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中图版八上地理 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第3章 世界气候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3.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3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
考点梳理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读数值判半球:判读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月份,若7月气温最高则
为北半球,若7月气温最低则为南半球。
2.看弯曲判温差:气温曲线越弯曲,年温差越大;曲线越平直,年温
差越小。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等温线图的判读。
(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___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
异小。
相等
大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1)世界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无论1月或7月,全球气温都是
从________向______递减。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____,夏季比海洋____。
(3)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______;北半球
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______。
低纬度
两极
低
高
平直
弯曲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因素 影响
纬度 位置 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____;高纬度地区
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____
海陆 位置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____;冬季情况相
反。这是因为陆地和海洋吸热和放热情况不同,陆地升温
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高
低
高
因素 影响
洋流 一般而言,同纬度地区,有______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
有______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
地形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
温降低约____
暖流
寒流
0.6
续表
知识点一 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读全球最宜居城市及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全球最宜居城市平均气温主要在( )
A. -10~0 B. 10~20
C. 20~30 D. -20~-10
B
2.图中世界年平均气温( )
D
A.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 同纬度陆地高于海洋 D.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知识点二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为了研究影响气温的因素,地理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
下面是实验相关资料,据此完成3~5题。
水
沙子
实验步骤:
a.量杯中称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保证温度相同。
b.打开浴霸灯照射5分钟,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
c.关闭浴霸灯30分钟后,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
实验记录:
物质 水 沙子
初始温度 22 22
照射5分钟温度 28 32.5
停止照射30分钟后温度 27 27.5
3.这项实验是为了研究影响气温的( )
A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4.这项实验可以解释同纬度地区( )
D
A. 海洋气温一直高于陆地气温 B. 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海洋气温一直低于陆地气温 D.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5.以下实例能够用此项实验解释的是( )
A
A. 海滨避暑 B. 赤道雪山
C. 火山喷发 D. 庐山避暑胜地
(无锡中考)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杏
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杏花开放盛期最早和最晚的城市,
分别是( )
A. 武汉和沈阳 B. 杭州和北京
C. 杭州和沈阳 D. 武汉和呼和浩特
D
7.图示地区杏花开放盛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海陆位置对气候特征影响是很明显的,请观察欧洲西部几个城市
分布示意图,它们纬度相差较小,但7月平均气温(括号中左边数字)
和1月平均气温(括号中右边数字)却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据此完成
8~10题。
8.比较四个城市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对于同纬度地
区来说( )
C
A. 夏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低
B. 冬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高
C. 夏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高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内陆气温都比沿海高
9.出现上述气温变化规律的原因主要是( )
A
A. 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B.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慢
C. 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慢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陆地升温都比海洋升温慢
10.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最大的是( )
D
A. 伦敦 B. 布鲁塞尔 C. 柏林 D. 华沙
(襄阳中考)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气
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③④两地同纬度。据此完成11~12题。
11.若a>b>c,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温的比
较,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D
1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 ①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时a<b<c
B. ②可能在南半球,为当地夏季海洋
C. ③可能在北半球,为当地夏季陆地
D. ④可能在南半球且易发育河流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重庆海拔为_____米,万
佛顶海拔为_______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_______米。
360
3 099
2 739
(2)由图可知,重庆气温为____,万佛顶气温为____ ,两地的气
温相差____ 。
(3)通过计算得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 。
28
12
16
0.6
(4)下列哪句话能够恰当地体现出图中的现象( )
C
A. 天有不测风云
B. 昨日寒潮来袭,气温骤变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清明时节雨纷纷
14.(区域认知)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某旅行团2月初从爪哇岛(雅加达、日惹等
地)开始旅游,然后依次北行,经过曼谷、香港、
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历时半月结束行
程。(如下图)
(1)旅行中游客的着装变化顺序是( )
B
A
B
C
A. A—B—C B. A—C—B C. B—C—A D. C—B—A
(2)我国北京和日本东京此时哪一个气温高?______
(3)游客抵达北京时,正值当地下雨,则该日北京平均气温比晴天时
的平均气温____(填“高”或“低”)。
