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三章 第4节 简单机械-杠杆3 杠杆计算专项集训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三章 第4节 简单机械-杠杆3 杠杆计算专项集训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21:37: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简单机械-杠杆3 杠杆计算专项集训
考点七、用杠杆平衡分析和计算相关问题
明确支点→分析动力和阻力,明确大小和方向→确定力臂,先找点,后延线,过支点,引垂线→用杠杆公式解题计算
若有两个支点时,先分析左边支点对应的两个力与两个力臂;同理分析右边支点对应的力与力臂。
典例1:(2025九上·上城期末)实木相框的圆木支架可以垂直插入竖摆口和横摆口,可根据照片选择如图甲中竖摆和横摆两种方式摆放,此相框的质量为400g,长边为20cm,宽边为15cm。竖摆和横摆侧视图分别如图乙和图丙。竖摆口和横摆口离相框边缘的距离相等, 。重心位于几何中心,圆木支架的质量忽略不计。
(1)以O1为支点,在图乙中画出重力G的力臂L。
(2)求图乙中水平桌面对B1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大小。
(3)相框由竖摆变为横摆,水平桌面对圆木支架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何变化 请结合杠杆知识列式分析。
变式1:小和尚甲、乙将总质量30kg的水桶(含水)用轻绳悬于轻质木棍的O点,分别在A、B点以竖直向上的力共同抬起木棍,如图,已知AO:BO=3:2,忽略手对木棍的作用力。
(1)将水桶从地面缓缓抬起50cm,至少需克服水桶(包括水)的重力做功___________J;
(2)若抬起水桶后木棍保持水平,小和尚乙肩部所受压力为多大?
变式2:厨房里的锅盖架方便使用,如图甲所示。架子质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上,就可放置质量更大的锅盖。
(1)若放置一个质量为2.4kg的铁质锅盖,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判断,螺丝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为多少 (g 取 10 N/kg)
(2)结合杠杆知识,试说明为什么锅盖越大越重,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如何改进锅盖架,能够让它承重性能变得更好
变式3:(2024九上·杭州月考)如图甲为轻质梯子,小金将梯子靠在墙上,爬至梯子中点B,手捧所需物体,此时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如图所示。已知CD长度为3m,AD长度为1m,不计墙壁对梯子的摩擦力。
(1)请以A为支点,作出力F的力臂L。
(2)小金质量为45kg,物体质量为3kg,求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为多少牛?
(3)小金取到物体后,匀速往下走的过程中,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大小如何变化,请列式分析。
1.(2023·文成模拟)小文将长为L质量不计的木棒置在肩上C点,木棒A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他用手压住B端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用手压B端不动,移动木棒,改变CB的长度记为X,则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随x的关系图像为(  )
A. B. C. D.
2.(2023九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两岸;吊桥可以绕O点转动,一辆车从桥的左端匀速向桥右端运动,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车从O点出发开始计时,则吊桥右端A点所受地面的支持力F随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  )
A. B. C. D.
3.(2023九上·永康月考)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重力不计)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   相同,密度秤的刻度   (“均匀”或者“不均匀”)。
4.(2022·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左端重物。(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1)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_________(选填“C”或“D”)点翻转。
(2)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最小值___________,最大值___________。
5.(2024九上·绍兴期末)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图甲是小明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图乙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О点,对手的力作用在B点,小明的重心在A点。已知小明的体重为600N,OA长为1m,AB长为0.2m。
(1)此类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杠杆”或“费力杠杆”)。图乙中,地面对手的力F与身体垂直,则F为多少牛    
(2)图丙是小明手扶支架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支架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则F1   F2(选填“>”、“=”或“<”)。
6.(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铸造厂用铁合金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红军战士雕像。为确保运输与安装的安全,需要测量出雕像的重力和重心所在位置。其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将雕像水平放置在上端装有压力传感器的支架上,测出头部A处和脚后跟B处之间的距离为175cm。用数据线分别连接两边支架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出A处和B处受到的压力FA和FB(可通过显示器直接读取压力大小),其测量值如表所示。
(1)雕像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雕像重心距脚后跟B处的距离是多少?
