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2026学年10月名校大联考高三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25-2026学年10月名校大联考高三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3 15:35:42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高三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
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图1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
116E
民俗构
25N
01000米
100-
山峰·树L一桥梁一河流
图例
-徒步学路钱-1_等高线mn陡崖
图1
1.若从甲地出发徒步到该区域最高峰,估算路线长度及沿途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1000米、650米
B.5000米、750米
C.3000米、950米
D.2000米、850米
2.图中桥梁的修建需重点考虑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
3.若在甲地附近开发旅游项目,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修建观景台俯瞰民俗村
②开发溯溪体验线路
③限制游客数量保护生态
④设置防护网防落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阿勒泰是一个牧业大区,当地大部分牧民还延续着传统的游牧方式,每年入夏后,当地相关部
门就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和牧草生长情况,有序组织牧民将牲畜迁徙到水草丰美的深山夏牧场。图
2示意阿勒泰夏冬两季牧民迁徙分布情况。据此完成4~5题。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约60万头,上哈巴夏牧场
图例
田曲夏牧场众山脉
G春秋牧场《一主要牧区
d心冬牧场】
河流
转场路钱润伯
约100

可新
夏牧场
约0万头:号伦
古霸#秋牧场
约40万头,
准哨尔盆地冬牧场
约10万头,.乌伦
古河森秋牧场
图2
4.新疆山地牧场转场过程中,夏季牧场多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区域,冬季牧场则迁至海拔
较低、相对温暖的区域。这种转场制度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气温与草场生长周期
C.牧民的传统习俗
D.交通路线的便利性
5.根据图中信息,准噶尔盆地冬牧场(约40万头)和额尔齐斯河冬牧场(约30万头)选址的共同优势是
①盆地、河谷地形,阻挡冷空气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草场面积广阔质优,载畜量大
④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阿拉斯加州位于白令海、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之
180
150
70
北冰洋
间。北京时间2021年7月29日14时15分,阿拉斯加
1D00
半岛海域(55.42°N,157.78W)发生8.2级地震,震源
深度为15km。阿拉斯加半岛终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极
地太平洋气团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1月气温0℃

左右,7月气温在10~14℃之间,年降水量为1000~
200
2000
60
3000mm,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图3示意阿拉斯
图例
加州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完成6~8题。
阿拉斯加湾
500等高线m
●●●·针叶林
6.阿拉斯加半岛气候呈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海
一河流
虞震中位量
洋性特征,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些因素
图3
①终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②地处中高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
③被海洋环绕受极地太平洋气团调节
④半岛地势地形有利于冷空气的进入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高三地理
第2页(共6页)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题序
1
2
3
4
5
6
8
答案
B
A
B
A
B
D
题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C
C
D
17.【答案】(18分)
(1)气候特征差异:伊列乌斯港终年高温多雨;钱凯港终年炎热干燥。
原因:伊列乌斯港位于低纬(南纬14°附近)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较大,同时沿岸有巴西暖流
流经。
钱凯港位于低纬(南纬12附近)大陆西岸,受信风带(或离岸风)控制,且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
(差异2分,两个港口各1分,原因4分,两个港口各2分,共6分)】
(2)地形区名称:安第斯山(脉)
困难:安第斯山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破碎,多断层;山体坡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名称2分,困难任两点即可得4分,共6分)
(3)地形地貌信息:通过遥感影像、实地勘察,采集沿线山脉走向、海拔高度、坡度陡缓,平原、高原分布范围等;
气候信息:收集沿线降水季节变化、年降水量,极端天气(如暴雨、高温、干旱)发生频率等。
(地形信息、气候信息各3分,共6分,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18.【答案】(18分)
(1)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落差巨大。(每点2分,共4分)
(2)截弯取直的原因:截弯取直可以大大缩短引水的实际距离,减少引水道的建设长度,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截弯取直后,能够将更多的水能转化为电能,提高水电工程的发电效率。
隧洞引水的原因:通过隧洞引水可以穿越山地,直接利用上下游之间的较大落差;减少外界干扰,
(隧洞引水相对封闭,受外界气候、地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多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
害,明渠引水容易受到洪水、泥沙淤积等影响,而隧洞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保障引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
保证电站稳定发电)
(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原因各4分,从这两个方面合理阐述且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共8分。)】
(3)施工期: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占地与植被破坏;设置生态防护带,防控水土流失与扬尘。
运营期:维持下游生态流量,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生态监测,动态调整调度,保护鱼类洄游、栖息地。
长期规划:预留生态通道,修复受影响的湿地、林地等生态系统,实现工程与自然协同。
(从施工期、运营期、长期发展三个方面合理阐述且符合题意,即可得分。每个方面2分,共6分)
19.【答案】(16分)
(1)长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地区,由于地势平坦,且受海水顶托,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沙洲。
海浪对海岸的侵蚀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使得沙洲面积不断扩大,最终连接成陆,导致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入
海口东移。
(运用冲(2分)淤(2分)平衡原理解答,阐述合理且符合题意,本题4分)】
(2)有利:早期因靠近入海口,水运可直达海洋,成为江海联运枢纽(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后期镇江虽远离江海交汇区,但通过京杭大运河与长江连通,成为内河航运节点。
不利:随入海口东移逐渐失去江海联运优势,水运功能退化为以“内河航运”为主。
(有利、不利都要答到,每点2分,共6分)
(3)建立统一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制定统一的长江沿岸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加强城市间的合作,明确各城市(文旅产业)发展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共同打造
长江文化旅游品牌:
联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整合旅游线路,提高长江沿岸城市群文旅产业的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长江沿岸城市加强协作,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其他表述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