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2 创意纸雕 教学设计
课题 创意纸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创意纸雕》是七年级美术教材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展现现代艺术创意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纸雕,掌握剪、刻、卷、折、粘等纸雕技法,提升动手实践与视觉表达能力。通过赏析《山中听松声》《绿色平衡》《野生动物标本陈列柜》等经典纸雕作品,感受纸雕在自然、生态、艺术等场景中的应用,理解其承载的艺术美感与创意智慧。以拓展呈现单色、彩色、平面、立体等纸雕形式,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判断与创意表达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在作品创意解读、成果分享中增进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升美术表现能力,同时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领略和欣赏纸雕艺术独特的艺术特色,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2.在欣赏中外纸雕、了解其艺术背景的过程中,学生既能辨析不同风格的审美特点,又能深刻感知纸雕艺术的多元魅力,最终实现 “从技法学习到艺术热爱” 的提升。3.了解纸雕工艺的主要流程,认识每一种纸雕工艺都值得我们欣赏与探索。运用剪、刻、折等方法制作纸雕作品,知道纸雕艺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积极创新,能用文字等方式表达关于纸雕艺术的看法与感受。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通过观察纸雕技法以及单色、彩色纸雕的色彩搭配,赏析经典纸雕作品,感受其简洁或丰富的视觉效果;对比中外艺术家的纸雕创作,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纸雕艺术的审美差异,提升对纸雕艺术形式美与内涵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感知)2.可以通过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结合纸雕技法,表现出纸雕的基本形态,如小鸟、小鹿、城堡等形象,掌握纸雕的基本艺术表现方法。进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对纸雕形象进行创意改造或尝试融合现代元素进行纸雕创作,创作有个性、有创意的纸雕作品。(艺术表现、创意实践)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纸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知晓其在艺术创作、装饰等场景中的应用,理解纸雕艺术承载的创意与美感;同时,认识到纸雕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积极创新,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认同感与喜爱之情。(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 13 - 14 岁之间,进一步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喜欢新颖、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体验,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创作有一定兴趣,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能够学会观察和运用纸雕工具、技法展现纸雕艺术作品的魅力和特色。
难点 能够将所学纸雕知识和新时代元素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举例艺术作品、引入视频、剪刀、白纸、红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欣赏图片。平凡的纸张通过剪、刻、卷、折、粘等技法,变身为一种有凹凸起伏的艺术形式—纸雕。艺术家通过灵感的迸发和想象力的驱动,用纸张创造出各种奇妙的形象。(出示图片) 进行新课导入,初步认识纸雕艺术。 通过对纸雕的介绍,初步激发学生对纸雕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内容。
讲授新课 任务一、了解纸雕来源、制作材料及其制作技巧。七彩的童话世界,栩栩如生的动物,怎样的巧手才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立体纸雕艺术!(出示图片)何为纸雕纸雕,也叫纸浮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及16世纪德国对纸的改良成果。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纸作为立体形式的表现物出现得很早,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野生动物标本陈列柜技法运用:以剪、刻技法精细处理纸张,镂空、裁剪出野生动物与植物形态,将平面纸塑造成具立体感的艺术形象。材质与表现力结合:借纸的轻薄可塑性,营造出类真实标本的视觉效果,通过造型设计模拟标本真实感,体现纸雕借普通纸张创造丰富视觉体验的特点。(出示图片)《濒危动物》系列(菲律宾,Patrick Cabral )作品特点:该系列用纸表现了多种濒危动物,层次感丰富,能随意展现出硬朗或柔软的感觉。作品通过纸雕艺术,寓意濒危动物的命运和纸一样,虽然美丽却极度脆弱。