东京
低
(4)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游客们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其感觉到的气温
要比北京市区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
(5)某游客在此次旅行过程中拍摄了一些照片,选出几张和我们分享。
请你找出拍摄地可能在北京的是( )
低
乙
第3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世界的降水
考点梳理
沿海地区不一定都降水多。例如,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尽管也临海,但
是降水很少。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2.看极值,识月份: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若均匀则判断其
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常年湿润型;若分配不均匀,则判断其
为冬雨型或夏雨型。
3.算差值,说变化: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
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世界年均降水分布规律。
1.降水的地区差异受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和地形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______及其两侧地区,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降
水多。______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____雨,东部____雨。
(3)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____雨,内陆____雨。
赤道
两极
少
多
多
少
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大山脉对______的阻挡作用,以
及这种阻挡作用造成的山脉两侧的降水差异。________一侧,降水多;
________一侧,降水少。
气流
迎风坡
背风坡
4.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匀、全
年各月降水稀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知识点一 降水的空间分布
2024年1月16日,“广州—汉堡”中欧
班列顺利开行,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
注入强大动能。读中欧班列沿线年降水量
分布图,完成1~3题。
1.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沿线①→②→③→④四地使用雨伞频率最
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2.沿线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 )
D
A. 逐渐增多 B. 先增多后减少
C. 逐渐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多
3.影响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B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知识点二 降水的时间差异
3.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逐月累计),该地降水
量少的季节是( )
B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绵阳中考)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
成4~5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巴山指今四川盆地一带。
4.诗中表明,巴山的夜雨出现在( )
C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诗中表明,影响当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A. 地形 B. 地理位置 C. 季风 D. 人类活动
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岛上花香弥漫,是重要的花卉基
地。读塔希提岛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塔希提岛降水较多的位置及原因是( )
A. 南部,迎风坡 B. 北部,人类活动
C. 南部,纬度低 D. 北部,距海较近
A
7.塔希提岛成为重要花卉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D
①纬度较低,光热充足 ②火山、地震频发 ③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④
山地高差大,品类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区域认知)示意图法是初中地理学习
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学习了降水的分布及
影响因素后,尝试用示意图法来总结全球
的降水分布规律,下图是小明绘制的以北
半球为例的降水分布图。
(1)根据北半球降水分布规律,将“多”或“少”(“多”代表降水量较多,
“少”代表降水量较少)填在字母后的横线上。
①导致A、B所在地区降水量差异的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
②C、E、D降水差异反映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纬度位置
中纬度地区,沿海
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2)通过检查,小明发现此示意图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补充上图。
①未标出相应纬线的度数,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
②未能反映北回归线附近降水的分布特征。
[答案]
画图略。(提示:根据北半球赤道地区降水多,北极地区降水少的分
布规律以及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布特征标注纬度)
(3)老师在阅读小明所做的示意图后,
认为该示意图忽略了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
响,请帮助小明补全下列图片。
①____,②____。
多
少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中图新版八上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3.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第3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
考点梳理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读数值判半球:判读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月份,若7月气温最高则 为北半球,若7月气温最低则为南半球。
2.看弯曲判温差:气温曲线越弯曲,年温差越大;曲线越平直,年温 差越小。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等温线图的判读。
(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相等_。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_大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 异小。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1)世界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无论1月或7月,全球气温都是 从_低纬度_向_两极_递减。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_低_,夏季比海洋_高_。
(3)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_平直_;北半球 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_弯曲_。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因素 影响
纬度 位置 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_高_;高纬度地区 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_低_
海陆 位置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_高_;冬季情况相 反。这是因为陆地和海洋吸热和放热情况不同,陆地升温 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因素 影响
