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7课内战烽火(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7课内战烽火(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1 23:56:01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梳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课是关于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为中国的光明前途,同国民党进行的政治较量(即重庆谈判)和军事较量(解放战争)。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头绪繁杂,而人教版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特别是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介绍得不够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容易理解。为了更好地再现历史,我自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大量纪录片的资料,以使学生更生动、更直观地了解关系到中国人民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为了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我在设计讨论题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围绕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质。
二、课程标准: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三、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毛泽东转战陕北,人民解放军仅用一年的时间便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始了向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反攻作战。
本课分三目内容:第一目:重庆谈判。讲述了国共双方重庆谈判的概况,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第二目:转战陕北。讲述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及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第三目:挺进大别山。讲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二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和真实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图片和材料的阅读理解,培养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庆谈判的基本史实和《双十协定》。
(2)、理解中国共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政治欺骗的手法和独裁内战的本质。
(3)、知道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4)、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认识中共执行的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探究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
(5)、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略争开始转入战进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辩论、分组活动等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重庆谈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国民党政治欺骗的手法和独裁内战的本质而做的努力。学习毛泽东等伟人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精神。
(2)通过对全面内战的爆发的学习,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中国的光明前途不怕流血牺牲的英勇无畏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六、重点与难点:
1、重点: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2、难点:正确理解人民解放军全国性的战略进攻的开始。
七、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讲述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
2、学生学法:探究性、合作性学习。
八、教学资源:课本;PPT课件(相关影像、图片、音乐、文字资料等);
九、教学过程:
片号
幻灯片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2
3
4
日本投降图片两张
展出战争造成的衰败景象,提问: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展示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中的讲话
课题PPT《内战烽火》
进入学习状态
根据学前知识回答,并根据第二张PPT回答人民的最大愿望是:和平。了解国民党却要打内战
展示图片,提问:两张图片反映了什么?标志着什么?
教师解释为什么这场内战被称为“解放战争”并引入新课——《内战烽火》

学生复习、回答;导入新课
5
《美国对国民党的支持》
看PPT图片并结合课文P88《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提问并解释为什么美国要帮助蒋介石运输军队,而且他的军队不可能快速到达,需要时间部署
引领学生思考,为后面的问题提出埋下伏笔
6
7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蒋介石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1、阅读课文找到答案并回答
2结合掌握知识,分正反方各自分组讨论
3、学生代表发表本方立场观点进行辩论
提问:提问:蒋介石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PPT展示答案
得出结论: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提出问题,将学生分组
巡视课堂,
了解讨论情况。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
板书:
政治较量:重庆谈判
引领学生思考、讨论
分组辩论
正反方学生表达各自观点
教师点评
8
分组辩论题:
1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去还是不去?
2、正方:去,反方:不去
3、一、二组同学代表正方意见,三、四组同学代表反方意见
4、不去:正中蒋介石圈套,去:从人民利益出发,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9
10
11
看一看:谁最有做记者的天赋
播放《重庆谈判》视频
现场报道: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会谈结果
根据提示,用一句话归纳回答
点评学生回答并给与引导全班同学对他鼓励
总结:
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现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使国民党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师补充总结
12
《蒋介石毛泽东合影》
《剿匪手册》
根据图片了解蒋介石在谈判期间也没有停止内战准备
过渡:
共产党的为争取和平的努力,人民对和平的渴望,都无法阻止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步伐。他在谈判期间也没有停止内战准备,向部队下发了当年为了消灭红军而编写的《剿匪手册》
以此来过度到下一个章节
13
14
《历史的一页》——1946年6月26日(台历形式展示)
《全面内战的爆发》
直观掌握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回答:进攻中原解放区
说明:
全面内战爆发就是在这一天。
板书:
军事较量: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6)
提问:
蒋介石进攻的目标是哪里?
提问:国民党为什么认为他们能在3-5个月消灭共军?
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导入下一个PPT
15
《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表》
阅读对比表,指出国共之间的差距。
说明内战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16
《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观看图片,
回答问题:1、进攻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
2、因为陕北的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简单介绍如何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提问:
经过8个月的较量,国民党不得不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目标是哪里?为什么要进攻陕北
板书:
转战陕北
学生回答
17
播放资料片:《转战陕北》
观看视频,认真听取老师讲解。
巡视课堂,讲解视频中的“蘑菇”战术
板书
转战陕北(蘑菇战术)
学生了解知识点
18
《1946-1947国共双方兵力对比》
根据柱状图的变化了解经过一年的战略防御,人民解放军人数增加,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双方兵力此消彼长。
通过对比图引出:
1947年夏,战略反攻的时机成熟了。
过渡:
导入下一个章节——挺进大别山
19
20
《挺进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图片
阅读课本P90页小字内容,根据教师的演示,得出结论:应该直插敌人的心脏
回答晋冀鲁豫各自是什么省份,晋冀鲁豫解放军就是刘邓大军
教师根据PPT演示:敌人的重点进攻就像是一个人一只拳头向左打,一只拳头向右打。
提问:
如果你是解放军,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板书: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序幕)
提问解释:晋冀鲁豫
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
21
《为什么把大别山作为进攻目标》
结合课本P90页内容,以及PPT图片,回答大别山的位置在于南京和武汉之间
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和课本得出结论
22
讨论题:
课本P90页“动脑筋”
学生讨论、归纳、思考并回答。
让男女学生代表各自立场表述观点
巡视课堂,了解讨论情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3
《谈收获》
朗读图片中的“顺口溜”,找出里面的本课知识点
提问:
这段文字里面讲到了本课的哪些知识点?
学生朗读并找出知识点作为本课小结
24
教师推荐
观看影片《千里跃进大别山》
课堂延伸
希望课后有时间去看看这部影片,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为学生课后知识点的补充了解
九、板书设计
第17课 内战烽火

