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15:3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
内容要求
①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类生物,感受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作用。
探究实践活动
①练习使用显微镜
二、细胞的发现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由于受到观察工具的限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习性
形态结构
_________的发明为人类研究生物打开了新的大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借助显微镜,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______生物,还可以看到生物的______结构。
显微镜
微小
微小
1665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R. 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栓薄片,看到了许多蜂窝状的中空小室,他将这种小室命名为_______ (cell),并绘制了软木栓细胞的图像,如图2.1-5所示。
事实上,胡克观察到的是死亡植物_______的部分结构。
胡克
细胞
细胞
图2.1-5 胡克绘制的软木栓细胞
植物、 动物都是由_____构成的,并且______是生物体______和______的___________。
随着显微镜的发展,人们对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入。
19 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________(M. J. Schleiden)和______(T. Schwann)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资料,提出:
施莱登
施旺
细胞
细胞
之后, 德国科学家________(R. Virchow)进一步提出:
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____________。
细胞学说
结构
功能
基本单位
魏尔肖
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________。
活细胞
细胞学说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______是生物体______和______的____________ ,新细胞是由原来的______ ______而来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了起来。
细胞
细胞
结构
功能
基本单位
细胞
分裂
1. 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这样的科学探索历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2. 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通过获得的证据得出“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的?
科学的发展常常需要几代人以及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不懈努力,体现科学发展之艰辛;同时科学的进步总是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大量的观察,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经过归纳总结得出“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需要借助__________。
学习使用显微镜,应先了解显微镜的主要________和基本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中的显微镜通常以_______为光源,属于______显微镜。
显微镜
结构
操作方法
可见光
光学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单目显微镜,写有“上”字的载玻片。
目标
器材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安放
过程
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平稳放置在实验台合适位置处。拿取显微镜时,应一只手握住_____,另一只手托住_____ ,使显微镜保持直立。
练习使用显微镜
镜臂
镜座
二、认识结构
过程
1. 请结合图2.1-6中的单目显微镜,逐一辨认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并了解相应的功能。
练习使用显微镜
图2.1-6 单目显微镜
目镜
目镜上标有放大倍数。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靠近载物台的镜头,标有
放大倍数。镜头越长,放
大倍数越大
镜筒
物镜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压片夹
镜臂
镜座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连接目镜和物镜
放置载玻片,中央有通
光孔
调节通光量
反射光线
旋转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
物镜
调整物镜与载物台之间距
离,使影像清晰
微调距离,使影像更加
清晰
固定载玻片
支撑镜身,取放时手握处
支撑显微镜
过程
2. 每台显微镜通常有若干个_____和_____ 。
练习使用显微镜
3.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它选用的_____的放大倍数与_____的放大倍数的_____。
目镜
物镜
每一个目镜或物镜上都标有其___________,
如“5×”“ 10×”或“100×”等。
放大倍数
目镜
物镜
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放大程度就____,但观察的范围就_____。
越大
越小
三、调节对光
过程
转动___________,使_________对准_______。
练习使用显微镜
物镜转换器
低倍物镜
通光孔
再转动_______,将一个较大的_____对准_______。
用____只眼通过_____观察,同时转动_______,
遮光器
光圈
通光孔
目镜
反光镜
使反射光通过
直到视野中观察到一个_____的__________。
反光镜
载物台
物镜
目镜
__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进入人眼,
通光孔
目镜
物镜
镜筒
明亮
圆形光斑

四、放片观察
过程
1. 将写有“上”字的_______放在_______上,两端用_______压住,移动_______ ,使“上”字正对_______中心。
练习使用显微镜
2. 眼睛从_____注视______与________的距离。
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载玻片
载物台
压片夹
载玻片
通光孔
侧面
转动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______,直到物镜靠近______为止,但不能______到载玻片。
物镜
载玻片
粗准焦螺旋
下降
载玻片
触碰
图2.1-7 显微镜的使用
四、放片观察
过程
3. 用___只眼朝_____内注视,另一只眼同时_____,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慢慢转动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_____,直到观察到_____的“上”字的物像为止。
练习使用显微镜
4. 分别记录目镜和物镜上所标的放大倍数。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睁开
目镜

粗准焦螺旋
上升
清晰
停止转动___________,继而来回轻微转动___________,使观察到的物像_________。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更加清晰
四、放片观察
过程
5. 把观察到的“上”的物像用铅笔画在右边的圆圈内。
练习使用显微镜
6. 把载玻片慢慢向前移时,通过目镜观察到“上”的物像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把载玻片慢慢向左移时,通过目镜观察到“上”的物像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四、放片观察
过程
7. 如果需要用更_____数的_____观察,应将需要观察处移到__________,再转动____________转换______,然后用眼朝_____内注视,来回轻微转动____________ ,_____看到_____物像为止。
练习使用显微镜
高倍
物镜
视野中央
物镜转换器
物镜
目镜
细准焦螺旋
直到
清晰
转换物镜后,切忌用___________调距。
粗准焦螺旋
50倍
400倍
显微镜的使用
问题讨论
1. 若要改变显微镜中视野的亮度,可调节显微镜的哪些结构?怎样调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2. 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哪些结构?为什么?
3. 换上高倍镜后,观察到的视野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 如果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一个污点,在目镜和物镜都不调换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在何处?
注意事项
1. 不同品牌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可能不同,操作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
练习使用显微镜
2. 不要用手扳镜头来转换物镜,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镜头的镜片部分。
3. 实验结束后,应将显微镜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实验室中还有双目显微镜、数码液晶显微镜,如图2.1-8、图2.1-9所示。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为物像的观察和记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2.1-8 双目显微镜
图2.1-9 数码液晶显微镜
图2.1-6 单目显微镜
目镜
目镜上标有放大倍数。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靠近载物台的镜头,标有
放大倍数。镜头越长,放
大倍数越大
镜筒
物镜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压片夹
镜臂
镜座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连接目镜和物镜
放置载玻片,中央有通
光孔
调节通光量
反射光线
旋转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
物镜
调整物镜与载物台之间距
离,使影像清晰
微调距离,使影像更加
清晰
固定载玻片
支撑镜身,取放时手握处
支撑显微镜
1、取镜安放
2、调节对光
3、放片
4、调焦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先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部分
C、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可增大光圈提高亮度
D、要观察低倍镜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直接换高倍镜观察即可
D
2.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把低倍镜换为高倍镜观察时,看到的像变模糊了,能够使其变清晰的下一步操作是(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反光镜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转动细准焦螺旋
D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要将视野从图甲变为图乙,操作时首先应调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4.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正确操作显微镜是一项重要技能。结合光学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A、安放:将显微镜放在身体正前方,镜臂接近光源
B、对光:转动结构4,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调节7至出现圆形
C、调距:眼睛注视3,转动2,使镜筒慢慢下降至看到物像
D、观察:双眼睁开,左眼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物像画在纸上
5.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使用的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 )
A、600毫米 B、60毫米 C、0.6毫米 D、0.06毫米
D
6.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如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D
同课章节目录