压力 显示器读数/N
FA 3200
FB 2400
7.已知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木料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问:
(1)此木料的密度为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此本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OB,O为木料的中点,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在此过程中甲对木料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2023·萧山模拟) 升降晾衣架(如图)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转动手摇器能使横杆上升或下降。
(1)安装在天花板上虚线框内的简单机械应是   。(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杠杆”)
(2)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手摇器的转轴添加润滑剂,目的是    。
(3)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晾衣架右侧钢丝绳受损,最多只能承受15 N的力,左侧钢丝绳能正常使用。晾衣架的横杆上有11个小孔,相邻两孔间的距离均为20 cm。现准备将重为20 N的一件衣服挂到水平横杆的小孔进行晾晒,通过计算说明挂在哪些编号的小孔,右侧钢丝绳会断裂(横杆、衣架和钢丝绳等自重不计)。
9.(2024九上·杭州期中)国庆假期,小科和家人一起去野炊。饭后小金用矿泉水瓶自制了一个筷筒,他将洗好的一双筷子按图所示放入筷筒中,筷筒没倒,接着他将另一双筷子仍按图所示筷子位置放入,筷筒倾倒。已知筷筒直径6cm,高8cm,质量5g;筷子长22cm,一双筷子质量20g(筷子简化成圆柱体,质量分布均匀;筷筒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的圆心)。
(1)请判断筷筒朝哪个方向倾倒;
(2)请通过计算,解释筷筒倾倒的原因;
(3)帮小科想一个方法防止筷筒倾倒。
10.(2024九上·杭州月考)如图甲所示燕尾夹包括夹柄和夹体,夹体的截面为三角形。夹柄是钢丝制成,与夹体相连接的一端可活动,燕尾夹柄可简化为杠杆ABC,其中,以图乙方式按住C点打开该夹子,力F垂直于夹柄所在平面。
(1)杠杆ABC的支点为   (选填“A”“B”或“C”)。
(2)若F大小为10N时,刚好可以打开夹子,则夹体给杠杆的作用力至少为多少牛?   
(3)在不改变夹体的前提下,为能更轻松的打开夹子,可以使用什么办法,并列式说明理由。   
11.(2024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为一款轻质悬挂式晾衣架,OA为晾衣杆,AB为悬线,已知悬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在悬线拉力作用下晾衣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已知,在C点悬挂的衣物的质量为2kg,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右图中画出拉力的力臂;
(2)列式计算悬线拉力的大小;
(3)若想将悬挂衣服的位置移动至A点,请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可行。
12.(2024九上·鄞州期中)小汤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买来一些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墙面漆。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每一桶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
(1)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图甲1位置),F的大小为   N。
(2)若F始终竖直向上,在工人把木板从位置1匀速抬升到位置2的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3)小汤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一桶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汤抬着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汤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
13.(2023·绍兴)赛龙舟自古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现已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1)该装置中两个滑轮的作用是   。
(2)”划桨”一次,人至少做功   焦。
(3)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OB为4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求此时力F的大小。
14.(2025九下·浙江开学考)如图所示,轻质木棒AB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EF上,木棒AB可以绕E或F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已知:,A、B两端各用一轻质细绳悬挂物体C和D,物体C的质量为1kg、体积为。
请回答:
(1)若物体D下沉,则此时杠杆的支点是   。
(2)物体C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
(3)物体C完全浸没在水中时,为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求物体D的最小质量。
(4)若物体D质量为0.4kg,要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则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范围是多少?
15.(2020·海曙模拟)小科对小区内的健身器械坐拉器(图甲)感兴趣,研究并描绘了结构模型图(图乙)。他发现坐在座椅上,用力向下拉动手柄A时,操作杆AB会绕着转轴O1转动,连杆BD拉动杆O2C绕转轴O2转动,将座椅向上抬起。图乙中O1A∶BA=4∶5,O2C∶O2D=2∶1,此时AB杆处于水平位置,BD杆垂直于杆AB和O2C,BD杆对AB和O2C杆的拉力均沿着BD。若手臂对手柄A的拉力方向和人的重力方向在同一直线,忽略坐拉器的自重、转动时的摩擦和座椅的尺度。
(1)杠杆AO1B可视作一种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2)若该同学对手柄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N,并处于图乙的静止状态,则BD杆对B的拉力为多少?该同学的重力为多少?
16.(2023九上·上城期末)如图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桶盖EDCO2的质量为500g,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脚踏杆和其它连接杆的质量均不计,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当脚踩A时,脚踏杆AB带动连接杆BC运动,打开桶盖。已知AO1=35 cm,BO1=20 cm,CO2=5 cm,CE=60 cm,请完成:
(1)在图中画出杠杆EDCO2的动力F1;
(2)若要把桶盖翻开,动力F1=   N;
(3)若要把桶盖翻开,请计算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多大?
