初中阶段后越来越大,随着学科的增加,知识量的加大,农村学生对教材的不适应,中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为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各科的知识压力大,所以学生的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小学生那种学习方法。
2、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
3、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
七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学生学习情况现在基本分为五类: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
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高,方法不当。
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尽量跟住老师,这些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在督促。
第五类:跟不上正常的进度。
另外,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
七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可塑性较强,只要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教学效果分析
1.新课程的主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示范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师一言堂” 本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的做到很客观的去判断学生的实际操练过程。带着教师的主观想法: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型,可以一笔带过的想法。所以忽略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这节课设计的最根本宗旨。
2.机智教学,灵活过渡是每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在本堂课上,我在引入本课的Step1 部分,受到课堂用语的牵制,使得开头的介绍引入部分与前部分的铺垫脱节,过渡过于牵强,不够流畅自然。同时,我也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趣味教学,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开始、轻松愉快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结尾,使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但是在处理听力部分的过渡中,过于牵强,似乎又把主角从学生那里抢了回来,把他们当成了完成我这个听力任务的工具。
3.教学内容“大众化”。不同的学生,对每一课的内容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兴趣。所以,针对学习者构建知识结构,每一堂课都要求教师问题的设计也要根据难易,再由不同的学生基础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合理问题。在本堂课中,教师的主旨就是围绕“What’s your name? What’s her name? What’s her name?”。教学任务设计虽然多元化,具体化。但是缺乏梯度化。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多方思考练习、多方提高。
4.忽视了黑板教学的应用。自从有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英语课堂增加了不少乐趣,而传统的黑板却因此被忽视了。在本堂课中,多媒体教学能多方位呈现教学的步骤,学生也能清晰地感受课堂线索,应该说对于基础比较扎实或者懂得合理记笔记的同学来说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但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或是记性不好的同学多媒体像是电影一闪而过,课中停留了一定的印象,课后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通过这一堂公开课,在各位教师的精心点评下,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思考:在一节英语课中,怎样体现一节课的重点,怎样在某一特定的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所得,都是值得我去细细思量的……
教学反思
1.新课程的主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示范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师一言堂” 本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的做到很客观的去判断学生的实际操练过程。带着教师的主观想法: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型,可以一笔带过的想法。所以忽略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这节课设计的最根本宗旨。
2.机智教学,灵活过渡是每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在本堂课上,我在引入本课的Step1 部分,受到课堂用语的牵制,使得开头的介绍引入部分与前部分的铺垫脱节,过渡过于牵强,不够流畅自然。同时,我也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趣味教学,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开始、轻松愉快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结尾,使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但是在处理听力部分的过渡中,过于牵强,似乎又把主角从学生那里抢了回来,把他们当成了完成我这个听力任务的工具。
3.教学内容“大众化”。不同的学生,对每一课的内容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兴趣。所以,针对学习者构建知识结构,每一堂课都要求教师问题的设计也要根据难易,再由不同的学生基础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合理问题。在本堂课中,教师的主旨就是围绕“What’s your name? What’s her name? What’s her name?”。教学任务设计虽然多元化,具体化。但是缺乏梯度化。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多方思考练习、多方提高。
4.忽视了黑板教学的应用。自从有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英语课堂增加了不少乐趣,而传统的黑板却因此被忽视了。在本堂课中,多媒体教学能多方位呈现教学的步骤,学生也能清晰地感受课堂线索,应该说对于基础比较扎实或者懂得合理记笔记的同学来说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但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或是记性不好的同学多媒体像是电影一闪而过,课中停留了一定的印象,课后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通过这一堂公开课,在各位教师的精心点评下,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思考:在一节英语课中,怎样体现一节课的重点,怎样在某一特定的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所得,都是值得我去细细思量的……
《Section A Period One》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
本课时以name为中心话题,1b,2a ,2b都是与name句型有关的听力,1c,2c是围绕name展开的小组活动,2d是围绕name内容而展开的情景交际。
知识与能力
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的口语交际活动,询问他人姓名、查询电话号码,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并制作个性名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该部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论的主题是结交新朋友,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熟识新伙伴,增进友谊。
2、学情分析 .
对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几年基本的小学英语学习后,他们对英语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我们七年级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1、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很严重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进入初中阶段后越来越大,随着学科的增加,知识量的加大,农村学生对教材的不适应,中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为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各科的知识压力大,所以学生的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小学生那种学习方法。
2、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
3、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
七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学生学习情况现在基本分为五类: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
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高,方法不当。
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尽量跟住老师,这些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在督促。
第五类:跟不上正常的进度。
另外,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
七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可塑性较强,只要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3、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4、教学过程 .
【活动】Warm-up .
首先,利用PPT让学生做一个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幻灯片相继出现七个物品之后消失。学生利用上节课学的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an ...来回答看到并记忆的物品名称。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导入】Lead-in .
学习本节课新单词,基础好的学生相当于复习单词。教师领读,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出单词读音。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单词,并记忆单词汉语意思。
【讲授】Objectives .
列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抓住重点。教师领学生朗读学习目标中的句型,让学生能够正确发音。
【讲授】Presentation .
讲授新课,书写本课标题。My name's Gina.
【活动】1a .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完成1a部分任务。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1b .
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并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完成1b部分任务。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1b .
让学生根据图片人物,抢答并正确说出对应人物的会话。本环节通过PPT,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场景记忆人物对话。对抢答并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1c .
让学生通过Pair work的形式,完成1c部分的会话,实现本组内组员之间的互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2a .
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并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完成2a部分任务。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2b .
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并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完成2b部分任务。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Game .
幻灯片出现6个人物头像和对应的姓名,让学生用2分钟时间,迅速记住人物对应的名字。学生利用句型:-What's his/her name?-His/Her name is ...来回答。
【讲授】2c .
通过猜测学生感兴趣的明星的名字的形式,引出2c部分的物主代词的变换(his/her)。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2c .
让学生通过Pair work的形式,完成2c部分的会话,实现本组内组员之间的互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2d .
让学生通过Role-play的形式,完成2d部分的会话,实现本组内组员之间的互动。学生需要2人一组,来到讲台前,根据会话情景进行自由会话。让学生能够融入情景,熟练应用所学的会话。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按所在小组给予加分。
【活动】Sum-up .
对本节课各个小组学生的表现得分情况加以总结。表扬冠军小组,激励其他小组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保持住学习热情。
【作业】Translation .
让学生课后,将2d部分的对话内容翻译成汉语。复习了本节课的主要对话,也锻炼学生的英译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