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空气的组成与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守碧水蓝天,塑山河锦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B.出行多开私家车,提高效率
C.防止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减少空气污染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的重要成分,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B.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CO2、SO2、NO2和CO
C.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D.空气被压缩时体积变小是物理变化
3.2025春晚歌曲《山鹰和兰花花》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醒人们重视环境保护。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酸雨是因为大量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气体引起的
B.温室效应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因此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稀有气体可用于航标灯
D.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D.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5.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小梅用如下图所示的简易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钟罩的水占钟罩容器的4/5
C.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观察记录水进入钟罩的刻度
D.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钟罩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态氧 B.食盐水 C.高锰酸钾 D.四氧化三铁
7.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实验如下图,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有黑色物质生成
C.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D.两个实验中,汞的用量多少对实验没有影响
8.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实验后压强恢复是因为打开了止水夹
C.压强大幅下降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和恢复室温
D.该实验中红磷量的多少,对该反应的准确性无影响
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烧瓶容积为500mL,烧瓶中预留20mL的水;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量筒内液面不再下降时,调整左、右两边液面相平,量筒内减少了57.6mL的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
B.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会倒吸入烧瓶
C.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D.将烧瓶内预留水从20mL减少至10mL,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10.“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的体积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不含稀有气体 B.火星大气中N2的含量最高
C.火星大气能供人类呼吸 D.火星大气中CO2比空气的含量高得多
1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装置如图),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小了。他研究了容器里的剩余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白色的液态物质属于金属单质
B.生成的红色粉末为氧化物
C.容器中减少的气体与汞发生了反应
D.容器中剩余气体中只有氮气(N2)
12.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借助数字传感器对密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氧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得出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Y曲线代表氧气浓度,X曲线代表温度
B.C点压强最高,表明红磷完全反应
C.实验结束后,X、Y曲线代表的量不能恢复到原状态
D.DE段压强迅速回升,此时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
二、非选择题
13.填空。
(1)纯净物:由 组成。
(2)特点: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 来表示。
14. 支持燃烧;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的 。
15.稀有气体 颜色, 气味,用途广泛。
16.数字化实验 图1所示的是老师借助数字传感器,利用足量红磷、白磷作为试剂的实验装置,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装置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图1装置中弹簧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 (填“反应刚结束时”或“冷却至室温时”)。
(2)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其中有30mL水,则理论上量筒内的水约减少 mL。
(3)图2中a的数值约是 。
(4)根据图2曲线可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选择 (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理由是 。当停止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氧气 (填“完全”或“未完全”)被耗尽。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通常情况下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它
吸入气体% 78 21 0.03 0.01 0.96
呼出气体% Y 15 3.68 5.44 0.88
(1)氮气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说明氮气的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根据上表分析:Y 78(填“>”或“=”或“<”)。
【实验测定】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沸石分子筛”能将氮气等分子吸附,是家用制氧机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按钮,利用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不同浓度的富氧空气,图1为该制氧过程的示意图。
用图2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Ⅰ.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ml;
Ⅱ.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Ⅲ.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mL。
回答问题:
(3)由图1可知,“沸石分子筛”制备氧气的前后,氧分子总数 (填“改变”或“不变”)。
(4)图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5)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
《2.2空气的组成与应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D B C D C D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D
【详解】A、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该做法不合理;
B、出行多开私家车,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增加污染物排放,加剧空气污染,该做法不合理;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雾霾,但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不现实。可以通过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该做法不合理;
D、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可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等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污染物,能减少空气污染,该做法合理。
故选D。
2.B
