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14.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苏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5.14.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苏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20: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5.14.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需考虑如何获得足够氧气的问题。但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我们会急促喘气或感到呼吸困难。潜水员潜入水底工作时,还需要携带气瓶。
气瓶可以为潜水员提供什么帮助?氧气进入人体肺泡后,是如何进入血液的,又是怎样进入身体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 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本节关注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01
空气中不仅有氧气,还有氮气和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等大部分气体不能被人体利用,当我们呼气时,它们与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一起返回到空气中。那么,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分别有什么变化呢?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目标:
实验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器材:
烧杯,吸管,洗耳球,澄清石灰水等。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步骤:
实验
1.阅读下面的实验方案:
(1)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烧杯,通过吸管向其中连续吹气多次。
注意安全使用石灰水。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步骤:
实验
(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了,由此可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步骤:
实验
2.分小组讨论上述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
3.各小组提出改进意见,设计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并填入表中。
4.各小组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果。
5.全班交流实验结果,评价各小组实验探究中的创新之处。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步骤:
实验
实验方案表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分析讨论:
实验
1.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于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据测定,空气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约为78%、21%和0.04%。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约为78%、16%和4%。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氮气的体积分数没有变化,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思考
向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水被染成红色;在厨房烧菜,香味能飘散到其他房间。这些都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交换与分子扩散有关吗?
吸气过程中,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这时肺泡内的氧气含量高于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氧气含量,氧气便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并通过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处。同时,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便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到肺泡里,再经呼气排出体外。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称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02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因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氧气含量高于组织细胞内的氧气含量,血液中的氧气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扩散到血液里,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静脉血通过血液循环流回肺泡处,再进行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称为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通过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不断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同时带走其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样,通过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组织细胞就可以不断地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小资料
血液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其中仅有约 1.5% 的氧气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其余约 98.5% 的氧气都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化学结合是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它们结合的速度很快。该过程可逆,氧气被释放的速度也很快。
进入组织细胞的氧气参与细胞中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并维持正常的体温。如果停止呼吸,人体的生命活动将无法进行。
一、理解题
1.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二、应用题
1.下页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1)有人说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就是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这种说法正确吗?说出判断的理由。
(2)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的成分有什么变化?
2.如果上课时门窗紧闭时间过长,我们可能会有头昏、胸闷等感觉。这和教室里氧气含量减少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有关。尝试提出方案,验证门窗紧闭时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比教室外高。
一氧化碳与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因此,当人体吸入含有较多一氧化碳的空气时,血红蛋白就会迅速和一氧化碳结合,而不再和氧气结合,造成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这时应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患者停止呼吸,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冬季,为了避免发生煤气中毒,尽量不要将煤炉放进房间,如必须放入,一定要安装烟囱。家用燃气热水器不能安装在卫生间等密闭场所内,以免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室内的一氧化碳越来越多,使人发生煤气中毒。另外,汽车尾气也含有一氧化碳,在密闭的停车场所内,汽车发动机长时间运转,对车内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