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B)
建议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41分)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僵硬 苍蝇 吟诵 营地
B.驻扎 住房 注目 拄着
C.小区 曲线 弯曲 扭曲
D.思考 湿润 丝线 斯文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操场 枯委 重叠 缘起
B.废劲 固定 客厅 临时
C.良好 茎干 地趾 倾倒
D.扒土 搬运 铺设 骤雨
(3)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按顺序填写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A.触 变 巴 拉 贴
B.巴 变 拉 爬 贴
C.触 变 挨 拉 贴
D.触 形 粘 拉 爬
(4) 填入“引蛇出 ”“狡兔三 ”“龙潭虎 ”“筑 引凤”四个词语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窝 窟 穴 屋 B.洞 窟 穴 巢
C.洞 窝 穴 巢 D.洞 穴 厩 窝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梅》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梅与雪互相竞争,都认为自己最具早春特色
B.“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安闲之感
C.《暮江吟》描绘了秋天暮江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D.“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写出了爬山虎的动态美
(6)把“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许多用途。②那天我爬上山坡摘野菊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了皮。③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后敷在我的伤口上。④没几天,伤口就好了。⑤以前穷人买不起药治伤,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 读句子,用“倾”字组词并填空,注意不要重复。(6分)
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开始向东( )了。天气预报说今晚有大雨,果不其然,入夜不久便下起了( )。我担心房子的状况,难以入眠,便给朋友发去消息,( )内心的不安。
给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新鲜:A.(食物)没有变质;B.(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C.新奇, 稀罕。
(1)我们一家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 )
(2)君君第一次出国,感到什么都新鲜。 ( )
(3)爸爸从莱市场里买回来许多新鲜的鱼虾。(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3分)
①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
②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
我觉得句( )更准确,因为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坚持写观察日记,写作水平不断加强,在后来的作文竞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我非常特别高兴。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写下来。(3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8分)
看看我们身边,你会发现,不少小学生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846)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近视率 19.8% 23.2% 34% 36.6% 45.1% 49.3%
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调查表所反映出的问题。(3分)
(2)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5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29分)
(二)小红的凤仙花培育记录表(15分)
观察对象 时间 观察记录 颜色
凤仙花 第1天 撒花种 ────
第7天 凤仙花破壳发芽,像戴着“小帽子” 芽黄绿色
第14天 茎高2厘来,有两片边缘光滑的圆叶子 叶子嫩绿
第21天 茎高4厘米,粗1毫米左右,茎的顶端长出两片真叶,叶片的边缘呈锯齿状 茎叶绿色
第29天 长出4片大真叶,2片很小的叶子还在不断生长 茎叶绿色
第35天 我发现叶子的生长有自己的规律,两片上下交叉生长,每片叶子上下基本不会重叠 茎叶绿色
第50天 叶子很多,茎高15厘米,茎粗3毫米左右。最大的一株长出花蕾 茎叶绿色, 花蕾绿色
第57天 最高的达18厘米,茎粗5毫米左右,每棵植株都开出了二三朵花,花形似蝴蝶 花朵粉红色、 紫色和红色
第64天 有一朵花谢了,结出很小的果实,其余还在开花 花朵粉红色、紫色和色, 果实绿色
上了自然课以后,小红也想种凤仙花。回到家后,她兴冲冲地撒下了种子,之后常常去观察它的状况。第7天,她发现凤仙花 。第14天,凤仙花 。第35天,她发现 。到了第50天,凤仙花终于 !从小红的身上我们知道,观察要
。(5分)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凤仙花在第7天长出两片叶子。 ( )
(2)凤仙花的叶子两片上下交叉生长,每片叶子上下基本不会重叠。 ( )
(3)凤仙花的花形像蝴蝶。 ( )
(4)凤仙花的花有粉红色、绿色和红色,果实是绿色。 ( )
3.8月28日,奶奶对小红说:“小红啊,奶奶刚在院子里种了一大片凤仙花,这样等‘十一’放假时,你就可以回家看花了。”你认为奶奶说得对吗?假如你是小红,你会如何向奶奶解释?写一写。(4分)
(二)豆娘(16分)
①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常常静坐在屋檐下,等待着豆娘飞过。一会儿蝴蝶飞来了,一会儿蜻蜓飞来了,只是豆娘不常来。
②偶尔豆娘飞来了,我就惊喜着。但是我不敢站起来,更不会去捕捉它。它是柔弱的,只会慢慢地飞。
豆娘有多种颜色,有橙红色的,有碧绿色的,有灰白色的,还有黝(yǒu)黑色的,我都喜欢。然而,我更喜欢靛(diàn)蓝色的。
③看见它在微风里款款地飞来,四周好像就静下来了,心就静下来了,就愿意安安静静地用目光跟随着它飘飞。