【详解】A、氧气是空气的重要成分,能供给动植物呼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空气被压缩时体积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选项错误;
B、温室效应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如氖、氩、氙等)在通电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常用于霓虹灯、航标灯等照明设备。选项正确;
D、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选项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的78%,A 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B 错误;
C、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 正确;
D、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等情况下会有所变化,D 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要足量,以确保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若红磷量不足,会使测定结果偏小,该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钟罩的水占钟罩容积的1/5左右,而不是4/5,该选项错误;
C、红磷停止燃烧后,不能立即观察记录水进入钟罩的刻度,因为此时装置内温度较高,气体受热膨胀,会使进入的水偏少,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应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观察记录,该选项错误;
D、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钟罩内气体减少,压强下降,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面上升,该选项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是由水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四氧化三铁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波义耳的实验装置不是密封体系,外界空气可以进入,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拉瓦锡的实验装置是密封的,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选项错误;
B、在加热条件下,汞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红色的氧化汞,不是黑色物质,B选项错误;
C、拉瓦锡的实验中,曲颈甑内的汞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使玻璃钟罩内压强减小,汞槽中的汞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玻璃钟罩,当氧气被耗尽后,汞的液面就不再上升,C选项正确;
D、若汞的用量不足,就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会影响实验结果,D选项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由数字化设备得到的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氧气含量的变化,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后压强恢复是因为打开了止水夹,水进入瓶中,内外压强相同,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压强大幅下降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和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红磷量的多少,对该反应的准确性有影响,红磷必须足量,以耗尽装置中氧气,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C
【分析】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详解】A、消耗的氧气体积为57.6mL,瓶内起始空气体积为,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倒吸入烧瓶,故B不符合题意;
C、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瓶内压强变大,结束恢复到室温后,瓶内的气压应小于起始气压,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的气压减小,故C符合题意;
D、验的原理是利用瓶内外的压强差,与瓶内水的量无关,所以瓶内水的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由图可知,火星大气中含有氩气,氩气属于稀有气体,所以火星大气中含稀有气体,此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95.3%,所以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此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火星大气中几乎不含有氧气,因此火星大气不能供给人的呼吸,此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95.3%,所以火星大气中CO2比空气的含量高得多,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银白色的液态物质是汞,属于金属单质,故正确;
B、生成的红色粉末为氧化汞,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C、容器中减少的气体氧气与汞发生了反应,故正确;
D、有空气成分可知,空气中除了氧气、氮气之外,还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故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浓度逐渐减小,当氧气浓度小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再支持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进入,氧气的浓度又逐渐增大到一定量,所以反应Y 曲线表示的是氧气浓度变化的情况,X曲线先升高后降低至原刻度,表示的是温度变化,此选项正确;
B、红磷燃烧放热,反应开始时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故压强逐渐增大,C点压强最高随后减少,说明红磷不再燃烧,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C、由A可知,X代表温度变化,会恢复至原状态,Y代表氧气浓度,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的浓度不会恢复至原状态,此选项错误;
D、DE段压强迅速回升,是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随着水的进入,瓶内气压增大,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3.(1)一种物质
(2)化学符号
【详解】(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故填:一种物质;
(2)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故填:化学符号。
14. 氧气/O2 稳定
【详解】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的稳定。
15. 没有 没有
【详解】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氖、氩、氪、氙和氡,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稀有气体用途广泛,例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16.(1)冷却至室温时
(2)44
(3)21
(4) 白磷 白磷消耗氧气更彻底 未完全
【详解】(1)图1装置中弹簧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冷却至室温时,防止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影响实验结果;
(2)该实验中红磷(或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进入水的体积为:,故理论上量筒内的水约减少:44mL;
(3)图2中a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则a的值约为21;
(4)由图2可知,白磷能将装置内氧气消耗得更多,通过量筒内减少水的体积得到的氧气的体积更准确,所以实验时选择白磷更合适;
由图2可知,当停止燃烧时,氧气体积分数未降至0,即集气瓶中氧气未完全被耗尽。
17.(1)不活泼
(2)<
(3)不变
(4) 调节瓶内外压强
(5)27
【详解】(1)氮气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说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100-15-3.68-5.44-0.88=75,小于78;
(3)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则图中为氮分子,根据题意,氮分子被吸附之后,使氧分子与氮分子的个数比变大形成富氧空气,则氧分子总数并未改变;
(4)图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调节瓶内外压强,防止因燃烧及冷却产生较大压强差而使液体倒吸;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由于量筒倒吸入水的体积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消耗氧气的体积为60mL-33mL=27mL,则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