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 会动的剪纸 教学设计
课题 会动的剪纸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会动的剪纸》是与剪纸动画相关的重要教学内容,聚焦剪纸动画这一艺术形式。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剪纸动画,掌握其背后涉及的剪、刻、绘等技法,以及拍摄、剪辑等现代技术运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与视觉表达能力。通过赏析《猪八戒吃西瓜》《渔童》《葫芦兄弟》等经典剪纸动画作品,感受剪纸动画在故事讲述、艺术呈现等场景中的应用,理解其承载的艺术美感与创意智慧。教材通过呈现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所需设备等内容,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判断与创意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在作品创意解读、成果分享中增进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升美术表现能力,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领略和欣赏剪纸动画艺术独特的艺术特色,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2.在欣赏中外剪纸动画、了解其艺术背景的过程中,既能辨析不同风格的审美特点,又能深刻感知剪纸动画艺术的多元魅力,最终实现 “从技法学习到艺术热爱” 的提升。3.了解剪纸动画工艺的主要流程,认识每一种剪纸动画工艺都值得欣赏与探索。运用剪、刻、折等方法参与剪纸动画相关创作,知道剪纸动画艺术在传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同时也在积极创新,能用文字等方式表达关于剪纸动画艺术的看法与感受。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通过观察剪纸动画技法以及相关作品的视觉呈现,赏析经典剪纸动画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对比中外剪纸动画创作,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剪纸动画艺术的审美差异,提升对剪纸动画艺术形式美与内涵美的感知能力。2.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可以通过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结合剪纸动画相关技法,参与剪纸动画角色、场景等元素的制作,掌握剪纸动画的基本艺术表现方法。进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对剪纸动画元素进行创意改造或尝试融合现代元素进行剪纸动画创作,创作有个性、有创意的剪纸动画相关作品。3.文化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剪纸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剪纸动画更是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通过剪纸动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知晓其在艺术创作、文化传播等场景中的应用,理解剪纸动画艺术承载的创意与美感;同时,认识到剪纸动画在传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同时积极创新,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认同感与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初中阶段学生,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新颖、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充满兴趣,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体验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创作有一定兴趣,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能够学会观察和运用剪纸动画相关工具、技法展现剪纸动画艺术作品的魅力和特色。
难点 能够将所学剪纸动画知识和新时代元素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举例艺术作品、引入视频、剪刀、白纸、红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观看视频。剪纸动画是在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动画片形式,集剪、刻、绘于一体,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来进行动画的制作。它不仅展示了剪纸艺术的魅力,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体验。(出示图片) 进行新课导入,初步认识剪纸动画。 通过对动画的介绍,初步激发学生对剪纸动画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内容。