艺术价值:以纸雕为载体,呼吁人们保护濒危动物,赋予了纸雕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湛技艺,也为纸雕艺术在主题表达和视觉呈现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出示图片)活动一:从纸的质地、色彩、制作方法、创作题材等方面说说你对纸雕的认识。(出示图片)纸的质地常用卡纸(厚挺,利立体造型)、宣纸(轻薄,宜细腻镂空)、瓦楞纸(有纹理,增作品层次),不同质地影响作品质感与稳定性。(出示图片)纸的色彩单色纸雕简洁大气,彩色纸雕活泼丰富。彩色创作中,邻近色搭配显和谐,对比色搭配(如红鸟配绿叶)突出主体。制作方法核心技法有画(画轮廓)、刻(精细镂空)、卷(做弧形,如花瓣)、折(塑立体,如底座)、粘(拼接多层)。(出示图片)创作题材常以小鸟、小鹿、兔子等为原型,通过纸雕艺术展现动物的灵动可爱;风景题材,能表现山川河流、城市小镇等;此外,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纹样、古典建筑等,经过纸雕艺术的演绎,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出示图片)小知识1、纸雕题材可 “跨领域融合”,比如将 “科技题材”与传统纸雕结合 —— 用剪刻技法做火箭轮廓,用卷纸技法做星球表面纹理,再搭配银灰色卡纸模拟金属质感,打破纸雕多聚焦传统、自然题材的常见认知,让作品更具现代感。2、纸雕选纸需 “技法匹配”,比如用刻刀做精细镂空时,优先选 80-120g 的薄卡纸 —— 过厚的纸难刻透易断刀,过薄的纸易破损;而做立体折叠结构时,宜用 200-300g 的厚卡纸,能更好支撑造型,避免作品坍塌。任务二、从不同的纸材和技法了解纸雕的艺术风格。纸雕从色彩上可分为单色纸雕和彩色纸雕,从维度上可分为平面纸雕和立体纸雕。平面纸雕主要是在纸张上通过剪裁和雕刻进行点、线、面的镂空装饰;立体纸雕则是运用折叠、粘贴、剪刻等手法进行表现,用多层叠加的方式营造前后空间、上下层叠关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装饰性。绿色平衡 立体纸雕色彩分类:单色纸雕(绿色系),以单一绿色聚焦 “平衡” 主题,避免多色干扰,符合单色纸雕特点。维度分类:立体纸雕,靠多层绿纸叠加、错位剪裁构建立体平衡结构,有明显空间层次,属立体纸雕。(出示图片)山中听松声 彩色纸雕 色彩分类:彩色纸雕,以山林为题材,需绿(松叶)、棕(树干)等多色还原自然层次,符合彩色纸雕特点。维度分类:立体纸雕,通过多层叠加营造近景松、中景山的空间感,强化场景纵深感,属立体纸雕。(出示图片)当代的纸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演变出许多精致又充满创意的纸雕文创,进一步体现出纸雕艺术的文化价值。镂空兽纹青铜奁纸雕色彩分类:单色低饱和彩色纸雕,契合青铜奁古朴感,用棕、铜色等单色低饱和色,且单色更显光影纯粹,符合单色纸雕特点。维度分类:立体纸雕,为灯的实用形态,需立体灯罩、支撑框架,通过折叠粘贴构建立体结构,属立体纸雕。(出示图片)知识链接单色纸雕具有单纯和典雅的视觉感,主要利用光线的照射所产生的立体感和平面感来体现本身的艺术形式。彩色纸雕以丰富的色彩组合,利用颜色的冷暖、明暗等对比来表现本身的艺术形式。如何利用不同的材质和技法体现纸雕的艺术风格。1.体现 “复古传统风格”纸材选择:选仿古宣纸、棕色牛皮纸或深铜色卡纸,模拟古籍、青铜等传统载体的气质。技法搭配:以“刻”为主,用刻刀精细雕刻传统纹样,还原古典图案的细腻;搭配“折”法制作传统器物轮廓,再用 “粘” 法拼接多层结构。2. 体现 “简约现代风格”纸材选择:选白色 / 浅灰色哑光卡纸、透明硫酸纸,避免复杂纹理干扰视觉。技法搭配:以“剪”“刻”为主,剪刻简洁的几何线条和抽象造型;可搭配“层叠粘”法,通过细微空间差营造现代感,无需复杂立体结构。小知识如何区分平面与立体纸雕将作品平放在桌面,若仅能从正面看到完整图案,且无明显“前后凸起 / 层叠错位”,大概率是平面纸雕;若从侧面能看到纸张的“厚度堆叠”(如多层部件叠加出高低差),或能多角度观察到不同造型细节,则为立体纸雕。任务三、运用纸雕制作技法完成一件有创意的纸雕作品。纸雕制作步骤工具材料:铅笔、尺子、美工刀、剪刀、刻刀、裁切板、胶水、色纸等。1.画好小鸟、树枝、树叶的线稿。(出示图片)2.将前景层小乌纸雕用白卡纸刻好,后三层用不同明度的绿卡纸刻好。(出示图片)3.得到如图的四层纸雕,外加一张相同大小的深绿色卡纸背景层。(出示图片)4.将约1厘米厚的四个方形小纸垫分别粘到背景层的四个角。(出示图片)5.按上一步的方法依次将每层纸雕粘好注意每层要对齐。(出示图片)6.将前景层纸雕粘上,并给鸟粘上翅膀。最后将四层纸雕用白纸包边,完成。(出示图片)活动二:运用纸雕制作技法完成一件有创意的纸雕作品。(出示图片)小知识粘贴时的注意事项:粘贴多层纸雕时,若担心胶水溢出弄脏作品,可在两层纸张的拼接边缘处,先贴一条窄胶带(宽度约 5mm),再在胶带内侧涂少量胶水,胶带能挡住溢出的胶水,待胶水干透后轻轻撕掉胶带即可 —— 尤其适合白色、浅色等易显脏的纸张,让作品边缘更整洁。四、分享与评述 学生作品欣赏(出示图片)思考探究:从平面到立体,惟妙惟肖的纸雕艺术让普通的纸变得丰富多彩,纸的艺术还可以怎样变化呢?尝试将纸与其他材质结合,创作新的纸雕作品。 自主阅读关于纸雕来源,结合教师出示的纸雕作品图片,小组内交流对 纸雕的初步认识,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纸雕相关知识。进行作品赏析。从纸雕的多个方面认识纸雕,并学习制作技法。学习小知识。从不同的纸材和技法了解纸雕的艺术风格。学习知识链接学习小知识。运用不同的纸雕技法和颜色搭配完成一幅纸雕作品。在班会上展示、交流。学习小知识。学生完成艺术作品观察欣赏。进行思考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纸雕的基础认知,通过小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初步建立对纸雕的概念认知。在认识纸雕艺术作品后进一步对其代表作进行赏析,深入了解纸雕的技法运用和艺术价值。