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形状改变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8《形状改变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21: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用力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形状改变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单元的第2课。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推力和拉力时常见的力的基础上,通过游戏、体验等学习方式,感知力的一种作用效果,即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通过玩变脸游戏、操作生活中丰富的材料使其变形,了解拉、弯、压、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模块二是模块一的延续,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感知拉力大小与橡皮筋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模块三,展示生活中人们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改变一些物体形状的例子,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在抽象思维与科学概念的建构上仍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直观感受,如玩弹簧、捏橡皮泥等,但这些经验多停留在表面。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科学概念,理解尚浅。本课重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观察和比较用力前后物体的形状变化,从而建构相关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拉、弯、压、扭是常用的用力方法。
科学思维:能够观察和比较用力前后物体的形状变化,并用语言、示意图描述变化的过程。
探究实践:通过动手操作,能体验拉、弯、压、扭四种用力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初步感知橡皮筋长度变化与拉力的关系。
态度责任: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通过阅读和交流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用力前后物体形状的变化,感知力的存在及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玩具弓箭、PPT。
学生材料:纸黏土、竹片、扭扭棒、橡皮筋、绿色筐、支架、钩码1盒、橡皮筋4根、记录单。
【教学用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模块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一)玩变脸游戏,观察脸部的变化
1.游戏——看局部猜动物: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局部猜动物。它是谁?(小猪)你为什么这么猜?(猪的耳朵很大,像扇子,鼻子朝天的)
2.出示变脸任务:看来小猪的五官很有特点,跟我们的不太一样。那你们能不能挑战一下,把你们的脸变得像小猪这样耳朵大大、鼻子朝天。两人一组,合作试试。
3.学生汇报:哪两个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请认真观察他们的做法。
4.提问:谁观察到,他们是怎样改变耳朵和鼻子的形状的?(用手把耳朵拉大.....)
追问:是轻轻地拉?(不是,是使劲、用力)
5.讲述:你的意思是改变耳朵和鼻子的形状时要用到“力”【板书:力】
6.讲述:你还可以用力把脸变出哪些花样?(请1-2个学生:你用力挤压,脸变形了...)
7.板书揭题:哇,真有意思。力可以改变我们脸的形状,还可以改变哪些物体的形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形状改变了。【板书:8.形状改变了】
(二)观察竿和弓的形状变化
1.出示弓箭并提问: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一把弓箭。现在我需要一位小助手,帮我们把箭射向墙上的靶心。谁来?我们一起看,准备,射!
2.提问:(教师拿着弓箭)谁认真观察了,他是如何把箭射出去的?(瞄准,用手拉弓,放手就射出去了)
3.讲述:在(用力向后)拉弓的过程中,你观察到弓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起来回顾一下拉弓前后的图片。【出示形状直、弯弓的图片】(弓的形状从直变弯了)
4.提问:是什么改变了弓的形状?(力)
5.讲述:你瞧,我们通过用力改变弓的形状,让箭射向靶心。其实在很多体育项目中,运动员都会用到力改变运动器材的形状来完成比赛。我们来通过视频,看一看撑杆跳比赛中竿的形状变化。【视频:撑杆跳】
6.提问:竿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直变弯,再变直)
模块二: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一)认识常用的四种用力方法
1.讲述:力的作用还真不小,可以改变脸、弓、竿的形状,在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这四种用力方法:拉、弯、压、扭。【板书:拉、弯、压、扭;用力方法】
【演示:伸出双手一起做一做,怎样用力叫做拉?(向外用力)弯?(有弧度的向上下左右用力)压?(向下用力)扭?(旋转着用力)】
2.提问:在生活中,你们有用过这些方法改变物体的形状吗?先回忆回忆,尝试用这样的语言来说一说“用(什么)____方法,用力改变过____(谁的)____形状。”组织好语言跟同桌小声交流一下。【板书:用...方法,用力改变过...的形状。】
3.学生交流:谁来?追问:形状是怎么变化的?(我用扭的方法,用力改变过铁丝的形状,变弯了。)像这样,我们开火车说一说,一人说一种用力方法哦。
(二)体验用不同的用力方法改变物体的形状
1.讲述:同学们生活经验还真丰富,在课堂上,让我们一起动手体验,用这四种方法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出示四种物体图片】
2.出示任务:这个活动我们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每组会拿到任意两件物品,请同学们先想一想你准备用哪种用力方法,改变它的形状。再做一做,最后用这样的语言跟你的伙伴说一说,分享你的用力方法。请组长来领取材料。
3.提问:所有小组篮筐放抽屉。哪一个小组带着你的物品来汇报。
追问:关于这两种物品,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表达清晰,声音响亮,表扬你)
模块三:探究橡皮筋长度变化与拉力的关系
1.讲述:在用力拉橡皮筋时,老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同学拉的长,有的同学拉的短,这是什么原因呢?(拉力大,拉的就长; 拉力小,拉的就短)
2.归纳:看来橡皮筋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系。到底有怎么的关系呢?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
3.出示任务:为了方便观察,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支架,大家可以把橡皮筋挂在挂勾上进行观察比较。为了让力的大小能够看得见,我们用重量相同的钩码代替手的拉力来拉动橡皮筋,像这样。
你可以用相同大小的力拉动橡皮筋,比较长度的变化。也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长度的变化。当然,你也可以用很多钩码拉动一根皮筋,看看会发生什么。
注意,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在对应的记录单上。像这样用竖线表示橡皮筋的长度,用圆圈表示挂的钩码。如果还有其他的方法和发现,画在第三张图上。这个活动四人小组合作,组长领取器材和记录单,开始吧!
4.总结:(学生带着记录单在投影仪下汇报)结合发现,说一说橡皮筋的长度变化与什么有关?
5.拓展:你们知道吗,如果用过大的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就会永久变形,甚至断裂。很多女生用橡皮筋扎辫子的时候,一定有过类似的体验。
6.观看视频: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体验了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如今人们发明了许多力大无比的机器,改变了靠人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历史,我们通过一个视频看一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有哪些作用?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8.形状改变了
力 拉
弯 用……方法,用力
压 改变了……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