17.(2022·浙江金华市九年级开学考试)小明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个长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cm的位置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g、容积为5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1)调节杠杆平衡,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________cm。
(3)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cm处对应的刻度值标为________g/cm3。
(4)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增大量程(写出一种即可)。
18.(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乐用轻质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完全相同的铝块甲和乙、细线、密度值已知的A、B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A、ρB),自制了可测量液体密度的杠杆密度计。分析下列步骤后,回答问题:
步骤一:杠杆两端分别挂甲和乙,将乙浸没于液体A,用细线将杠杆悬于O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上挂甲处标记刻度ρA。
步骤二:将乙浸没于液体B,只将挂甲的细线向右移动,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在杠杆上挂甲处标记刻度ρB。
步骤三:通过等分法均匀画出其他刻度线。
(1)如图所示,杠杆水平平衡时,细线拉力大小关系是F1______F2(选填“>”或“<”)。
(2)A、B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B(选填“>”或“<”)。
(3)当液体密度变化时,若挂甲的细线到悬挂点O的距离lx与液体密度ρx是一次函数关系,则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据此判断:小乐“通过等分法均匀画出其他刻度线”的方法是__(选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
19.(2023·慈溪模拟)研究科学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模型。在一支蜡烛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制成一个蜡烛跷跷板。用小刀对蜡烛两端加工,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先后点燃A、B两端,蜡烛跷跷板上下不断翘动起来,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该蜡烛跷跷板的模型。
(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烛OA段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和力臂(重心在M点)。
(2)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简单机械-杠杆3 杠杆计算专项集训
考点七、用杠杆平衡分析和计算相关问题
明确支点→分析动力和阻力,明确大小和方向→确定力臂,先找点,后延线,过支点,引垂线→用杠杆公式解题计算
若有两个支点时,先分析左边支点对应的两个力与两个力臂;同理分析右边支点对应的力与力臂。
典例1:(2025九上·上城期末)实木相框的圆木支架可以垂直插入竖摆口和横摆口,可根据照片选择如图甲中竖摆和横摆两种方式摆放,此相框的质量为400g,长边为20cm,宽边为15cm。竖摆和横摆侧视图分别如图乙和图丙。竖摆口和横摆口离相框边缘的距离相等, 。重心位于几何中心,圆木支架的质量忽略不计。
(1)以O1为支点,在图乙中画出重力G的力臂L。
(2)求图乙中水平桌面对B1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大小。
(3)相框由竖摆变为横摆,水平桌面对圆木支架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何变化 请结合杠杆知识列式分析。
【答案】(1)
(2)∠A1O1B1=∠A2O2B2=60°,根据数学知识,重力的力臂LG=A1O1=
×10cm=5cm;
支持力竖直向上,力臂大小为O1B1=8cm,
m=400g=0.4k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L=F×O1B1;
代入数据0.4kg×10N/kg×5cm=F×8cm;解得F=2.5N;
(3)相框由竖摆变为横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L'=F'×O2B2;
由于L'G变为相框宽度的一半的
,故阻力臂减小,根据上式知,支持力减小。
【解析】 (1)根据力臂定义画图;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支持力;
(3)根据阻力臂的变化分析动力大小变化。
【解答】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图中支点是O,延长重力G的作用线,从O沿水平方向画出垂线段,即力臂;如图所示:
(2)∠A1O1B1=∠A2O2B2=60°,根据数学知识,重力的力臂LG=A1O1=×10cm=5cm;
支持力竖直向上,力臂大小为O1B1=8cm,
m=400g=0.4k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L=F×O1B1;
代入数据0.4kg×10N/kg×5cm=F×8cm;
解得F=2.5N;
(3)相框由竖摆变为横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L'=F'×O2B2;
由于L'G变为相框宽度的一半的,故阻力臂减小,根据上式知,支持力减小。
变式1:小和尚甲、乙将总质量30kg的水桶(含水)用轻绳悬于轻质木棍的O点,分别在A、B点以竖直向上的力共同抬起木棍,如图,已知AO:BO=3:2,忽略手对木棍的作用力。
(1)将水桶从地面缓缓抬起50cm,至少需克服水桶(包括水)的重力做功___________J;
(2)若抬起水桶后木棍保持水平,小和尚乙肩部所受压力为多大?
