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地球运动
【主题思考】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你见过日晷吗?你知道人类是如何利用日晷来计时的吗?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面对北极是逆时针;面对南极是顺时针)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2.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
二、地球公转
1.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 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即365天)。
2.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 公转,而且地轴的 方向保持不变。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在变化,便产生了 。
3.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的 有多有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 、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如下图)。
<重难点>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没有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计算:
时差产生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转,偏东总是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太阳,东边时间值总是大与西边时间值。
求不同地方时间:只要用已知时间加(减)时间差就可以。【求东边时间:用已知时间+时间差;求西边时间:用已知时间-时间差。】
北京时间:我国各地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
3.在地球公转图上判断节气
【达标测试】
<基础训练>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完成1~3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A.1小时 B.1天 C.1月 D.1年
2.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有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当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撒满了阳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南北跨纬度广
C.地球自转 D.东西跨经度多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于在我国杭州市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4、5题。
4.开幕式当日我国农历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亚运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处的位置在
A.① B.② C.③ D.④
挪威索玛若伊岛上居民多以捕鱼业为生,捕鱼活动多在白天进行,这里有些月份甚至一整天都可以出海。下图示意挪威位置。据此完成6、7题。
6.索玛若伊岛主要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7.索玛若伊岛上居民一整天可以出海的时间主要分布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其中包括一颗智能遥感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它是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下图示意地球光照。
(1)说出图示时刻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时间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2)指出甲地所在的五带位置及其特点。
(3)列举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能力提升>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儿歌中蕴含着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地球绕着太阳跑”与“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相同点为
A.旋转方向相同 B.旋转周期相同
C.旋转中心相同 D.旋转平面相同
10.“地球绕着太阳跑”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一天中物影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2024年2月3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据此完成11~13题。
11.立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
12.立春到春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一直向南移动 B.一直向北移动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处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着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图示意九九消寒图和二十四节气。
(1)说出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
(2)地球公转至数九第一天时,指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九九消寒图”已着色染梅花30瓣时,说出此时最接近的节气名称和地球所处于的公转轨道中的位置。
第三节 地球运动˙参考答案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地球自转
1.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2.时间差异
二、地球公转
1.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2.太阳 倾斜 季节变换。
3.太阳光热 北温带
【达标测试】
1.B 2.D 3.C 4.C 5.C 6.C 7.D
8.(1)乙。地球自转。
(2)北温带。北温带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9.A 10.A 11.D 12.B 13.A
14.(1)地球公转。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大寒。 地球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