讲授新课 任务一、探索纸的艺术与现代技术是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剪纸动画制作得越来越精美、丰富。纸的艺术与现代技术是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的 (出示图片)纸的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体现在多方面,比如传统剪纸依赖手工剪刻,现代可借助电脑设计软件绘制剪纸图案,再用激光雕刻机精准切割,提升制作效率和细节精度。认一认《猪八戒吃西瓜》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由万古蟾执导,它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作品中猪八戒的形象采用民间剪纸的夸张风格,动作设计生动幽默,为后续剪纸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示图片)2019 年向伟创作的剪纸动画《百鸟朝凤》,以传统 “百鸟朝凤” 神话为蓝本,将凤凰与百鸟的形象立体化、动态化。动画融入了对 “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让古老主题焕发现代活力。(出示图片)活动一:查阅影视资料,了解传统剪纸动画作品,分析剪纸是如何动起来的。(出示图片)传统剪纸动画能 “动”,是民间剪纸、皮影戏关节原理与逐帧拍摄技术的融合,先按动作需求拆分角色,再用棉线、回形针等做关节,接着固定场景后逐帧调整动作拍摄,让静态剪纸呈现流畅动态。(出示图片)《渔童》的剪纸造型深度融合了杨柳青年画与民间窗花的技法,角色与场景充满 “手绘感” 搭配细腻的衣纹镂空,海底场景用多层浅蓝色纸片叠加,模拟水的通透感,让画面兼具平面美感与空间层次。(出示图片)《葫芦兄弟》的剪纸造型具有“动画功能性”:葫芦娃的形象摒弃了复杂纹样,以“方脸、粗眉、短衫”的简约造型突出力量感。场景上,山洞、森林等用“块状剪纸 + 渐变染色”,适配快速的剧情节奏与打斗场景。(出示图片)小知识1、剪纸动画的创作融合性极强,它是在充分借鉴皮影戏操纵关节的动态原理以及民间剪纸剪、刻、绘等传统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动画片形式。通过对纸偶的操作来进行动画的制作,展现出剪纸艺术独特的审美魅力。2、皮影戏是剪纸动画的重要灵感来源,皮影戏通过灯光照射皮影人在幕布上形成动态影像,而剪纸动画则在此基础上,将平面剪纸制成可活动的关节结构,实现更细腻的动作表现。任务二、了解剪纸动画的拍摄设备和制作流程。拍摄剪纸动画的设备:数码摄像机、手机和脚架、相机脚架、拍摄动画场景、数码相机。(出示图片)剪纸动画制作流程动画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分工极为细致,通常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1.构思动画故事脚本,并根据故事脚本绘制好分镜头。(出示图片)2.设计好每个动画角色形象以及场景、背景图。3.按设计图制作出可动的剪纸角色,绘制场景、背景等。4.布置好剪纸角色和场景,根据故事脚本和分镜头进行拍摄。(出示图片)5.将拍好的视频进行后期加工,完成剪纸动画制作。(出示图片)知识链接“洋葱皮”效果:动画是一系列有细微差别的图片在屏幕的连续展示,“洋葱皮”效果是指这一系列图片通过不同透明程度展示出来的效果,方便动画制作人员查阅和修改角色动作。在剪纸动画制作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1.剪纸角色动作僵硬、不自然。解决方法: 运用 “逐帧微调 + 动态参考”,参考真人或动物的动作视频,逐帧调整剪纸元件的角度、位置,模拟出自然的运动轨迹,像《葫芦兄弟》中葫芦娃打斗动作,就经过大量逐帧调整来保证流畅性。2.剪纸材质易损坏,拍摄过程中元件变形。解决方法:选择更适合的材质,采用韧性好、不易折的特制剪纸材料,或对普通纸张进行特殊处理,如刷上薄胶层增加强度,同时保留剪纸的质感。小知识制作剪纸角色时的小技巧制作可动剪纸角色时,关节处建议用细棉线或回形针连接,而非直接用胶水粘贴。细棉线能让角色动作更灵活,回形针则方便调整关节角度,且拆卸后可重复利用剪纸材料。学习剪纸动画制作步骤并制作一部剪纸动画。剪纸动画制作步骤工具材料:铅笔、尺子、美工刀、剪刀、刻刀、裁切板、胶水、色纸等。1.将需要拍摄的剪纸用俯拍云台固定好,并根据动画内容用相机逐帧进行拍摄。。(出示图片)2.将拍好的图片导入定格动画制作软件,生成视频素材。(出示图片)3. 运用视频剪辑处理软件给视频做效果,添加字幕和配音。(出示图片)4. 选好视频导出格式,导出动画视频。(出示图片)活动二: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部剪纸动画。(出示图片)小知识制作动画时的注意事项:“视觉暂留” 效应是动画制作的基础原理,人眼看到的图像会在视网膜上保留 0.1-0.4 秒,当连续的画面以每秒 12 帧以上的速度播放时,人眼就会觉得画面是 “动” 起来的,剪纸动画一般建议以每秒 12-24 帧的速度制作。四、分享与评述 展示小组的剪纸动画作品,并说说作品的创意。我们的作品主题是《小熊植树》,运用了传统剪纸的剪刻技法制作角色和场景,亮点是给小熊的手臂设计了可 360 度转动的关节,能呈现“挖坑、放树苗、浇水”的连贯动作,还在后期添加了鸟鸣音效,让画面更生动。(出示图片)模仿制作人参娃娃,参考杨柳青年画娃娃形象,去掉原著中 “长黑发”,改为头顶红光、穿红兜肚的童趣造型。 故事改编自民间传说《人参精》,将 “迷信色彩” 转化为 “反压迫” 的儿童启蒙主题,人参娃娃与小长工小虎子联手对抗财主,传递 “正义必胜” 的信念。(出示图片)思考探究:思考探究:在传承与发展传统剪纸艺术活动中你能做些什么?1.通过查阅书籍、观看非遗传承人教学视频,掌握剪、刻等基础技能,尝试制作传统纹样。2.将传统剪纸与现代元素结合,比如用剪纸制作动漫角色、游戏场景。3.拍摄剪纸制作过程的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单元评价1. 体验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能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2. 了解纸雕作品的风格特点,能结合现代媒介材料制作纸雕作品。3. 能借助新媒体技术,根据身边的故事,创作主题剪纸动画。 结合图文资料,分组讨论纸的艺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创新的体现,仔细观察相关图片与介绍,小组内交流对两部作品的认识与感受。进行作品赏析。学习小知识。学习剪纸动画制作流程。学习知识链接分享交流学习小知识。结合所学剪纸动画知识技巧完成一幅纸雕作品。学习小知识。学生完成艺术作品观察欣赏。进行思考探究。