共 政治较量: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之 军事较量: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6)
间 2、转战陕北——“蘑菇战术”
的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序幕


十、教学反思
优势:学生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知识。效果较好。对于难点、重点学生也会了。
缺憾:学生对于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感觉很难理解。
补充: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件32张PPT。 两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景 ?标志着什么?温故知新战争毁坏的城市战争结束了,无家可归的人们被日军炸毁桥梁战后的中国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国民党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消灭中共第17课
内战烽火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美国援助国民
党的军事装备 走进历史,体会心情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
蒋介石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假和平,真内战不去?正中蒋介石的圈套去!从人民利益出发,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去还是不去?辩论反方:正方:请一、二两组同学代表正方意见
三、四两组同学代表反方意见进行讨论看一看:谁最有做记者的天赋?认真看影片,然后给观众朋友们报道一下有关重庆谈判的一些情况。穿越时空 回到重庆现场报道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会谈结果:
1945年8月重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 签订
《双十协定》毛泽东在谈判期
间与蒋介石合影蒋介石即秘密颁发《剿匪手本》重庆谈判历 史 的 一 页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扬言:“也许3个月,至多5个月,使能整个解决中共部队”。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延安转战陕北粉








攻全面进
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 1946—1947 双方军力对比 1947年夏战略反攻时机成熟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陕
北山
东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 邓小平刘伯承武汉南京大别山为什么把大别山作为进攻目标?
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取其所长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谈收获
主席谋略看得远,转战陕北指挥全。
战略反攻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蒋介石,打内战,假装和平要谈判。
大智大勇毛泽东,为国为民赴重庆。十月十日把字签,“双十协定”载诗篇。
美国出钱又出枪,支持蒋贼打内战。
观看电影《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师推荐:我选择 我喜欢 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A、山东和陕北 B、东北和西北
C、中原和山东 D、陕北和东北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 )
A、1945年6月 B、1945年8月
C、1946年6月 D、1946年8月AC1947年夏率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
A、陈赓、谢富治 B、刘伯承、邓小平
C、陈毅、粟裕 D、彭德怀、贺龙
B阅读下列材料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我们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方案都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毛泽东谈论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谢谢指导重庆谈判整体感知:政治较量:
军事较量:
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1946.6)
转战陕北(“蘑菇”战术)
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序幕国共之间的较量重庆谈判正方:去反方:不去辩论请一、二两组同学代表正方意见, 三、四两组 同学代表反方意见进行讨论既然无法阻止内战的爆发,
毛泽东为什么还要赴重庆谈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