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化学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金刚石——Au B.氯化钾——KClO3 C.汞元素——Ag D.氦气——He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 B.氯化钠NaCl C.硫酸 D.硝酸银
3.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氧分子的是
A.2O B.O2 C.O3 D.CO2
4.下列可以表示两个碳原子的是
A.C2 B.C C.C2+ D.2C
5.“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二者都是碳单质)。“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 B.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C.难溶于水 D.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
6.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 个氮原子的是
A.N2 B.2N C.2N2 D.2NH3
7.据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白色固体、熔点230℃,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是一种有机除草剂,可以喷杀各种杂草和灌木,残留在植物体内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下列有关草甘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甘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9g B.草甘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8
C.草甘膦分子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一个草甘膦分子中含有88个电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
B.NaCl 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Fe 表示铁元素或一个铁原子
D.2CO2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9.过氧化氢和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都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
C.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和水中氢原子个数相等 D.构成它们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不同
10.目前大多数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驱动,生产锂电池时可用碳酸乙烯酯作为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碳酸乙烯酯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11.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Mg: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N2:表示两个氮分子
12.某混合物由铁的氧化物组成,已知其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5。则混合物成分不可能是
A.FeO和Fe2O3 B.FeO和Fe3O4
C.Fe2O3和Fe3O4 D.FeO、Fe2O3和Fe3O4
二、非选择题
13.结合教材P97和下面的例子,总结出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和读法。
14.根据化学式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计算物质的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 。
15.写出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水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五氧化二磷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氯酸钾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碳 、硫 、铁 、红磷 、氯化钾 、铜 。
1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a. 。
(2)实验室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制备一瓶纯净的氧气,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棉花的作用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B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如图F),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
【跨学科实践活动】
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同学们对某款家用制氧机进行研究。该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固体(A剂)和二氧化锰(B剂)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5)检验“过滤仓”中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6)过滤仓中水的作用是 (一条即可)。
(7)同学们根据家用制氧机的原理利用身边物品设计了一款简易制氧器,其原理如下图。与真实产品对比,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瓶甲和瓶乙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
《4.2化学式》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A B D D C B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D
【详解】A、金刚石化学式为C,故错误;
B、氯化钾化学式为KCl,故错误;
C、汞元素为Hg,故错误;
D、氦气化学式为He,故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氧元素为-2价,化学式为MgO,故A错误;
B、氯化钠中钠元素为+1价,氯元素为-1价,化学式为NaCl,故B正确;
C、硫酸中氢元素为+1价,硫酸根为-2价,化学式为H2SO4,故C错误;
D、硝酸银中银元素为+1价,硝酸根为-1价,化学式为AgNO3,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位于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故2O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B、表示氧分子,符合题意;
C、表示臭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2个碳原子表示为2C;
故选D。
5.A
【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碳海绵”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二者都是碳单质),因此“碳海绵”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碳单质,A选项错误;
B、“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是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材料,可知“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性,B选项正确;
C、“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墨烯和碳纳米管都难溶于水,可知“碳海绵”难溶于水,C选项正确;
D、“碳海绵”是世界上吸油力最强的固体材料,可用于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D选项正确。
故选:A。
6.B
【详解】A、N2可表示1个氮分子,故A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B正确;
C、2N2可表示2个氮分子,故C错误;
D、2NH3可表示2个氨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A错误;
B.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的总质量之比,各元素的总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不是原子个数比。选项中的“3:8”是原子个数比,而非质量比。故B错误;
C.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草甘膦这种物质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但一个草甘膦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故C错误;
D.在电中性分子中,电子总数等于质子总数(原子序数之和)。草甘膦(C H NO P)的质子数=(碳质子数×3)+ (氢质子数×8)+(氮质子数×1)+(氧质子数×5)+(磷质子数×1)=(6×3)+(1×8)+(7×1)+(8×5)+(15×1)=88。故一个草甘膦分子含有88个电子。故D正确。
综上,故选D。
8.D
【详解】A、H2O 是水的化学式,它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还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B、NaCl 是氯化钠的化学式。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正确。
C、Fe 是铁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如铁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一个铁原子)。正确。
D、2CO2 中的“2”是系数,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CO2 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2CO2 整体强调的是分子的数量(2个),而不是物质的组成。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上述两个反应都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都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34,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过氧化氢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则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不同,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和水中所含有的分子个数不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则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和水中氢原子个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1,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故构成它们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B、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C、碳酸乙烯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由分子构成,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Mg”表示镁元素或镁原子,不直接表示化合价,不符合题意;
C、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NO2中的数字“2”表示每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N2表示2个氮分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分析】铁的氧化物包括FeO、Fe2O3和Fe3O4。先计算三种物质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将所得三个数据与题目中所给数据14:5进行比较,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铁氧质量比必须有大于14:5,也必须有小于14:5。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才可能为14:5。
【详解】A、FeO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16=7:2>14:5;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2):(16×3)=7:3<14:5。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为14:5。则混合物成分可能是FeO和Fe2O3。A不符合题意;
B、FeO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16=7:2>14:5;Fe3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3):(16×4)=21:8<14:5。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为14:5。则混合物成分可能是FeO和Fe3O4。B不符合题意;
C、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2):(16×3)=7:3<14:5;Fe3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3):(16×4)=21:8<14:5。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为14:5。则混合物成分不可能是Fe2O3和Fe3O4。C符合题意;
D、FeO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16=7:2>14:5;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2):(16×3)=7:3<14:5;Fe3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3):(16×4)=21:8<14:5。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为14:5。则混合物成分可能是FeO、Fe2O3和Fe3O4。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3.①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稀有气体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中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读其元素名称,而稀有气体单质读作“某气”,如He读作氦气;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气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加小写数字表示,一般读作“某气”,如读作氧气
【详解】结合教材及图示可知,总结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和读法为:①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稀有气体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中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读其元素名称,而稀有气体单质读作“某气”,如He读作氦气;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气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加小写数字表示,一般读作“某气”,如读作氧气。
14. 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分数
【详解】根据化学式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积之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5. O2 N2 CO2 H2O SO2 Fe3O4 P2O5 KMnO4 K2MnO4 KClO3 H2O2 MnO2 C S Fe P KCl Cu
【详解】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氮气的化学式为N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水的化学式为H2O;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碳的化学式为C;硫的化学式为S;铁的化学式为Fe;红磷的化学式为P;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铜的化学式为Cu。
16.(1)分液漏斗
(2) 组装好仪器后,导管一端伸入装水的烧杯中,两手紧握锥形瓶壁,若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E
(3) 分解
(4)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6)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合理即可)
(7)A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组装好仪器后,导管一端伸入装水的烧杯中,两手紧握锥形瓶壁,若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试管口的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该反应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进行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故收集装置选E;
(3)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用该装置制备氧气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4)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5)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6)过滤仓中水可以吸收杂质提纯氧气,降低氧气温度,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保证供给氧气的湿度要求(合理即可);
(7)A、甲是洗气装置,乙是产氧装置,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更便于使用,所以需要一体化,选项错误;
B、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都是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选项正确;
C、实验室和生活中的制氧方式不同,则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选项正确;
D、制氧机是工业生产的民用商品,则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选项正确;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