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思路;
2、 体会本文灵巧活泼的行文方式;
3、 学会本文中的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4、 学习运用本文的整齐句式。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思路;
2、 体会本文灵巧活泼的行文方式。
教学难点:
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思路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析题,简介作者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可见会心一笑,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笑,是内心感情的流露,而且是无需花钱的良药,使人心情舒畅……。笑的好处是说不完的。生活中的我们要抛却忧愁,展露欢颜,就要让笑容之花常开不败。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学习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笑》,就是让物们明白笑的涵义与功能,愿我们的生活处处洒满欢笑,愿我们都能以青春的心态去笑对人生,让困难险阻的大山在笑声中坍塌。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寄小读者》等;诗集《繁星》、《春水》 
活动3【活动】预习与自学 
o㈠ 熟练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字典读准“缭”、“兀”、“潺”、“檐”、“绾”等字的拼音;解释“苦雨孤灯”、“萤光”、“心幕”、“兀自”、“绾”等词的语境义。 
o ㈡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理清思路,把握梗概。 
o ㈢ 感受作者从“笑”中表达的生活态度。 
o 小组交流:《学习单》 
活动4【活动】展示 · 互学 
o一、略读展放,整体感知 
o【朗读课文】 
o【识字】 缭、兀、潺、檐、绾 
o【释词】 苦雨孤灯、萤光、心幕、兀自、绾 
【简答问题】 
o1、文中共出现了几种“笑”?这些笑分别有什么特点? 
o2、出现这些“笑”的场景有何异同?
活动5【活动】展示 · 互学 
o二、细读分析,鉴赏建构: 
o【学生讨论、明确】 
o 笑 境 
o安琪儿:“扬着翅膀” →爱的使者 “浸” 
o孩子:“赤着脚” →天真活泼 “笼” 
o老妇人:“倚着门儿” →慈祥 “濯” 
o【教师追问】 
o 作者在写“笑”的时候为什么要给我们描写这些“境”?这三种“境”是否重复? 
活动6【活动】理解“文”之“心” 
作者写作的目的仅仅是写“笑”吗?作者想借此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 
“清美”、“爱的调和” →爱与美
活动7【活动】联想内收,积淀类推 
o挑选文中的连续两个自然段背诵。 
o给作者“征友”。 
o为课文“寻亲”。 
活动8【活动】浸润潜降,评价创造:读写结合 
o(机动环节:以读引写,以写促读) 
o【教师提示】仿照作者写一段关于“笑”的段落,100字左右。 
活动9【测试】小结 
o笑 冰心 
o 笑 境 
o安琪儿:“扬着翅膀” →爱的使者 “浸” 
o孩子:“赤着脚” →天真活泼 “笼” 
o老妇人:“倚着门儿” →慈祥 “濯” 
o 情景交融 
o 爱与美的境界 
课件10张PPT。导入: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一、笑冰心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寄小读者》等;诗集《繁星》、《春水》一 预习与自学【学习目标】
 ㈠ 熟练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字典读准“缭”、“兀”、“潺”、“檐”、“绾”等字的拼音;解释“苦雨孤灯”、“萤光”、“心幕”、“兀自”、“绾”等词的语境义。
 ㈡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理清思路,把握梗概。
 ㈢ 感受作者从“笑”中表达的生活态度。 
 小组交流:《学习单》
二 展示 · 互学一、略读展放,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
【识字】 缭、兀、潺、檐、绾
【释词】 苦雨孤灯、萤光、心幕、兀自、绾
【简答问题】
1、文中共出现了几种“笑”?这些笑分别有什么特点?
2、出现这些“笑”的场景有何异同?二 展示 · 互学二、细读分析,鉴赏建构:
【学生讨论、明确】
 笑 境
安琪儿:“扬着翅膀” →爱的使者 “浸”
孩子:“赤着脚” →天真活泼 “笼”
老妇人:“倚着门儿” →慈祥 “濯”
【教师追问】
 作者在写“笑”的时候为什么要给我们描写这些“境”?这三种“境”是否重复?
二 展示 · 互学三、理解“文”之“心”
 作者写作的目的仅仅是写“笑”吗?作者想借此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
 “清美”、“爱的调和” →爱与美二 展示 · 互学四、联想内收,积淀类推:
挑选文中的连续两个自然段背诵。
给作者“征友”。
为课文“寻亲”。二 展示 · 互学五、浸润潜降,评价创造:读写结合
 (机动环节:以读引写,以写促读)
【教师提示】仿照作者写一段关于“笑”的段落,100字左右。二 展示 · 互学六、小结
笑 冰心
 笑 境
安琪儿:“扬着翅膀” →爱的使者 “浸”
孩子:“赤着脚” →天真活泼 “笼”
老妇人:“倚着门儿” →慈祥 “濯”
 情景交融 
 爱与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