【答案】150 180
【解析】(1)水桶总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
将水桶从地面缓缓抬起50cm,至少需克服水桶(包括水)的重力做功为W=Gh=300N×0.5m=150J
(2)以A为支点,则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乙lAB=GlAO则可得
变式2:厨房里的锅盖架方便使用,如图甲所示。架子质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上,就可放置质量更大的锅盖。
(1)若放置一个质量为2.4kg的铁质锅盖,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判断,螺丝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为多少 (g 取 10 N/kg)
(2)结合杠杆知识,试说明为什么锅盖越大越重,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如何改进锅盖架,能够让它承重性能变得更好
【答案】(1)由图可知,支点为B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代入数据可得,解得F=32N。
(2)锅盖越大,动力的力臂越大,锅盖越重,动力越大,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越大,拉力的力臂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需要的拉力就越大,所以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增大AB间的距离、减小架子的开口等
【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杠杆绕支点转动,据此判断支点。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动力或动力臂变大,动力臂一定时,阻力将变大。
(3)承重能力更好,可以通过减小动力臂或增大阻力臂来实现。
【解答】(2)锅盖越大,动力的力臂越大,锅盖越重,动力越大,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越大,拉力的力臂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需要的拉力就越大,所以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可增大AB间的距离,从而增大阻力臂,或减小架子的开口,减小动力臂使锅盖架的承重能力变得更好。
变式3:(2024九上·杭州月考)如图甲为轻质梯子,小金将梯子靠在墙上,爬至梯子中点B,手捧所需物体,此时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如图所示。已知CD长度为3m,AD长度为1m,不计墙壁对梯子的摩擦力。
(1)请以A为支点,作出力F的力臂L。
(2)小金质量为45kg,物体质量为3kg,求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为多少牛?
(3)小金取到物体后,匀速往下走的过程中,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大小如何变化,请列式分析。
【答案】(1)
(2)小金质量为45kg,物体质量为3kg,
小金的总重力为:
G=mg=(45kg+3kg)×10N/kg=48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
解得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为: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知小金取到物体后,匀速往下走的过程中,L2逐渐变小,而总重力和电动力臂都不变,所以支持力F逐渐变小。
【解析】(1)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找到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可;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墙壁对梯子的支撑力F;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 (1)从支点A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出力臂L,如图所示:
1.(2023·文成模拟)小文将长为L质量不计的木棒置在肩上C点,木棒A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他用手压住B端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用手压B端不动,移动木棒,改变CB的长度记为X,则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随x的关系图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可将C点看作支点,A端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B端手的压力为动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件F1L1=F2L2得到:G×AC=F×CB;
G×(L-x)=F×x;
解得:F=;
根据上面的计算式可知,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与x为反比例函数关系。
故D正确,而A、B、C错误。
2.(2023九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两岸;吊桥可以绕O点转动,一辆车从桥的左端匀速向桥右端运动,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车从O点出发开始计时,则吊桥右端A点所受地面的支持力F随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 力臂 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 代数式 表示为F1·l1=F2·l2。
【解答】桥面属于杠杆平衡定律: 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 ,设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GS=LOA×F;
GVt=LOA×F,G和LOA保持不变,F=GVt/LOA。所以F与t之间是一次函数,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B
3.(2023九上·永康月考)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重力不计)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   相同,密度秤的刻度   (“均匀”或者“不均匀”)。
【答案】体积;均匀
【解析】(1)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液体的重力,而如果保持液体体积相同,那么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推导出液体密度和动力臂的数量关系式,据此判断刻度是否均匀。
【解答】(1)由G=mg=ρVg可知,当液体的体积相同时,g为定值,G与ρ成正比,所以每次倒入桶中的液体体积必须相同;
(2)由于OA不变阻力臂不变,物体M的重力即动力不变,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ρVg×OA=GM×OB,
则动力臂:OB=,
由此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动力臂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所以密度秤的刻度均匀。
4.(2022·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左端重物。(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1)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_________(选填“C”或“D”)点翻转。
(2)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最小值___________,最大值___________。
【答案】D 6 24
【详解】(1)由图可知,D点更加靠近拉力一端,故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D点翻转。
(2)当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小,以D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大,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BC=G×AC F2×BD=G×AD
因为AC=CD=DB,所以BC∶AC=2∶1,BD∶AD=1∶2
可得F1==6N F2==24N
解得F1=6N,F2=24N
5.(2024九上·绍兴期末)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图甲是小明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图乙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О点,对手的力作用在B点,小明的重心在A点。已知小明的体重为600N,OA长为1m,AB长为0.2m。
(1)此类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杠杆”或“费力杠杆”)。图乙中,地面对手的力F与身体垂直,则F为多少牛    
(2)图丙是小明手扶支架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支架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则F1   F2(选填“>”、“=”或“<”)。
【答案】(1)省力杠杆;500
(2)>
【解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
2L2列式计算即可。
(2)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比较动力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脚尖相当于支点,重力相当于阻力,作用在重心处;手施加动力。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600N×1m=F1×(1m+0.2m),解答:F1=500N;
(2)根据题意可知,重力大小不变,阻力臂逐渐减小; 支架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 则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减小,即F1>F2。
6.(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铸造厂用铁合金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红军战士雕像。为确保运输与安装的安全,需要测量出雕像的重力和重心所在位置。其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将雕像水平放置在上端装有压力传感器的支架上,测出头部A处和脚后跟B处之间的距离为175cm。用数据线分别连接两边支架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出A处和B处受到的压力FA和FB(可通过显示器直接读取压力大小),其测量值如表所示。
(1)雕像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雕像重心距脚后跟B处的距离是多少?
