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
2.理解作者特殊的心境。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及写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理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重点)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及写景抒情的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记承天寺夜游》在文学界被尊为神品,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品经典美文。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词、诗、书法等方面皆有所长,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遂(suì) 寝(qǐn) 藻荇(zǎo xìng)
3.理解词义。
念:想,考虑。
遂:于是,就。
相与:共同,一起。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可译为“原来是”。
但:只,只是。
耳:罢了。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简要概括课文三段文字的内容。
明确:第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第二段,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
第三段,惋惜无人赏月。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明确: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明确: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二)深层探究
(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明确: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2)“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明确: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
(三)写法探究
试找出《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作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四、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写景:月色——如水……清(澈)
竹柏——藻荇……(透)明
抒情:1.被贬的悲凉、落寞
2.赏月的欣喜,自我排遣的达观
3.对世人追逐名利的慨叹
五、课外拓展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你能说出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示例: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④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诵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教会了学生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不足之处是教师语言运用的感染力不足,缺乏抑扬顿挫,影响了表达效果,而且教学评价语言单一,评价学生时表达感情缺乏真实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