洋流 一般而言,同纬度地区,有_暖流_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 有_寒流_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
地形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 温降低约 0.6_℃
知识点一 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读全球最宜居城市及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全球最宜居城市平均气温主要在( B )
A. -10℃~0℃ B. 10℃~20℃
C. 20℃~30℃ D. -20℃~-10℃
2. 图中世界年平均气温( D )
A.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 同纬度陆地高于海洋 D.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知识点二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为了研究影响气温的因素,地理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 下面是实验相关资料,据此完成3~5题。
水 沙子
实验步骤:
a.量杯中称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保证温度相同。
b.打开浴霸灯照射5分钟,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
c.关闭浴霸灯30分钟后,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 实验记录:
物质 水 沙子
初始温度 22℃ 22℃
照射5分钟温度 28℃ 32.5℃
停止照射30分钟后温度 27℃ 27.5℃
3.这项实验是为了研究影响气温的( A )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4.这项实验可以解释同纬度地区( D )
A. 海洋气温一直高于陆地气温 B. 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海洋气温一直低于陆地气温 D.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5. 以下实例能够用此项实验解释的是( A )
A. 海滨避暑 B. 赤道雪山
C. 火山喷发 D. 庐山避暑胜地
(无锡中考)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杏 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 图示区域杏花开放盛期最早和最晚的城市, 分别是( D )
A. 武汉和沈阳 B. 杭州和北京
C. 杭州和沈阳 D. 武汉和呼和浩特
7. 图示地区杏花开放盛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海陆位置对气候特征影响是很明显的,请观察欧洲西部几个城市分布示意图,它们纬度相差较小,但7月平均气温(括号中左边数字) 和1月平均气温(括号中右边数字)却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据此完成 8~10题。
8. 比较四个城市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对于同纬度地 区来说( C )
A. 夏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低
B. 冬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高
C. 夏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高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内陆气温都比沿海高
9. 出现上述气温变化规律的原因主要是( A )
A. 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B.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慢
C. 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慢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陆地升温都比海洋升温慢
10. 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最大的是( D )
A. 伦敦 B. 布鲁塞尔 C. 柏林 D. 华沙
(襄阳中考)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 、b 、c代表不同的气
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③④两地同纬度。据此完成11~12题。
11.若a>b>c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温的比 较,正确的是( D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1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①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时a<b<c
B. ②可能在南半球,为当地夏季海洋
C. ③可能在北半球,为当地夏季陆地
D. ④可能在南半球且易发育河流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重庆海拔为_360 _米,万 佛顶海拔为_3_099 _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_2_739_米。
(2)由图可知,重庆气温为_28 _℃ , 万佛顶气温为_12 _℃ , 两地的气 温相差_16 _℃。
(3)通过计算得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_℃。
(4)下列哪句话能够恰当地体现出图中的现象( C )
A. 天有不测风云
B. 昨日寒潮来袭,气温骤变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清明时节雨纷纷
14.(区域认知)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某旅行团2月初从爪哇岛(雅加达、 日惹等 地)开始旅游,然后依次北行,经过曼谷、香港、 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历时半月结束行 程。(如下图)
(1)旅行中游客的着装变化顺序是( B )
A. A—B—C B. A—C—B C. B—C—A D. C—B—A
(2)我国北京和日本东京此时哪一个气温高?_东京_
(3)游客抵达北京时,正值当地下雨,则该日北京平均气温比晴天时的平均气温_低_(填“高”或“低”)。
(4)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游客们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其感觉到的气温 要比北京市区的气温_低_(填“高”或“低”)。
(5)某游客在此次旅行过程中拍摄了一些照片,选出几张和我们分享。 请你找出拍摄地可能在北京的是( 乙 )
第3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世界的降水
考点梳理
沿海地区不一定都降水多。例如,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尽管也临海,但 是降水很少。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2.看极值,识月份: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若均匀则判断其 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常年湿润型;若分配不均匀,则判断其 为冬雨型或夏雨型。
3.算差值,说变化: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 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世界年均降水分布规律。
1. 降水的地区差异受_纬度位置_、_海陆位置_、洋流和地形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_赤道_及其两侧地区,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降 水多。_两极_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_少_雨,东部_多_雨。
(3)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_多_雨,内陆_少_雨。
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大山脉对_气流_的阻挡作用,以 及这种阻挡作用造成的山脉两侧的降水差异。_迎风坡_一侧,降水多; _背风坡_一侧,降水少。
4. 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匀、全
年各月降水稀少、_夏季多雨_和_冬季多雨_。
知识点一 降水的空间分布
2024年1月16日,“广州—汉堡”中欧 班列顺利开行,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 注入强大动能。读中欧班列沿线年降水量 分布图,完成1~3题。
1.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沿线①→②→③→④四地使用雨伞频率最 低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沿线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 D )