压力 显示器读数/N
FA 3200
FB 2400
【答案】(1)5600N;(2)100cm
【解析】解:设雕像重心距脚后跟距离为l,雕像长度为l像,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当以B点为支点时G×l=FA×l像 ①
当以A点支点时G×(l像-l)=FB×l像 ②
由①②知道,雕像受到的重力G=FA+FB=3200N+2400N=5600N
雕像重心距脚后跟B处的距离是l =100cm
7.已知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木料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问:
(1)此木料的密度为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此本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OB,O为木料的中点,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在此过程中甲对木料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0.6×103 变小
【解析】[1]由题知木料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根据密度公式得
[2]以A为支点,可以将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料所受的重力等效于其重心O点,则 ,则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F乙AB=GAO即F乙=
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靠近时,此时作用点记为C,以A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F乙AC=GAO即F乙=
当乙向O点靠近,AC减小,G与AO不变,则F乙变大;因为木料处于平衡状态,故所受合力为零,则有F乙+F甲=G,因F乙变大,所以F甲变小。
8.(2023·萧山模拟) 升降晾衣架(如图)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转动手摇器能使横杆上升或下降。
(1)安装在天花板上虚线框内的简单机械应是   。(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杠杆”)
(2)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手摇器的转轴添加润滑剂,目的是    。
(3)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晾衣架右侧钢丝绳受损,最多只能承受15 N的力,左侧钢丝绳能正常使用。晾衣架的横杆上有11个小孔,相邻两孔间的距离均为20 cm。现准备将重为20 N的一件衣服挂到水平横杆的小孔进行晾晒,通过计算说明挂在哪些编号的小孔,右侧钢丝绳会断裂(横杆、衣架和钢丝绳等自重不计)。
【答案】(1)定滑轮
(2)减小摩擦
(3)晾衣杆可看作杠杆,左侧绳与晾衣杆的交点为杠杆的支点,l2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
根据F1×l1=F2×l2
可得
那么可以悬挂的最右边的孔为
挂在9、10、11三个孔上晾晒会损坏晾衣架
【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虚线框内简单机械的作用即可;
(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
(3)晾衣杆可看作杠杆,左侧绳与晾衣杆的交点为杠杆的支点,右侧钢丝绳的拉力相当于动力,动力臂等于1到11孔之间的距离。衣服的重力相当于阻力,悬挂点到左侧钢丝绳的距离为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个虚线框内简单机械可以改变钢丝绳上拉力的方向,应该为定滑轮。
(2)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手摇器的转轴添加润滑剂,目的是减小摩擦。
9.(2024九上·杭州期中)国庆假期,小科和家人一起去野炊。饭后小金用矿泉水瓶自制了一个筷筒,他将洗好的一双筷子按图所示放入筷筒中,筷筒没倒,接着他将另一双筷子仍按图所示筷子位置放入,筷筒倾倒。已知筷筒直径6cm,高8cm,质量5g;筷子长22cm,一双筷子质量20g(筷子简化成圆柱体,质量分布均匀;筷筒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的圆心)。
(1)请判断筷筒朝哪个方向倾倒;
(2)请通过计算,解释筷筒倾倒的原因;
(3)帮小科想一个方法防止筷筒倾倒。
【答案】(1)由于筷子的重心偏高,在筷筒的右上方,所以筷筒倾倒时,向右或顺时针方向倾倒。
(2)当筷筒中装两双筷子时,两双筷子的总质量为40g,即0.04kg,筷筒向右倾倒时,筷筒的右下角为支点,如下图所示:
已知筷筒直径6cm,高8cm,由勾股定理可得,伸入筷筒中筷子长度AC为10cm;筷子的重心距离筷子下端长度AD为筷子总长度的一半,即11cm;由相似三角形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AE=6.6cm
所以筷子的重力的动力臂BE=AE-AB=6.6cm-6cm=0.6cm
筷筒重力的阻力臂BF等于筷筒直径的一半,即3cm,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0.04kg×10N/kg×0.6cm >0.005kg×10N/kg×3cm即G×BE>G1×BF所以筷筒向右倾倒。
(3)将另一双筷子放在对面,减小动力大小;瓶中装水,增大筷筒的重力;做筷筒时,剪的位置高些,减小筷子重力的力臂。
【解析】(1)根据筷子的重力作用效果分析;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3)根据增大稳度、减小力臂的角度分析。
10.(2024九上·杭州月考)如图甲所示燕尾夹包括夹柄和夹体,夹体的截面为三角形。夹柄是钢丝制成,与夹体相连接的一端可活动,燕尾夹柄可简化为杠杆ABC,其中,以图乙方式按住C点打开该夹子,力F垂直于夹柄所在平面。
(1)杠杆ABC的支点为   (选填“A”“B”或“C”)。
(2)若F大小为10N时,刚好可以打开夹子,则夹体给杠杆的作用力至少为多少牛?   