它在天上飞行的时候,也是静静的、轻轻的、缓缓的。它是那样柔弱,几乎没有任何争斗的力气,似乎任何的虫鸟都可欺压它。我常常想,有这样纤弱的身体,它怎么生存
后来,我知道了,它原来还是个肉食者。别看它体形娇小,飞行缓慢,却可捕捉体形更微小的害虫,如蚊、蝇、蚜虫、介壳虫、摇蚊等,这让我对它又增加了几分喜欢。
我喜欢它飞行的样子,网状的薄翅,缓慢地飞舞着,在阳光的照耀下,在不同的角度闪着不同的光泽。
当它落在花丛间、流水边,那姿态也是美丽的。它并合的翅膀,笔直地立在背上,翅膀上的网状脉络更加鲜丽透明。
它很美丽,无论飞行着,还是停歇着。只是它那么胆怯、弱小,让我不忍心惊吓它。
今天,当我和一个小姑娘在河边散步时,看见一只靛蓝的豆娘飞来,我就停下了脚步。我看见河岸的石缝里,长出了一棵泡桐。那只豆娘就落在泡桐的叶面上。我不敢走近它。我拉住小姑娘的手,让她也停下脚步,静静地在远处欣赏它。④然而,它没有久停,飞走了。
我怅(chinɡ)然若失。豆娘,难道只因为我长大了,你就逃离了我吗 其实,你不懂得,就在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已回归童年了。何况,我身边还有一个和你一样沉静美丽的小姑娘啊!如果你不这么匆忙地飞走,我会把你介绍给她,她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你的。
请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写下来。(4分)
( )──( ) ( )──( )
2.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豆娘?补充在横线上。(3分)
、 、体形、 、停歇时的样子。
举例说说本文哪里体现出了作者的观察细致。(3分)
从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写在下面。(3分)
①期待、盼望 ② ③ ④
读完这篇文章,请你试着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3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课余时间你一定结交了不少动物朋友,了解了它们的一些生活习性。请以“ 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介绍小动物的习作。不要忘记用第一人称来写哟!要做到条理清晰。
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B)
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提优卷)
一、1. (1)C (2)D (3)A (4)B (5)A (6)D
示例:倾斜 倾盆大雨 倾诉
(1)B (2)C (3)A
(1)② 隧道的深度和宽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变化的,用上
“最多”限定了蟋蟀住宅的尺寸范围,使语言更准确。
(3)示例: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
(1)希望小学学生总体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年级越高,近视
学生的比例越大。
(2)示例:原因: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坐姿不端正。
建议:端正坐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常做眼保健操。
(一) 1. 破壳发芽 有了两片圆叶子 叶子的生长有规律 长
出了花蕾 连续、细
2.(1)× (2)√ (3)√ (4)×
3.示例:我认为奶奶说得不对。
奶奶,不是那样的。凤仙花种下去50天左右才会长出花蕾,然后开花。从现在到“十一不够50天,凤仙花在那时是不能开花的。但是那时候叶子已经很茂盛了,看看绿叶也是很有趣的。
(二) 1.示例:柔弱 纤弱 娇小 微小
2.颜色 食性 飞行的样子
3.示例:作者注意到豆娘的翅膀是网状的薄翅,在阳光下飞行时,在不同角度闪着不同的光泽。这体现了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
4.②惊喜、爱怜。 ③平静 ④遗憾、怅然。
5.示例:作者借豆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三、略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A)
(限时: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词句段运用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q$ q^)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2.爬山虎的脚长(zh2ng ch1ng)在茎上。
3.梅雪争春未肯降(xi1ng ji3ng),骚人阁笔费评章。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三、给下列字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6分)
茎( ) 固( )
经( ) 故( )
较( ) 暮( )
校( ) 幕( )
题( ) 厅( )
提( ) 钉( )
四、给下列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题西林壁( )
A.题目 B.问题 C.书写,题写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缘故 B.因为 C.缘分
3.梅须逊雪三分白( )
A.不及;比不上 B.谦逊 C.让出
4.半江瑟瑟半江红( )
A.瑟瑟发抖 B.青绿色 C.形容风声
读下面两组句子,在带点的词语理解恰当的一项后面打“√”。(4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1.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确变成了灰色。 ( )
(2)“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
灰色。( )
蟋蟀盖房子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2.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大多”写出了蟋蟀盖房子的时间固定在十月。
( )
(2)“大多”写出了蟋蟀盖房子的时间大多数在十月,
也有不在十月的。 ( )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叶子荡起波纹。(扩写句子)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3.他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4.它的工具是那样软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修改病句)
书写与积累
七、默写《题西林壁》,注意把字写规范,写美观。(2分)
题西林壁
,
。
,
。
八、把下面的气象谚语补充完整。(4分)
