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孙口镇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孙口镇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3 08: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孙口镇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原始农业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工具中可视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
要标志的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汉代耧车 D.宋代秧马
2.《汉书 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实行( )
A.奖励军功 B.严刑峻法 C.休养生息 D.盐铁官营
3.以下关于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澶渊之盟后宋辽断绝一切往来
B.宋和西夏议和后虽偶有冲突但关系趋于稳定
C.金朝实行四等人制强化统治
D.蒙古军队攻破汴京导致北宋灭亡
4.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越来越多,农民将更多农产品拿到市场
出售。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 B.政府规定税收要用白银支付
C.发明了更先进的农具 D.开垦了大量荒地
5.1905年,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此后,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徐锡麟、黄兴等人
陆续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这反映出同盟会的建立( )
A.使近代化探索由变法转为革命 B.大大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彻底终结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使三民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7.下表是某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的一组关键词,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A.国家统一 B.民族团结 C.民主建设 D.制度创新
第 1页,共 6页
8.公元前 776年,首届古代奥运会举办,项目包括赛跑、摔跤、战车赛等,运动会优胜者获橄榄枝冠,其
名字被载入城邦史册。这体现出( )
A.希腊城邦走向联合 B.体育运动取代了战争冲突
C.古希腊民主的落实 D.个人荣誉与城邦认同结合
9.一份 1832年的工厂操作人员精神和身体状况报告中写道:“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被紧紧
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种状况引发了(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0.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解释是历史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 B. 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C.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D.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建立后,文帝将此前混乱的中央中枢政治体制加以整理,……设立了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唐初统治者致力于国家制度建设……为唐前期的持续发展繁荣提供了政治制度上的保证。
——摘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
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检举)以闻。”
——摘编自《宋史 职官志》
材料三它是雍正时期设立,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的核心机构,但这个核心机构……,裁决权完全
出自皇帝,皇帝的命令由它直接传达给地方的督抚,称为“廷寄”。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是如何“将此前混乱的中央中枢政治体制加以整理”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唐初统治者又是如何“致力于国家制度建设”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初“始置诸州通判”的目的与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雍正时期设立的是哪一机构?有何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991年美国、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第 2页,共 6页
材料二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性的最基本、最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这无疑会促进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
此基础上,一些跨国家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和国际性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
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从世界视角看战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西欧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描述这些变化趋势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
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世界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国际性经济组织”指的是哪一组织?信息技术有“突破性
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3)综上所述,概括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向。
1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
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
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
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
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 5月)
材料三:大事件表
第 3页,共 6页
时间 事件
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个经济特区
1984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
(3)从材料三表格中任选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选史实加以阐
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 4页,共 6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B
6.C
7.D
8.D
9.C
10.D
11.【小题 1】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初: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小题 2】目的:分散知州权力;监督知州;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特点:通判的权
力较大,直接对中央负责。
【小题 3】机构:军机处。特点: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办事效率高,严格保密。
【小题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减弱;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减弱并废除。
12.【小题 1】走向联合,欧共体的成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动摇,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小题 2】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互联网的普及。
【小题 3】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
13.【小题 1】
原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小题 2】
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
【小题 3】
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论述: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
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21年,
第 5页,共 6页
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
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第 6页,共 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