(3)在不改变夹体的前提下,为能更轻松的打开夹子,可以使用什么办法,并列式说明理由。   
【答案】(1)B
(2)夹体给杠杆的作用力至少为10N
(3)在C点用力,且力的方向垂直BC
【解析】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为支点;比较动力臂、阻力臂大小关系,识别杠杆类型;轮轴属于变形的杠杆,其它条件一定时,动力臂越大,越省力。
【解答】 (1)图中的燕尾夹,绕着B点转动,支点是B点;
(2)作用力垂直于燕尾所在平面时,动力臂是BC,阻力臂是AB,AB=BC,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此时动力与阻力相等,若F大小为10N时,刚好可以打开夹子,则夹体给杠杆的作用力最小是10N,作用在A点;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在不改变夹体的前提下,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为能更轻松的打开夹子,减小动力,应该是动力臂最长,因而在C点用力,且力的方向垂直BC。
11.(2024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为一款轻质悬挂式晾衣架,OA为晾衣杆,AB为悬线,已知悬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在悬线拉力作用下晾衣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已知,在C点悬挂的衣物的质量为2kg,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右图中画出拉力的力臂;
(2)列式计算悬线拉力的大小;
(3)若想将悬挂衣服的位置移动至A点,请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可行。
【答案】(1)
(2)悬挂衣物的挂钩对杠杆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衣物的重力,由题意可得,衣服的重力为
G=mg=2kg×10N/kg=20N;
即悬挂衣物的挂钩对杠杆的作用力.Fc=20N。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知,O到AB的距离为l1=lOAsin30°=×1m=0.5m;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l1=Fc×loc;
解得:
(3)若将悬挂衣服的位置移至A点,此时悬挂衣服的作用力的力臂保持变为OA的长度,而拉力的力臂保持不变,由杠杆平衡定律可得: F1×l1=Fc×loA;

由于大于悬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0N,所以若将悬挂衣服的位置移至 A 点不可行。
【解析】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据此画图;
(2)根据数学知识计算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答;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解答】 (1)从支点O向AB作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如图所示:
(2)悬挂衣物的挂钩对杠杆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衣物的重力,由题意可得,衣服的重力为
G=mg=2kg×10N/kg=20N;
即悬挂衣物的挂钩对杠杆的作用力.Fc=20N。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知,O到AB的距离为l1=lOAsin30°=×1m=0.5m;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l1=Fc×loc;
解得:;
(3)若将悬挂衣服的位置移至A点,此时悬挂衣服的作用力的力臂保持变为OA的长度,而拉力的力臂保持不变,由杠杆平衡定律可得: F1×l1=Fc×loA;

由于大于悬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0N,所以若将悬挂衣服的位置移至 A 点不可行。
12.(2024九上·鄞州期中)小汤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买来一些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墙面漆。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每一桶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
(1)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图甲1位置),F的大小为   N。
(2)若F始终竖直向上,在工人把木板从位置1匀速抬升到位置2的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3)小汤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一桶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汤抬着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汤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
【答案】(1)126
(2)D
(3)墙面漆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
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G=F2L2

【解析】(1)(2)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重力的大小,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道阻力G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与物重G的大小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与物重G的大小关系;由此得出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3)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F2的大小。
【解答】(1)木板的重力为
G=mg=ρgV=0.7×103kg/m3×10N/kg×1.2m×2m×0.015m=252N
如图所示:
如图,杠杆在A位置LOA=2LOC
根据杠杆平衡可知FLOA=GLOC

杠杆在B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由OC'D∽OA'B得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2)根据第(1)小问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故选D。
(3)墙面漆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
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G=F2L2

(1)木板的重力为G=mg=ρgV=0.7×103kg/m3×10N/kg×1.2m×2m×0.015m=252N
如图所示:
如图,杠杆在A位置LOA=2LOC
根据杠杆平衡可知FLOA=GLOC

杠杆在B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由OC'D∽OA'B得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2)根据第(1)小问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故选D。
(3)墙面漆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
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G=F2L2

13.(2023·绍兴)赛龙舟自古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现已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1)该装置中两个滑轮的作用是   。
(2)”划桨”一次,人至少做功   焦。
(3)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OB为4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求此时力F的大小。
【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
(2)120
(3)FA×OA=F×OB
200牛×60厘米=F×40厘米
F=300牛
【解析】(1)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是能最多省一半的力。
(2)根据W=Gh计算划桨一次做的功;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计算。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滑轮都是固定不动的,都是定滑轮,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当划桨一次拉动绳子的距离为60cm时,重物上升60cm,
则一次做功:W=Gh=20kg×10N/kg×0.6m=120J;
14.(2025九下·浙江开学考)如图所示,轻质木棒AB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EF上,木棒AB可以绕E或F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已知:,A、B两端各用一轻质细绳悬挂物体C和D,物体C的质量为1kg、体积为。
请回答:
(1)若物体D下沉,则此时杠杆的支点是   。
(2)物体C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
(3)物体C完全浸没在水中时,为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求物体D的最小质量。
(4)若物体D质量为0.4kg,要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则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范围是多少?
【答案】(1)F
(2)8
(3)为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物体D的质量最小时,拉力最小,此时力臂应最大,故此时的支点为E点,EB为物体D的力臂,此时杠杆上A点到的拉力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D对杠杆B点的拉力
物体D的最小质量
(4)若物体D质量为0.4kg,物体D对杠杆B点的拉力
若以E点为支点,此时杠杆A点拉力为
此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
则物体C排开水的最小体积
若以F为支点,此时杠杆B受到的拉力为
此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
则物体C排开水的最大体积
要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则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范围为。
【解析】(1)杠杆支点的判断: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当物体 D 下沉时,木棒 AB 会绕着 F 点转动,因为此时 F 点与台面接触且相对固定,满足支点的定义。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3)先根据浮力公式算出物体 C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进而得到绳子对杠杆 A 端的拉力FC。再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已知力臂长度,求出物体 D 的最小质量。
(4)根据已知的物体 D 质量求出其重力,作为杠杆 B 端的力。再分别以 E 点和 F 点为支点,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列出方程,通过浮力公式将绳子拉力与排开水的体积联系起来,求解出物体 C 排开水的体积范围。
【解答】(1)若物体D下沉,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则此时杠杆的支点是F点。
(2)物体C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1)若物体D下沉,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则此时杠杆的支点是F点。
(2)物体C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3)为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物体D的质量最小时,拉力最小,此时力臂应最大,故此时的支点为E点,EB为物体D的力臂,此时杠杆上A点到的拉力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D对杠杆B点的拉力
物体D的最小质量
(4)若物体D质量为0.4kg,物体D对杠杆B点的拉力
若以E点为支点,此时杠杆A点拉力为
此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
则物体C排开水的最小体积
若以F为支点,此时杠杆B受到的拉力为
此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
则物体C排开水的最大体积
要使木棒在水平台面保持平衡,则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范围为。
15.(2020·海曙模拟)小科对小区内的健身器械坐拉器(图甲)感兴趣,研究并描绘了结构模型图(图乙)。他发现坐在座椅上,用力向下拉动手柄A时,操作杆AB会绕着转轴O1转动,连杆BD拉动杆O2C绕转轴O2转动,将座椅向上抬起。图乙中O1A∶BA=4∶5,O2C∶O2D=2∶1,此时AB杆处于水平位置,BD杆垂直于杆AB和O2C,BD杆对AB和O2C杆的拉力均沿着BD。若手臂对手柄A的拉力方向和人的重力方向在同一直线,忽略坐拉器的自重、转动时的摩擦和座椅的尺度。
(1)杠杆AO1B可视作一种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2)若该同学对手柄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N,并处于图乙的静止状态,则BD杆对B的拉力为多少?该同学的重力为多少?