A. 逐渐增多 B. 先增多后减少
C. 逐渐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多
3.影响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知识点二 降水的时间差异
3.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逐月累计),该地降水 量少的季节是( B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绵阳中考)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 成4~5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巴山指今四川盆地一带。
4.诗中表明, 巴山的夜雨出现在( C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诗中表明,影响当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
A. 地形 B. 地理位置 C. 季风 D. 人类活动
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岛上花香弥漫,是重要的花卉基地。读塔希提岛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塔希提岛降水较多的位置及原因是( A )
A. 南部,迎风坡 B. 北部,人类活动
C. 南部,纬度低 D. 北部,距海较近
7.塔希提岛成为重要花卉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D )
①纬度较低,光热充足 ②火山、地震频发 ③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④
山地高差大,品类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区域认知)示意图法是初中地理学习 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学习了降水的分布及 影响因素后,尝试用示意图法来总结全球 的降水分布规律,下图是小明绘制的以北 半球为例的降水分布图。
(1)根据北半球降水分布规律,将“多”或“少”(“多”代表降水量较多, “少”代表降水量较少)填在字母后的横线上。
①导致A 、B所在地区降水量差异的影响因素为_纬度位置_。
②C 、E 、D降水差异反映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为 中纬度地区_,沿海 降水多_,内陆降水少_。
(2)通过检查,小明发现此示意图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补充上图。
①未标出相应纬线的度数,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
②未能反映北回归线附近降水的分布特征。
I答案]
画图略。(提示:根据北半球赤道地区降水多,北极地区降水少的分 布规律以及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布特征标注纬度)
(3)老师在阅读小明所做的示意图后,
认为该示意图忽略了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 响,请帮助小明补全下列图片。
①_多_,②_少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中图新版八上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3.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第3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
考点梳理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读数值判半球:判读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月份,若7月气温最高则 为北半球,若7月气温最低则为南半球。
2.看弯曲判温差:气温曲线越弯曲,年温差越大;曲线越平直,年温 差越小。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等温线图的判读。
(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相等_。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_大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 异小。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1)世界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无论1月或7月,全球气温都是 从_低纬度_向_两极_递减。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_低_,夏季比海洋_高_。
(3)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_平直_;北半球 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_弯曲_。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因素 影响
纬度 位置 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_高_;高纬度地区 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_低_
海陆 位置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_高_;冬季情况相 反。这是因为陆地和海洋吸热和放热情况不同,陆地升温 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因素 影响
洋流 一般而言,同纬度地区,有_暖流_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 有_寒流_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
地形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 温降低约 0.6_℃
知识点一 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读全球最宜居城市及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全球最宜居城市平均气温主要在( B )
A. -10℃~0℃ B. 10℃~20℃
C. 20℃~30℃ D. -20℃~-10℃
2. 图中世界年平均气温( D )
A.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 同纬度陆地高于海洋 D.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知识点二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为了研究影响气温的因素,地理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 下面是实验相关资料,据此完成3~5题。
水 沙子
实验步骤:
a.量杯中称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保证温度相同。
b.打开浴霸灯照射5分钟,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
c.关闭浴霸灯30分钟后,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 实验记录:
物质 水 沙子
初始温度 22℃ 22℃
照射5分钟温度 28℃ 32.5℃
停止照射30分钟后温度 27℃ 27.5℃
3.这项实验是为了研究影响气温的( A )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4.这项实验可以解释同纬度地区( D )
A. 海洋气温一直高于陆地气温 B. 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海洋气温一直低于陆地气温 D.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5. 以下实例能够用此项实验解释的是( A )
A. 海滨避暑 B. 赤道雪山
C. 火山喷发 D. 庐山避暑胜地
(无锡中考)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杏 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 图示区域杏花开放盛期最早和最晚的城市, 分别是( D )
A. 武汉和沈阳 B. 杭州和北京
C. 杭州和沈阳 D. 武汉和呼和浩特
7. 图示地区杏花开放盛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海陆位置对气候特征影响是很明显的,请观察欧洲西部几个城市分布示意图,它们纬度相差较小,但7月平均气温(括号中左边数字) 和1月平均气温(括号中右边数字)却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据此完成 8~10题。
8. 比较四个城市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对于同纬度地 区来说( C )
A. 夏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低
