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空城计》课件+教案+素材(打包4套) 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空城计》课件+教案+素材(打包4套) 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2 13:21:06

文档简介

《空城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3、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名著,你们知道是哪四部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那么《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诸葛亮,他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幻灯片1) 
二、作者作品(印发)
1、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幻灯片2) 
2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共120回。它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的历史。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幻灯片3、4)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生动地讲述了三国时期谋士们斗智、猛将们斗勇的故事,一个个的英雄组成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入《空城计》,感受一段紧张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领略一下文中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幻灯片5) 
3、故事背景:《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此前的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pī新亡,十五岁的曹睿ruì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sù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掠地,势不可挡。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露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空城计。(幻灯片6) 
三、小说常识(印发)(幻灯片7) 
1、小说的含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
3、小说的结构: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4、小说的分类:根据小说的篇幅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四类。
四、检查预习 1、听课文朗读,给生字正音(幻灯片8) 
司马懿(yì) 城铺(Pù) 抚(fǔ )掌 鹤氅(chǎng) 纶(guān )巾 言讫(qì) 犒(kào)赏 笑容可掬(jū )麈(zhǔ)尾 骇(hài)然
隐匿(nì) 遁(dùn)逃 焚(fén) 香旌(jīng ) 模(mú)样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 (幻灯片9) 
明确:本文写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
五、理清情节
1、播放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与课文相符的空城计视频。让学生通过动态的画面和人物精彩的表演来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幻灯片10) 
2、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幻灯片11-15) 
开端(第1段):司马懿兵临西城。
发展(第 2 段):诸葛亮临危施计。
高潮(第3、4段):司马懿中计。
结局(第5、6段):诸葛亮释计。
六、布置作业(幻灯片16) 
1、妙词锦句积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摘抄下来。(句子:4个,词:6个。)
2、预习思考: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文中找出描写诸葛亮“笑”的语句,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
七、板书设计????????????????????
13、空城计
罗贯中
开端(第1段):司马懿兵临西城。
发展(第 2 段):诸葛亮临危施计。
高潮(第3、4段):司马懿中计。
结局(第5、6段):诸葛亮释计。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晓了《空城计》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三十六计中,空城计并非上策,那么平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呢?又是否取得成功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通过故事情节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幻灯片17、18)
开端(兵临西城):这是施计的背景,情势危急到什么程度?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
明确:情势危急:魏兵来速快、气势盛;双方力量极其悬殊;一班文官尽皆失色。侧面描写。
发展(临危施计):诸葛亮怎样施计?这一计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能突出诸葛亮的什么品质?
明确:藏旗隐兵,大开城门,兵扮百姓,洒扫街道。突显“空”,让司马起疑。诸葛亮处乱不惊,镇定自若,巧施妙计。
高潮(司马中计):魏国名将这么容易中计吗?通过司马懿的态度变化及语言能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明确:司马懿深知诸葛亮不肯冒险,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就是例证。他多疑狡诈,自恃老谋深算,他的刚愎自用又使得他听不进劝告,最终中计。明写司马懿实写诸葛亮,诸葛亮的更胜一筹,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懂变通。以强衬强。
结局(孔明释计):诸葛亮凭什么判断司马懿会中计?为什么不以最快的速度撤退?众官的见解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明确:孔明利用司马懿的“知彼”,在打不过、守不住、跑不掉的危急形势下,急中生智设下空城计,出其不意吓退司马懿。不仅是军事较量,更是一次智慧、才能、胆识的较量。)
2、试结合故事的情节,说一说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为了表现人物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幻灯片19)
明确:(幻灯片20)
三、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1、过渡:这一战虽不动一兵一卒,但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心理战却异常激烈。司马懿在历史上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身经百战,和诸葛亮一样是个谋略过人的军事家,为什么他会中计,诸葛亮高在何处?让我们读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找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2、讨论:诸葛亮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司马懿失败原因是什么?(幻灯片21)
老师点拨:诸葛亮弄险成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但主要原因在于诸葛亮知己知彼,他对司马懿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对司马懿见到空城之后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都事先想到了,故此能险中取胜。司马懿虽是魏之名将,并与诸葛亮打过多次交道,了解诸葛亮的性格,但他对诸葛亮的了解不够全面,加上他刚愎自用,导致他中计失败。
四、找出文中孔明的“三笑”
从文中找出描写诸葛亮“笑”的语句,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幻灯片22、23)
笑容可掬  ——  抚掌而笑 ——     拍手大笑 
(故做轻松)   (胜利的笑)      (成功之后开怀大笑)
(故做姿态)   (脱险之后的欢笑)   (自豪的笑)
(迷惑敌人的笑) (如释重负的笑)    (对司马懿的嘲笑)
五、课外延伸(幻灯片24) 1、关于诸葛亮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他的故事?你能说出几个故事的名字吗?(三顾茅庐、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 2、这些故事在这本《三国演义》中都有,想了解更多诸葛亮的故事,想知道其他三国人物的故事欢迎大家和它交朋友。
六、课堂小结(幻灯片2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了应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希望大家能活学活用。
七、布置作业(幻灯片26)  
围绕你熟悉的一个人写一段话
要求:至少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映衬)中的一种,抓住人物特点,写出其与众不同之处。
八、板书设计???????????????????
13、空城计?
? 罗贯中?
孔?明:临危不惧、处乱不惊、足智多谋、知己知彼、神机妙算??
司马懿:多疑自负、老谋深算、狡诈多端
孔明的三笑: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拍手大笑? ??????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