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美术架起信息的桥梁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美术架起信息的桥梁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13 15:1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美术架起信息的桥梁
冀美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情境导入:认识“信息使者”
分层赏析:探索美术的桥梁作用
目 录
Contents
01
02
实践创作:当一回“小设计师”
03
总结拓展:发现生活中的美术
04
01
情境导入:认识“信息使者”
图书角标识虽小,却能无声地指引我们找到图书角的位置。它通过简单的图形和色彩,传递出明确的信息,让我们一目了然。这种视觉语言的运用,正是美术传递信息的独特方式之一。
这些“无声的话”是什么
图书角标识的奥秘
课本插画以其生动的画面,向我们传递丰富的知识与情感。它不仅美化了课本,更通过视觉元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体现了美术在教育领域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
课本插画的传递力量
02
分层赏析:探索美术的桥梁作用
阿尔塔米拉洞窟全景图展现了远古人类生活的广阔空间,而《阿尔塔米拉洞窟野牛》特写图则让我们近距离观察到野牛的细节。这种对比让我们感受到远古人类对生活的记录方式。
远古的“洞窟来信”
画中的线条粗犷有力,勾勒出野牛的轮廓,让人感受到野牛的强壮与野性。这种线条的运用,不仅描绘了动物,更传递出远古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
线条的力量
这幅岩画距今约1.5万年,是远古人类生活的记录。它见证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通过美术的形式,跨越时空与我们对话,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历史的见证
细节中的生活
《货郎图》通过货郎担上的玩具、布匹、日用品,以及儿童开心、急切的表情,生动地展现了宋代市井生活的热闹与丰富。这些细节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宋代百姓的日常生活。
宋代的“市井快照”
生活中的“视觉向导”
红十四军纪念馆的导向标牌清晰地指引着参观者的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这种设计不仅实用,更体现了美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引导作用。
导向标牌的作用
导向设计中常用的鲜明色彩和简洁图形,能够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传递信息。例如,红色常用于警示,蓝色则给人以宁静感,这些元素的组合让导向更加直观易懂。
色彩与图形的运用
生活中处处可见类似的导向设计,如商场的楼层指示牌、公园的景点导览图等。它们通过美术语言,帮助人们在复杂环境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升生活便利性。
身边的导向设计
教师展示的“出口”“卫生间”导向牌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导向设计的实际应用。通过互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计的特点与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物展示与互动
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通过亚洲地图轮廓和民族花纹等元素,展现了亚洲文化的多元与融合。它以美术的形式,向世界传递了亚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跨越国界的“文化语言”
海报的文化内涵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和雪花主火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
冬奥会的文化传递
03
实践创作:当一回“小设计师”
创意任务:设计班级标识
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的图形、色彩和文字。这些元素的组合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同时也能展现设计者的创意。
设计工具
本次任务要求学生为班级的图书角、饮水区或卫生角设计标识。设计时需考虑主题明确、信息清晰,并富有创意。
任务要求
例如,图书角标识可以采用打开的书本图形搭配黄色底色,饮水区标识则可以用水滴图形搭配蓝色线条,这些设计既直观又富有美感。
示例参考
04
总结拓展:发现生活中的美术
美术的“桥梁”力量
审美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岩画、绘画和设计等不同美术形式的独特美感。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价值。
文化理解
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递了文化,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色。
创意实践
在实践创作中,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发挥创意,设计出了具有实用性和美感的作品,体验了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艺术表现
我们学会了用美术语言来描述和设计,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的组合,传递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生活中的美术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如海报、门牌、包装等,发现它们如何传递信息,感受美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后“发现之旅”
冀美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
THANK YOU
感谢大家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