B. 冬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高
C. 夏季,内陆气温比沿海气温高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内陆气温都比沿海高
9. 出现上述气温变化规律的原因主要是( A )
A. 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B.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慢
C. 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慢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陆地升温都比海洋升温慢
10. 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最大的是( D )
A. 伦敦 B. 布鲁塞尔 C. 柏林 D. 华沙
(襄阳中考)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 、b 、c代表不同的气
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③④两地同纬度。据此完成11~12题。
11.若a>b>c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温的比 较,正确的是( D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1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①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时a<b<c
B. ②可能在南半球,为当地夏季海洋
C. ③可能在北半球,为当地夏季陆地
D. ④可能在南半球且易发育河流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重庆海拔为_360 _米,万 佛顶海拔为_3_099 _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_2_739_米。
(2)由图可知,重庆气温为_28 _℃ , 万佛顶气温为_12 _℃ , 两地的气 温相差_16 _℃。
(3)通过计算得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_℃。
(4)下列哪句话能够恰当地体现出图中的现象( C )
A. 天有不测风云
B. 昨日寒潮来袭,气温骤变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清明时节雨纷纷
14.(区域认知)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某旅行团2月初从爪哇岛(雅加达、 日惹等 地)开始旅游,然后依次北行,经过曼谷、香港、 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历时半月结束行 程。(如下图)
(1)旅行中游客的着装变化顺序是( B )
A. A—B—C B. A—C—B C. B—C—A D. C—B—A
(2)我国北京和日本东京此时哪一个气温高?_东京_
(3)游客抵达北京时,正值当地下雨,则该日北京平均气温比晴天时的平均气温_低_(填“高”或“低”)。
(4)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游客们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其感觉到的气温 要比北京市区的气温_低_(填“高”或“低”)。
(5)某游客在此次旅行过程中拍摄了一些照片,选出几张和我们分享。 请你找出拍摄地可能在北京的是( 乙 )
第3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世界的降水
考点梳理
沿海地区不一定都降水多。例如,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尽管也临海,但 是降水很少。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2.看极值,识月份: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若均匀则判断其 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常年湿润型;若分配不均匀,则判断其 为冬雨型或夏雨型。
3.算差值,说变化: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 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世界年均降水分布规律。
1. 降水的地区差异受_纬度位置_、_海陆位置_、洋流和地形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_赤道_及其两侧地区,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降 水多。_两极_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_少_雨,东部_多_雨。
(3)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_多_雨,内陆_少_雨。
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大山脉对_气流_的阻挡作用,以 及这种阻挡作用造成的山脉两侧的降水差异。_迎风坡_一侧,降水多; _背风坡_一侧,降水少。
4. 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匀、全
年各月降水稀少、_夏季多雨_和_冬季多雨_。
知识点一 降水的空间分布
2024年1月16日,“广州—汉堡”中欧 班列顺利开行,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 注入强大动能。读中欧班列沿线年降水量 分布图,完成1~3题。
1.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沿线①→②→③→④四地使用雨伞频率最 低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沿线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 D )
A. 逐渐增多 B. 先增多后减少
C. 逐渐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多
3.影响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知识点二 降水的时间差异
3.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逐月累计),该地降水 量少的季节是( B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绵阳中考)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 成4~5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巴山指今四川盆地一带。
4.诗中表明, 巴山的夜雨出现在( C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诗中表明,影响当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
A. 地形 B. 地理位置 C. 季风 D. 人类活动
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岛上花香弥漫,是重要的花卉基地。读塔希提岛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塔希提岛降水较多的位置及原因是( A )
A. 南部,迎风坡 B. 北部,人类活动
C. 南部,纬度低 D. 北部,距海较近
7.塔希提岛成为重要花卉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D )
①纬度较低,光热充足 ②火山、地震频发 ③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④
山地高差大,品类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区域认知)示意图法是初中地理学习 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学习了降水的分布及 影响因素后,尝试用示意图法来总结全球 的降水分布规律,下图是小明绘制的以北 半球为例的降水分布图。
(1)根据北半球降水分布规律,将“多”或“少”(“多”代表降水量较多, “少”代表降水量较少)填在字母后的横线上。
①导致A 、B所在地区降水量差异的影响因素为_纬度位置_。
②C 、E 、D降水差异反映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为 中纬度地区_,沿海 降水多_,内陆降水少_。
(2)通过检查,小明发现此示意图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补充上图。
①未标出相应纬线的度数,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
②未能反映北回归线附近降水的分布特征。
I答案]
画图略。(提示:根据北半球赤道地区降水多,北极地区降水少的分 布规律以及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布特征标注纬度)
(3)老师在阅读小明所做的示意图后,
认为该示意图忽略了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 响,请帮助小明补全下列图片。
①_多_,②_少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