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程标准】知道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知道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史事。
新课导入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镂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圈,周边均匀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
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太阳神鸟金饰
学习目标
(1)史料实证:知道先秦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历史解释:知道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及影响,知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代表器物。了解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成果。
(3)家国情怀:理解先秦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的发展历程。
1. 天文
天 文 商朝
西周
春秋
《春秋》——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商朝甲骨文有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商「日食」甲骨及拓片释文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2. 历法
历 法 夏朝
商朝
战国
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已有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
夏朝的《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方法
二十四节气形成符合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受到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3. 医学
医学 战国
战国
《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①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②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地位: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1)概况:
原 料
特 点
用 途
代 表
铸刻 文字
铜、锡、铅
数量多、种类丰富
祭祀、军事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金文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2)发展情况: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大家好,我是四羊方尊,我最美!
大家好,我是司母戊鼎,我最重!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3)功能:
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戈(ge)
钺(yue)
鼎
簋
(gui)
尊
爵
酒器、礼器
食器、礼器
兵器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4)文字:
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被称为“金文”。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
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
何尊及铭文拓片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丰富多彩
三、《诗经》和楚辞
1. 《诗经》
(1)时期:
(2)地位:
(3)内容:
(4)意义: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①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诗经》关注现实,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教材研读】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 秦风 无衣》
说明诗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西周和春秋时期
诸侯混战、政治割据、社会动荡
三、《诗经》和楚辞
2. 楚辞
(1)代表人物:
(2)概念:
(3)意义:
屈原等人
吸取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的一种新诗体。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天文、历法和医学
《诗经》
历法
天文
最早日食记录和最早哈雷彗星记录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医学
楚辞
夏历、二十四节气
扁鹊四诊法、针灸等;《黄帝内经》
甲骨文
青铜器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多
课堂小结
第一部诗歌总集
新体诗歌
古典诗歌两大源头
1.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A
中考真题
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B
中考真题
3.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现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磨制石器 B.青铜铸造
C.彩色陶器 D.瓷器烧制
B
中考真题
4.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大禾人面方鼎 D.四羊方尊
5.下列文学作品,采用“楚辞”体创作的是( )
A.《离骚》 B.《吊屈原赋》
C.《警世钟》 D.《暴风骤雨》
B
中考真题
A
课后思考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2.什么是甲骨文?主要记载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3.青铜铸造的高潮时期是什么?有何特点?金文与青铜器有何关系?三星堆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
4.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发展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