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3 15: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解诗题
“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己亥年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作者简介
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整体把握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shì

yīn

jiànɡ
抖 擞
dǒu sǒu
整体把握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九州:中国。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没有声音。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整体把握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究:终究、毕竟。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终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悲哀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沉寂无声
一起解诗意
表面含义:中国大地上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的激荡。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终究是一种悲哀。
诵读赏析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比喻)(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结合注释想象“万马齐喑”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万马”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气势很大,“万马齐喑”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那么多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没有一个发出声音。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局面“可哀”?
此处的“风雷”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比喻
风雷
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深层含义: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领悟情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
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领悟情感
期待改革
奇特的想象
批判现实
憧憬未来
课堂小结
爱国
恢宏奇特的想象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看到这首《己亥杂诗》后你会怎么做?
兴办教育事业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积极纳谏
培养人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