【答案】(1)省力
(2)FA×O1A=FB×O1B,即FB=4FA=800N(G﹣FA)×O2C=FD×O2D(G﹣200N)×2=800N×1G=600N
【解析】(1)对于杠杆 AO1B 来说,动力臂O1A大于阻力臂BO1,因此是省力杠杆;
(2)将 AO1B 看做一个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O1A=FB×O1B, 200N×4=FB×(5-4);
即:FB=4FA=800N;
将O2DC看作一个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G﹣FA)×O2C=FD×O2D;(G﹣200N)×2=800N×1;
解得:G=600N。
16.(2023九上·上城期末)如图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桶盖EDCO2的质量为500g,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脚踏杆和其它连接杆的质量均不计,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当脚踩A时,脚踏杆AB带动连接杆BC运动,打开桶盖。已知AO1=35 cm,BO1=20 cm,CO2=5 cm,CE=60 cm,请完成:
(1)在图中画出杠杆EDCO2的动力F1;
(2)若要把桶盖翻开,动力F1=   N;
(3)若要把桶盖翻开,请计算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多大?
【答案】(1)
(2)35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O2=F2×O2B
F=20 N
【解析】(1)分析垃圾桶的工作过程,判断动力F1的三要素即可;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即可;
(3)对杠杆AO1B进行分析,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对于杠杆 EDCO2 来说,垃圾桶的重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则动力F1作用在C点,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2)对于杠杆 EDCO2 来说,阻力为G=mg=0.5kg×10N/kg=5N,阻力臂为35cm,动力臂为5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5N×35cm=F1×5cm;
解得:F1=35N。
(3)对于杠杆AO1B来说,阻力臂为O1B,动力臂为AO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F×35cm=35N×20cm;
解得:F=20N。
17.(2022·浙江金华市九年级开学考试)小明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个长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cm的位置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g、容积为5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1)调节杠杆平衡,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________cm。
(3)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cm处对应的刻度值标为________g/cm3。
(4)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增大量程(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水平 22 0.9 增加杠杆的长度
【解析】(1)[1]调节杠杆平衡,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带入数值得 解得L2=22cm
(3)[3]容器的质量为m1=110g,钩码的质量为m2=50g,容器中加满液体的质量为m,由得
,,

解得液体的质量m=45g则液体的密度
(4)[4]根据可知,当钩码的质量适当增大时或增加杠杆的长度,都可使G总变大,即增大量程。
18.(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乐用轻质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完全相同的铝块甲和乙、细线、密度值已知的A、B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A、ρB),自制了可测量液体密度的杠杆密度计。分析下列步骤后,回答问题:
步骤一:杠杆两端分别挂甲和乙,将乙浸没于液体A,用细线将杠杆悬于O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上挂甲处标记刻度ρA。
步骤二:将乙浸没于液体B,只将挂甲的细线向右移动,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在杠杆上挂甲处标记刻度ρB。
步骤三:通过等分法均匀画出其他刻度线。
(1)如图所示,杠杆水平平衡时,细线拉力大小关系是F1______F2(选填“>”或“<”)。
(2)A、B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B(选填“>”或“<”)。
(3)当液体密度变化时,若挂甲的细线到悬挂点O的距离lx与液体密度ρx是一次函数关系,则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据此判断:小乐“通过等分法均匀画出其他刻度线”的方法是__(选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
【答案】> < 合理的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再根据杠杠的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细线拉力的大小F1>F2
(2)根据杠杠的平衡公式F1l1=F2l2得到G甲×l1=(G乙-F浮)×l2 G甲×l1=(G乙-ρ液gV排)×l2
在A液体中时,得到G甲×l1=(G乙-ρAgV排)×l2 -------------- ①
在B液体中时,得到G甲×l1'=(G乙-ρBgV排)×l2--------------②
①÷②得到;
因为l1>l1'所以G乙-ρAgV排>G乙-ρBgV排
则ρAgV排<ρBgV排即ρA<ρB
(3)当液体密度变化时,若挂甲的细线到悬挂点O的距离lx与液体密度ρx是一次函数关系,则当液体密度增大相同的数值时,lx也增大相同的数值,因此刻度线是均匀的,则小乐的方法是合理的。
19.(2023·慈溪模拟)研究科学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模型。在一支蜡烛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制成一个蜡烛跷跷板。用小刀对蜡烛两端加工,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先后点燃A、B两端,蜡烛跷跷板上下不断翘动起来,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该蜡烛跷跷板的模型。
(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烛OA段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和力臂(重心在M点)。
(2)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答案】 ⑵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1)
(2)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上下翘动
【解析】(1)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力臂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利用杠杆的平衡知识,分析左后蜡烛燃烧的快慢,判断两边力和力臂乘积大小的变化。
【解答】(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出支点o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可;
(2) 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