进行单元评价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纸的艺术和现代技术融合创新的方式,通过小组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深入理解融合创新的具体表现;在认识剪纸动画作品后进一步对其代表作进行赏析,深入了解动画制作技巧的运用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拓展剪纸动画的融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剪纸动画拍摄设备,通过小组交流,加深对设备的理解,为后续实践操作奠定基础。拓宽学生关于“洋葱皮”效果的知识面。通过分享交流,明确困难并帮助学生提供针对性解决办法,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扎实掌握剪纸动画制作技能。进行教材知识点补充关于剪纸角色的小技巧,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再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醒学生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促进学生的细心和观察能力。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展示强化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感受剪纸动画的艺术价值,分析其的作用,促进学生对剪纸动画的制作能力。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在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传统剪纸艺术。回顾单元所学知识,分享在知识学习中有哪些感受。
课堂练习 围绕 “二十四节气” 中的任意一个节气(如立春、清明、冬至等),创作一则 1 分钟左右的 小组剪纸动画短片。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认识剪纸动画制作所需的拍摄设备,了解 “构思脚本 — 设计角色场景 — 拍摄加工” 的制作流程,到赏析《猪八戒吃西瓜》《渔童》《葫芦兄弟》等经典剪纸动画作品,感受剪纸动画在故事讲述、艺术呈现等场景里展现的创意美感与艺术智慧,再到对比不同时期剪纸动画的创作,拓宽了艺术视野。大家也动手实践,运用剪、刻等技法制作可动剪纸,并尝试拍摄简单的剪纸动画片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意表达,更对剪纸动画艺术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在作品展示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会动的剪纸探索纸的艺术与现代技术是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的。了解剪纸动画的拍摄设备和制作流程。学习剪纸动画制作步骤并制作一部剪纸动画。分享与评述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剪纸动画的材料创新传统剪纸动画多使用红色、彩色宣纸或卡纸,现代则出现了特殊材料的应用,比如透光性好的硫酸纸,搭配 LED 灯箱拍摄,可营造出 “发光” 的场景效果(如夜晚、星空);还有防水卡纸,适合制作 “水下” 主题的剪纸动画,避免纸张遇水损坏。2、国外经典剪纸动画作品除了中国的剪纸动画,国外也有优秀作品,如苏联的《故事中的故事》,采用剪纸与其他动画形式结合的手法,画面风格独特;法国的《凯尔经的秘密》,剪纸角色和场景充满欧洲中世纪的艺术风格,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3、剪纸动画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现在有部分剪纸动画会借助 3D 建模技术,先在电脑中构建 3D 剪纸风格的角色和场景,再通过渲染生成 2D 平面效果,既保留了传统剪纸的质感,又能实现更复杂的镜头运动(如旋转、推拉镜头),比如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就运用了类似技术。4、欣赏剪纸动画—火把节(观看视频)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结合《猪八戒吃西瓜》《渔童》《百鸟朝凤》等多部经典剪纸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赏析剪纸动画的制作技法、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关联马蒂斯等国外剪纸艺术,形成中外对比资源,可拓宽艺术视野。通过多媒体展示剪纸动画作品与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表达欲望,强化学生对剪纸动画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动手尝试剪纸动画创作。
教学反思 优点: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特色资源,结合《会动的剪纸》相关内容,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赏析与创作剪纸动画的过程中感受艺术魅力,加深对剪纸动画制作技法(如剪纸元件拆分、关节设计、逐帧拍摄等)的理解与创新运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参与剪纸动画内容创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不足点:对于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剪纸元件制作、关节连接以及逐帧拍摄等环节的操作上可能还存在困难,个别指导的时间和深度不够。对剪纸动画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挖掘还可进一步深入,可更多地结合具体民俗场景或文化故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剪纸动画传承的文化智慧和精神价值。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