通过实践、交流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全方位认识纸雕的质地、色彩、制作方法与创作题材,在提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审美表达等能力的同时,激发纸雕创作兴趣与创意,为后续创作积累知识与经验。进一步拓展纸雕题材方面和如何选纸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纸雕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为后续制作纸雕打基础。拓宽学生关于剪纸的吉祥寓意的知识面。进行教材知识点补充关于剪纸的分类,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在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作品欣赏和交流,进而查缺补漏。提醒学生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促进学生的细心和观察能力。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展示强化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感受纸雕的艺术价值,分析其作用,促进学生对纸雕艺术欣赏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创作一件小型立体纸雕作品,要求结合课堂所学的剪、刻、折、粘技法。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认识 “画”“刻”“卷”“折”“粘” 这些纸雕的核心技法,到赏析《山中听松声》《绿色平衡》《野生动物标本陈列柜》等经典作品,感受纸雕在自然、艺术等场景里展现的创意美感与艺术智慧,再到对比中外艺术家的创作,拓宽了艺术视野。大家也动手实践,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创作了自己的纸雕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意表达,更对纸雕艺术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在作品展示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吉祥剪纸了解纸雕来源、制作材料及其制作技巧。从不同的纸材和技法了解纸雕的艺术风格。运用纸雕制作技法完成一件有创意的纸雕作品。分享与评述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纸雕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的“走马灯”灯罩剪纸可视为早期立体纸雕的雏形,通过灯光照射和旋转,让平面剪纸呈现动态效果。18 世纪欧洲出现“立体贺卡”,将纸雕与折叠结构结合,开启了现代纸雕的发展。20 世纪后,纸雕艺术逐渐从装饰领域走向纯艺术领域,出现了大型纸雕装置作品。2、纸雕的知名艺术家及风格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埃里克 德曼、马丁 德曼、吴静芳、李洪波,还有英国艺术家海伦 穆塞尔怀特,她擅长创作“自然题材”纸雕,作品《野生动物标本陈列柜》以细腻的刻刀技法还原动物形态,仿佛真实的标本;日本艺术家中村开己则专注于 “动态纸雕”,作品通过折叠结构,按压后能呈现跳跃、展开等动态效果,充满趣味。3、纸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应用于广告宣传(如商场橱窗的大型纸雕展示,吸引顾客目光)、影视场景(部分电影的场景模型用纸质材料制作,轻便且易塑形)、书籍装帧、婚礼装饰。4、纸雕的环保创作理念纸雕艺术可践行环保理念,创作时可利用废旧纸张(如旧贺卡、旧杂志纸),通过剪刻、折叠重新赋予其艺术价值;完成作品后,若不再需要,可将纸雕拆解,纸张可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比如用旧杂志的彩色内页制作小型彩色纸雕,既环保又能呈现丰富的色彩效果。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结合《山中听松声》《绿色平衡》《野生动物标本陈列柜》等多个经典纸雕作品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和赏析纸雕的技法及艺术作品的特色与表现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关联中外纸雕创作,形成对比资源,可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判断;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表达欲望,强化学生对纸雕艺术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动手创作。
教学反思 优点:结合多件经典纸雕作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特色资源,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赏析与创作中感受纸雕艺术的魅力,加深对纸雕技法的理解与运用,从而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进行纸雕创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不足点:对于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剪刻、折叠等纸雕技法的掌握上可能还存在困难,个别指导的时间和深度不够。对纸雕文化内涵的挖掘还可进一步深入,可更多地结合具体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纸雕承载的艺术价值和创意智慧。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