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迷娘》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迷娘》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3 19: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迷娘
(之一)
歌德
德国诗人海涅:“你可知道吗?有支歌写出了整个意大利。”
——《迷娘》
《迷娘(之一)》被称为“德国抒情诗中的明珠”,是歌德迷娘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曾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
学习目标
作者及创作背景
主旨情感
意象意境特点
艺术特色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恩格斯曾经评价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不仅是德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作家之一。
他在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是他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代表作。
1749年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
他年轻时梦想成为著名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
1775后的十年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却一事无成。
1786年6月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
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1832年病逝,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体现了他的乐观精神。
《迷娘曲》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她性格内向、身体瘦弱,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私生子,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麦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她一直怀念自己的故土意大利。
《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作品介绍
迷娘其人
迷娘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小说中,迷娘的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时说“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大家都以“迷娘”一词称呼她。她是意大利边境总督的侄女,父母是一对相爱的贵族兄妹。迷娘的母亲目不识丁,但性格却如百合般纯洁无瑕,她与同父同母的兄弟相爱,生下了迷娘,被神父和周围亲友视为罪孽。
迷娘自小不善言谈,但动作灵敏、歌声动人,她喜欢蹦蹦跳跳,模仿钢索艺人的表演,喜欢坐在邻居家的门柱下,跑进厅堂去看大理石像。后来她被拐走,离开故土,在马戏团里备受折磨和虐待,经常被无情地用鞭子抽打。直到后来威廉把她赎买出来才结束了被虐待的日子。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 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迷娘其人
诗歌朗读
迷娘曲(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初读,感知形式之美
迷娘曲(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正歌
副歌
初读,感知形式之美
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迷娘曲(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正歌
副歌
正歌部分是对不同场景的描述
副歌是催促又是呼唤
2.正歌和副歌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初读,感知形式之美
全诗各章节的内容分别写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鉴赏方法
(1)抓意象,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寄予的思想感情。
(2)感意境,通过意象营造的整体意境来感受氛围。
(3)品意蕴,体会诗歌中渗透的理性内涵。
研读,感受意象意境之美
研读,感受意象意境之美
迷娘将要前往的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小组讨论,分别赏析三节诗的主歌部分。
第一章节:
意象: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桃金娘
为维纳斯的神树,
象征着爱情
月桂树
阿波罗的神树
象征光明
朗读第1节,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节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3.迷娘唱出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研读,感受意象意境之美
在西方文化中,桃金娘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古希腊人将桃金娘献给爱情和美丽的女神阿佛洛狄忒,桃金娘是爱情的象征,有“爱神木”的别称。所以在西方,很多新娘结婚都会头戴桃金娘花冠。
月桂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树,象征着光明和美好。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为“赞美”,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
知识链接:
“绿坡上橘树林散发着清香,云雀歌唱着,穿过桃金娘的花叶,穿过那金色的田野。”
——意大利歌剧
研读,感受意象意境之美
第一章节: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朗读第1节,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节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3.迷娘唱出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选取了“柠檬花、绿叶黄橙、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意象。
研读,感受意象之美
情感:色彩浓艳、画面鲜明的南国风光,意大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第一章节: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朗读第1节,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节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3.迷娘唱出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特点——宁静美好
1.色彩明丽。绿叶、金黄的橙子,还有柠檬花和桃金娘,色彩明丽,映衬着蓝天,美丽的意大利自然风光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2.氛围宁静。轻盈的微风与宁静的氛围,动静相宜,这幅画面是多么令人向往!
3.地域风味。“柠檬花开”、“茂密的绿叶”、“橙子金黄”、“宜人的和风”、“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几个意象,都是意大利自然风光的典型景物。这几个意象的选取,突出了意大利独特的地域特点。
研读,感受意象之美
这是迷娘幼年时生活的环境,思乡的感情也更加强烈。
第二章节:
意象: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朗读第2节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2节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迷娘唱出这些意象要表达什么感情?
第二节选取了房子、圆柱、厅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意象。
意大利的典型建筑特点,富丽堂皇,气派典雅。
研读,感受意象之美
道路景象,神秘而险峻,这应是迷娘离开祖国的道路,被诱拐到德国时所走过的路,也是她回归故园的道路。
第三章节: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朗读第3节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3节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迷娘唱出这些意象要表达什么感情?
意象:描写回乡的必经之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些意象——云径、山冈、觅路前行的驴儿、岩洞里古老龙种的行藏、欲坠的危崖、奔忙的瀑布,迷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等意象。
诗人借这些景物写出了迷娘回乡路途的艰险,抒发其坚定的返乡之情。
三节诗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借以抒发了迷娘怎样的感情?
首节选具有鲜明的意大利地域特征,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图景;
第二节所写的圆柱、厅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鲜明特征,宏伟而壮美;
第三节则以迷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等意象,展现阿尔卑斯山的险峻之美和神秘色彩。
共同特点:都与故乡有着密切的联系,
都表现出故乡的美好和魅力。
品读,感悟情思之美
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品读,感悟情思之美
小结
正歌部分借助不同场景的描述,表现了迷娘对故国的热爱与思念。
副歌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把这种无法自抑的感情推向极致。
迷娘曲(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如何理解诗中的三个称呼 “爱人”——“恩人”——“父亲”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实际上是同一个人——麦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他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为“父亲”。
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麦斯特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怨,又美好。从感情上看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品读,感悟情思之美
1.全诗的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的?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技巧 。
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都采用了诗句反复的手法,“你可知道”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大了想念的程度
类似《诗经》中的重章叠句
艺术手法1——复沓叠唱
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概念:
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
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反复。
复沓又叫复唱,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艺术手法1——复沓叠唱
复沓有时也叫反复,它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中。
按形式可分为词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等数种。

“即使雪山变成酥油/
也被官老爷所占有/
即使大海变成乳汁/
我们也无权喝一口/”
反复与排比相通之处,如果间隔反复的各项有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同时有相同的同语,可以构成“排比式反复”。否则不可将反复视为排比。
如《木兰诗》: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朱自清《匆匆》: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艺术手法——复沓叠唱
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运用复沓,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增强语言节奏感。
2.诗的副歌部分,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
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三种称呼把迷娘对麦斯特复杂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表达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执著追求。
1.主歌部分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将浓郁而强烈的情感融入饱含感情的意象中,将回归故乡、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决心通过一组组的景物抒发出来。
艺术手法2——抒情特点
对话产生了惊人的审美效果。
正歌“你可知道……”的询问起,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深情。
副歌中迷娘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
艺术手法3——对话方式
内容小结
迷娘曲
歌德
意象——客观、主观、独特——丰美
意境——美好、哀婉、神秘——优美
意蕴——思念、爱恋、憧憬——唯美
结构——复沓、叠唱、对话——完美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
一切欢乐,
我仰望苍穹,
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
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
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迷娘曲(之二)
拓展阅读
别让我讲,让我沉默,
我有义务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
只是命运它不愿意。
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
黑夜,天空豁然明爽;
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
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
倾听他胸中的积郁;
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
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
迷娘曲(之三)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