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3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2 23: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三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 9.宇宙中的地球
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7~9年级:⑦学会运用三球仪模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知道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因,了解日食和月食是可以预报的。
科学观念:通过三球仪等模拟实验,认识发生日食时日、月、地的相对位置和变化规律;了解日食类型、形成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
科学思维: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自制简单的模型进行探索活动,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模拟实验的现象,能对观测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
态度责任:增进探索宇宙的兴趣,认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通过望远镜观察或利用图片资料,了解了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种月相,并能说明月相变化情况,但不知道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这一事实。日食这一天文现象,不少学生都听说过,但真正经历过日食观察的学生较少。又由于缺乏宇宙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可能会对为什么会发生日食以及日食发生的条件存在困惑,甚至误认为每个月都有日食现象。结合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从光学原理上对日食的发生进行解释,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日食现象。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日地月的相对运动》第二课时。通过天文现象,开展太阳系天体运动的研究。教材以看到的月球有圆缺的变化,引出月球公转;再以看到的总是月球正面,引出月球自转。通过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示意图和模拟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实验,让学生理解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会遮挡太阳,引出日食。通过一大一小两个球开展探索活动,模拟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现象和日食发生的过程,再展示日全食的过程图,让学生对日食现象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用光学原理分析模拟实验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画出日食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性地理解日食产生的原因。太阳系的真实情况会比模拟实验复杂很多,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关注问题的本质。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 探究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朝向地球的原因
学习活动 如果月球不自转,我们观察到的 教学活动在乒乓球未涂黑部分画上A 字,模
月面有变化,而这与事实不符,说明月球 拟月球只公转,不自转,让学生观察A字
不仅在公转,还在自转。 的情况。观察A字的情况不同。
展示教材161页图4.3-8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手持书本,以自身作为地球模拟月球的自转
示意图。 和公转活动,观察不同角度看到书本的情况
为什么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朝向我们 相同。
月球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以
同一个面朝向地球。
过程诊断
我们观察不到月球自转,只知道月球是以同一个面朝向地球。根据这一事实,通过活动模拟,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通过介绍嫦娥四号的探月任务,引发学生对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学校任务② 探究日食的类型和形成过程
学习活动 通过视频,请你说说什么是日食现 教学活动 月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会遮挡射
象 日食有哪些类型 向地球的太阳光,这个现象就是日食。播放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 我国境内日全食视频。
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 用一大一小两个球(或圆盘)开展探索活动。教师拍照并展示学生探索活动的结果,同时 将观察到的结果画在教材162页图4 . 3- 11
展示教材162页图4.3-10,小结日食的三 的圆圈内。
种类型。 展示教材163页图4.3-13,让学生比较大球
日食发生时,过程中的现象又是怎样的呢 被遮掩过程和日全食过程是否相像。
过程诊断
通过日食视频,让学生见证这一壮观的自然奇观,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同时了解什么是日食和日食的类型。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模拟观察并记录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现象和日食的过程,让学生对三种日食现象和日食过程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模拟实验是我们观察天体运动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探究日食形成的原因
学习活动 转动三球仪模拟日地月的相对运 教学活动为什么会产生日食呢 通过模拟实验,
动。让学生观察日、地、月三者处于哪个 初步认识日食现象。
位置时才能发生日食现象。 把大球、小球固定到图中太阳和月球的位置
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会发生日食。 (注意两球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用手机模拟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出日食的示意图, 人的眼睛,模拟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观察到
分析在A 、B 、C 、D处观察到不同日食现象 的日食现象,并拍照和标记位置。
的原因。
过程诊断
通过模拟实验,模拟日食现象,用光学原理分析形成不同日食现象的根本原因。结合日食发生成因视频,让学生深入地感性理解日食发生的根本原因。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在观察、分析等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天文现象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学校任务④总结应用,归纳提升
学习活动播放“为什么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 教学活动为什么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
生”的视频。 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
谈如何正确观测日食。 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
如何正确观测日食。 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
亲自观察日食时的注意点和方法。 黄道平面有5°9'的交角。
过程诊断
结合视频,让学生能宏观和直观地认识关于日食的其他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日食现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了解观察日食的注意点和方法,对观察日食进行了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探究天文现象的兴趣。
达标检测
请观察下列日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H
(1)日食形成的光学原理是
(2)按照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将上图中的序号进行排序:
(3)在上图中没有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
(4)下列因素中与形成的日食的类型有关的是 (填序号)。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月球的大小;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课堂小结
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
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