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识化学元素同步练习 (含解析)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认识化学元素同步练习 (含解析)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09: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认识化学元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符号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的是
A. B. C. D.
2.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下列用元素符号补充成语,元素符号补充错误的是
A.完Mg无缺 B.雪中送C C.SI兔赛跑 D.粗茶N饭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中的黑火药爆炸过程中涉及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氯化钙:CaCl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SO4 D.氧化钾:KO
5.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硅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6.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展示的国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玄武岩的组成元素有硅、铝、铁、钙、氧等,下列说法及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 B.亚铁离子:
C.2个钙原子: D.1个氧分子:
7.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钷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钷属于金属元素 B.钷的元素符号为Pm
C.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4 D.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5
8.下列物质中只含非金属元素的是
A.银 B.水雾 C.熟石灰 D.生理盐水
9.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②3O2 ③SO3 ④ ⑤3N
A.表示最外层电子数的是④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
C.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的是③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⑤
10.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关系
C.空气组成
D.化合价由高到低
11.海水中含有氢、氧、金、银等80多种元素,金元素与银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2.由A、B两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15,且A、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6,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元素符号书写规则: (如“钠” 写作 “Na”,不能写成 “na”)。
14.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
15.根据化学式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计算物质的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 。
16.常见元素化合价
一价 、二价 、三 、四 、五 、二三 、二四 、二四六 、铜汞 。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当 时开始收集;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选填“从水中取出导管”或“熄灭酒精灯”),理由是 。
(4)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字母),证明集气瓶已满的方法是 。
《第四章认识化学元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B D C B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A
1.D
【详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2H2表示2个氢分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2H+表示2个氢离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2表示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完 Mg 无缺” 对应 “完美无缺”,Mg 是镁元素的符号,该补充正确;
B、“雪中送 C” 对应 “雪中送炭”,C 是碳元素的符号,该补充正确;
C、元素符号书写规则是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SI 兔赛跑” 中 “SI” 的书写不符合规则,正确的硅元素符号是 Si,该补充错误;
D、“粗茶 N 饭” 对应 “粗茶淡饭”,N 是氮元素的符号,该补充正确。
故选:C。
3.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硝酸钾由K、N、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硫化钾是由K、S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氯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化学式为CaCl2,该选项书写正确;
B、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Fe2O3,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硫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Na2SO4,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氧化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K2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A。
5.B
【详解】A、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硅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可能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可能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选项错误;
B、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故离子符号为:Fe2+,选项错误;
C、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钙原子表示为:2Ca,选项错误;
D、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书写化学式时,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在原子右下角标注,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用氧气的化学式表示1个氧分子,故符号为:O2,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钷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钷的元素符号为Pm,故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故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5,故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银是由银元素组成的,该物质只含金属元素银,不含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水雾即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两者均为非金属元素,即水雾只含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由钙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是金属元素,氧和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其中钠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④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B、①表示铝离子带3个正电荷,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选项正确;
C、③中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3个硫原子,故选项正确;
D、②表示3个氧气分子,⑤表示3个氮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等,此选项错误;
B.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所以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之间是并列关系,此选项错误;
C.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含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0.03%,此选项正确;
D.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A。
12.A
【详解】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By或ByAx,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M,元素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M;化合物AxBy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7M×x):(6M×y)=7x:6y,根据题意: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15,则7x:6y=7:15,解得 x:y=2:5,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2B5或B5A2。
故选A。
13.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果有第二个字母,第二个字母小写
【详解】元素符号的书写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元素符号只有一个字母,这个字母要大写,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这里的“H”和“O”都是大写,因为它们只有一个字母;如果元素符号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就像题目中提到的钠元素,它的符号是“Na”,这里的“N”是第一个字母,所以大写,“a”是第二个字母,所以小写,再比如镁元素的符号是“Mg”,“M”大写,“g”小写;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规范,这样的书写方式可以避免混淆,方便全世界的化学工作者进行交流和研究,如果不按照这个规则书写,就可能引起误解,比如把铜元素的符号“Cu”写成“CU”,可能会被误解成碳和铀;故填: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果有第二个字母,第二个字母小写。
14.0/零
【详解】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填:0或零。
15. 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分数
【详解】根据化学式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积之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6. 钾钠银氯氢 氧钙钡镁锌 铝 硅 氮磷 铁 碳 硫 二价最常见
【详解】一价钾钠银氯氢;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17.(1)锥形瓶
(2) A 分解
(3)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从水中取出导管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D
(5) a 当b管无水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用装置C,即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D;
(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从a端通入;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证明集气瓶中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当b管无水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