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巷深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分析细节描写、排比句式对于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
2、体会母爱的无私与宽容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亲情类的文章学习了不少,写作也训练了很多次,但不少学生心中有情,却下笔干涩,不能将打动自己的真情生动地表述出来。即便有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外貌等的描写,但往往不能打动读者。究其原因,不能从生活中发现那些细小的但却满含真情的细节,进而将其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借助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排比句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指导,借助本文真挚热烈的情感点燃学生对母爱、亲子关系的再理解,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母女间情感,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那么是否该教?如何去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因此,在学习的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学生课前预习时,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针对他们反馈上来的问题,我进行第二个层面的学情分析,从中挑选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问题,细化了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探究。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深沉无私、宽容伟大的母爱,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竹棒”这一细节在文中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曲折幽深的小巷,背后常常隐藏着动人的故事。一条深深的小巷,一个曲折的人生,一段曲折的心路,让我们一起走进林莉的《小巷深处》。
活动2【讲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小巷深处”只表示一个地方,你能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充一下吗?
预设:我和养母在小巷深处相依为命。
小巷深处,有我和养母的家。我在那里长大。
小巷深处是一个贫穷但是充满爱的地方。
我的盲眼母亲在小巷深处含辛茹苦把我养大。
活动3【活动】细读文本 体会情感:
母女俩相依为命体现在哪里?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小时候,
我是多么地_________,
母亲是多么地_______。
长大后,
我竟____________,
母亲却__________。
现在,在风中,
我看见_________,
我看见_________。
朗读、品析文章最后三段。
预设:
小时候,我是多么地幸福、幸运、骄傲、满足……
母亲是多么辛苦、爱我、骄傲、幸福。
长大后,我竟变得虚荣、竟开始嫌弃我的母亲,竟开始淡忘小巷深处的家和母亲。
母亲却从不怪我,依然爱我。
现在,在风中,我看见,她很无助,很苍老,很孤单,很落寞。
我依稀看见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活动4【活动】再读文本, 探究细节
展示学生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文中多次写到“竹棒”有什么作用?
明确:竹棒是盲人身份的象征,“又光又亮”表现了母亲的艰辛、孤单,也透视着英姨的自立与自强。竹棒与母亲,与我幼年时的记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幼时的我代替了母亲的竹棒,竹棒成了母女
二人相濡以沫的情感纽带。
小结:一根又光又亮的竹棒,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支撑起一个顽强独立的母亲,见证了母女情感的变化,表现了无私深沉的母爱。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文中的母亲,虽未生我,却给予我全部的关爱;虽不能见,却洞悉我所有的哀乐;用她大海般宽阔的胸襟,包容了我带刺的虚荣与无知。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让我们用心灵去发现生活中充满爱的细节,去理解、回报我们的母亲!
活动6【作业】作业布置
1、小练笔:
A、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打动你的生活细节,用下面的句式造句:
“在情感的电脑里,用感恩的鼠标搜索,一幅幅爱的画面历历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还记得……还记得……还记得……”。
B、仿写第28小节。(二选一)
2、背诵文章最后三段。
课件10张PPT。小巷深处林莉在风中——
我看见_________
我看见_________
在蒙眬的泪光中,我依稀看见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又光又亮瘦弱长长长长 在蒙眬的泪光中,我依稀看见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在情感的电脑里,用感恩的鼠标搜索,一幅幅爱的画面历历呈现在我的眼前,
忘不了___________,
忘不了___________,
忘不了___________。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母亲啊,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师)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
(生)来时泥泞的山路,
(师)还记得
(生)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
(师)还记得
(生)家里厚重的木门闩,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多次描写“竹棒” ? 1、英姨麻利地收了小摊,颇有节奏地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
2、顺顺利利地代替了母亲常年用的那根光润的竹棒。小巷里的人们不再听见那日日重复的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叩击声了。
3、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4、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如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5、蒙眬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生我,是撕心裂肺的疼痛;
养我,是无微不至的劳碌;
育我,是殚精竭虑的付出。
母亲,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一切,
所以,爱你是我一辈子的功德。作业布置:
1、小练笔: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打动你的生活细节,用下面的句式造句:
“在情感的电脑里,用感恩的鼠标搜索,一幅幅爱的画面历历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还记得……还记得……还记得……”。
2、背诵文章最后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