1.立了秋, 。
2.夏雨少, 。
3. ,乱穿衣。
4.一场秋雨, , 要穿棉。
5.八月, ,九月 ,十月还有 。
交际与实践
口语交际。(5分)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平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平时我们应该做到:
1.行为习惯方面,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让眼睛
;不在车上、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
。
2.饮食方面,要多吃新鲜的 ,少吃糖,不能挑食。
3.还要坚持锻炼,经常做眼 操。
十、给下面的动物找找家。(3分)
例如:鸟巢
狗( ) 鼠( ) 猪( )
鱼( ) 鸡( ) 虎( )
阅读与理解
十一、品读语段,按要求做题。(12分)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2.用“ ”画出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3分)
3.第一、二自然段分别写的是爬山虎的 和 ,写得 。(3分)
第三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 。
从“原先”“现在”等词可以看出来,作者进行了 观察。(3分)
十二、课外专项阅读。(14分)
蝉
[法]法布尔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惯,因为我是与它同住的。七月初,它就占据了靠近我屋子门的那棵树,总是在洋洋自得地高声唱着。我是屋里的主人,门外它是最高的统治者。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甲]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可是它还是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蝉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蝉自己能够听见自己所唱的歌曲吗?
我与蝉比邻而居,使我有机会仔细观察它们。
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乙]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就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扔石子,而蝉却仍然镇静地继续发声,好像没事人儿一样。
有一回,我们借来两只土铳(ch7ng),里面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放在门外的大树底下。我们还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碎。我们在树底下做着这一切,在头顶树枝上的蝉,是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的。
我们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砰!”土铳响了,那声音有如霹雷一样。蝉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仍然继续唱歌。[丙]它不但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之状,而且歌声的音量与音调也没有丝毫改变。
我们接着放了第二铳,和第一铳一样,蝉依然没有受到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的!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文中画波浪线的甲、乙、丙三处分别观察了什么?请选一选。(3分)
A.了解蝉是否有听觉。 B.了解蝉是否有视觉。
C.观察蝉的发音部位。
甲: 乙: 丙: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写蝉“总是在扬扬自得地高声唱着”,“扬扬自得”是个贬义词,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厌恶之情。
B.“我”与蝉结为邻居,这样“我”就有了仔细观察蝉的好机会,作者观察蝉不仅细致,而且花了很多时间。
C.短文一共写了蝉非常喜欢唱歌,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蝉是没有听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3.作者为了观察蝉的听觉,做了一个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5分)
实验工具:两支土铳 实验地点:
实验的过程及结果:“我们”一共放了两铳,对正在歌唱的蝉有影响吗?
实验结论:蝉到底有没有听觉?
练笔与习作
十三、小练笔。(5分)
你最近观察了什么植物?请把你观察到的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100字左右)
十四、作文。(25分)
以下两题,只选做其中一题。
近段时间,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以“我发现了
”为题,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细致具体。
2.你一定观察过一种植物或动物,且发现并记录了它的成长过程与变化。请以“观察日记×则”为题,写一写你的观察与发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哟!
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A) 参考答案
一、1.q$
2.zh2ng
3.xi1ng
二、住宅 枯萎 牢固 操场 选择 卧室 洞穴 临时
三、嫩茎 经过 牢固 故乡 比较 学校 暮色 幕布 问题
提水 客厅 钉子
四、1.C 2.B 3.A 4.B
五、1.(2)√ 2.(2)√
六、1.一墙的叶子漾起绿色的波纹。
2.这座住宅怎能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呢?
3.壮壮不光学习好,还乐于助人,大家都喜欢他。
4.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七、略
八、1.把扇丢 2.秋霜早 3.二八月
4.一场寒 十场秋雨
5.暖 温 小阳春
九、1.休息10分钟 看书写字 2.蔬菜和水果 3.保健
十、窝 洞 圈 塘 窝 穴
十一、1.嫩红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茎上的细丝 蜗牛的触角
3.叶 脚 细致具体
4.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连续
十二、1.C B A 2.A
3.门外的大树底下 “我们”放了两铳,对正在歌唱的蝉没有影响。 蝉没有听觉。
十三、略
十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